1、对于“中国南京仙林科学城发展战略规划”的一点理解摘要:“中国南京仙林科学城发展战略规划”在南京仙林区域发展中,为相关管理部门点明了仙林发展的关键一步, “大学城”与“科学城”仅仅一步之遥, “科学”研究的强调与发展却是点亮整个“战略规划”的关键点,结合当地的传统优势,特别是在区域急速发展中被忽视的关键“优势” ,利用、发挥和提升,决定了这一“战略规划”的真正意义。如何作出好的“战略规划” ,如何把握“战略”的要义,如何利用基础性资源,在本文中做了集中地分析和讨论。希望本文对于认识和了解“战略规划”这一新鲜的规划热词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战略, “大学城” , “科学城” ,优势,基础条件 中图
2、分类号:G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 2002 年成立以来, “仙林大学城”作为南京城东部重要的教育基地而闻名。 “大学城”与“科学城”一字之遥,意义却相距甚远。 南京仙林大学城位于南京大城东,定位于南京三个新城之一,该地区是 21 世纪江苏省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重点地区。主打高档社区和科研机构错落分布,仙林大学城借鉴国外高尚人文社区的规划,以高起点,以绿色人文为主题的高发展为目标。为适应这一规划的要求,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拓展南京城市框架,调整老城功能,2002 年 1 月 14 日,省市政府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立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委会,拉开了开发建设大学
3、城的序幕。 “中国南京科学城”的提出是多方的卓见与共识,既反映了仙林自身的发展要求,也契合江苏省和南京市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承载着仙林地区的主体大学的发展宏图。 仙林科学城核心区 80 平方公里,北抵 312 国道,南达沪宁高速公路,东西分别以公路三环和绕城公路为界。由东西向的灵山-龙王山山脉与南北向九乡河所划分的仙鹤、白象、麒麟、青龙四个片区组成。辐射范围北至长江、南至沪宁高速和京沪高速、西至绕城高速、东至市界、312 国道和七乡河,根据发展需要,辐射范围可进一步扩展。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全球经济形势扭转的不利环境中,科技和创新被地处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科教资源突出的南京见识确
4、定为新的发展要素和核心。仙林作为南京市三个大学城中科教资源最聚集、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优良, “地校”合作氛围好的南京东部战略性副城,在走过大学城建设的十周年之际,确立科学城作为新的发展目标,意义深远。 身处长三角,这个中国经济最发达、开放度最高的地区,面对中国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现实,仙林作为长三角地区高校聚集度最高的新城区,在这一轮专项升级中应该首先推进自身的转型,充分发挥智力核心职能,率先推动科技生产力提升。 结合区位特点, “仙林科学城”的出发点可以从一下多角度解读: 首先,长期以来南京作为长三角的边缘地带,特别是在苏南地区苏州、无锡依托靠近上海的区位优势,得到大力发展,特别是
5、经济发展愈发强劲的现实状况下,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但其影响力反而较多辐射苏北及安徽地区,特别是镇江、扬州等地,而在“长三角”发展变革中,常常处于非核心状态,这就使“科学城发展战略规划”成了提升南京影响力的必然需求。 其次,南京不同于上海北京。上海北京的教育资源优势主要依托于经济发展、财政促进,或是政策倾斜,利用“北” “上” “广”的一线城市优势吸引人才。特别是上海,其结果是教育资源与优秀学生的集中,同时也是财富追求的集中,在这样的城市中的大学里,高校教育环境同时也适应了社会发展对于财富快速增长的需求,在校学生创业者众。这当然不是坏现象,但是这样的创业者也多数以自身小经济的模式发展,开店、开公
6、司、开事务所,等等。对于有能力踏入国家重点院校的莘莘学子来说,这样对于财富的盲目追求,无异于一种对才智损耗。而南京,自民国以来,一直作为国家的教育中心,而且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不同于对于金钱财富的追求,这里的院校之中,科研之风更甚,学问气息更浓。毫无疑问,这里更适合作为培养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基地。仙林是江苏省和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最集聚的新城区,共有 12 所高校,在校大学生 15 万人,师生突破 17 万人。不同于“大学城”的区别在于,仙林不仅仅是普通高校聚集之地,这里的高校更具研究性,南京大学属 985 高校(占全市 50%) 、南京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又同属 211 工程重点院校(占
7、全市 25%) ,院士数量占全市 70%,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全市 29%。另一方面高科技人才集中,仙林已引入诺贝尔奖获得者团队 1 支,依托高校拥有院士团队、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团队多支,高级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引入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 1 名、紫金人才计划入选者 3 名。高校各类重点实验室 63 个。其中与仙林地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物联网等优势主导产业导向相关,可以挖掘的、有产学研一体化倾向的重点实验室 13 个。 第三,位于“长三角”三大焦点之一,交通优势不言自明。仙林位于沿江、沪宁、宁湖杭发展带的战略交汇点上,国内国际交通都非常便捷。长三角之内的经济优势,足以非常便利的提供
8、经济支持,另一方面快捷的交通条件,非常利于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并便捷的传递出去。国家现代高铁的建设,使得科学城到达上海杭州北京等等地区的交通变得非常方便,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或是高铁-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高铁-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等等多条线路选择,使得各种国际交流也变得非常便捷,这也就是众高校近年来频繁的国际交流合作的现实基础。 第四,生态环境优美。作为进入 21 世纪之后开发的新城地带,仙林大学城建设之初的指导思想就是“根据突出生态环境、突出人文内涵”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理念”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型、职能型、开放型大学城,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南京新世纪的可持
9、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证和区域空间” 。东郊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南京自然环境较为优越的地区。由于受到江北大厂地区(扬子乙烯厂区)的化工生产的影响,南京主城区的大气环境一直不佳,近年来,私家车发展迅猛,汽车尾气对于主城区道路空气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今年 6 月某天城区还出现橘色雾霾天气,空气中大量尘埃悬浮,折射自然光线,整个天空呈现昏黄的颜色。城东地区,有紫金山脉的阻隔,江北工业厂区的污染相对较少,这里的原生自然资源丰富,未开发的山林地较多,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就是倚靠山麓建校的极好例证。仙林地区山水交融,长江水道、沪宁高速公路的铁路防护林带,绕城高速公路,九乡河、七香河自然水系构成网络状生态廊道
10、,宝华山、汤山、紫金山、栖霞山、青龙山等大型山体作为巨型生态斑块环抱四周,内部又有灵山-龙王山脉和栖霞山脉、仙林湖、羊山等山水镶嵌。优越的自然环境必然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 今日, “战略规划”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流行”的规划方式。由于没有明确的体例规范,相对来说制定手法较为灵活多样,也因为这样,“战略规划”受到委托方和设计院的一致欢迎。地方政府或是管委会一类的职能部门往往希冀通过“战略规划”提升自己在区域中的地位。特别是曾经拥有一定优势、在长期发展中又逐渐被忽视的区域。 从“中国南京仙林科学城发展战略规划”就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 首先, “战略规划”的涉及的区域往往在某一更大的区域范围
11、内不占绝对优势的地位,甚至可能是在该区域中由于某种区位问题,逐渐由发展中心而变得边缘化,比如南京之于长三角,或是杭州至于浙江。 “战略规划”的出现其实是城市发展求新求变的必然。 其次, “战略规划”的提出往往依据于该地区的某一传统的长期的优势。就像南京这样的古都,高校云集、教育历史悠久就是这样一个“优势” 。这样的优势虽然在当前的经济高速发展中没有得到特别的重视,但其威力却不逊于一颗定时炸弹,或者说是一颗埋得很深的种子,一旦得到必要的重视和激发,就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带动区域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容小觑。这一点,也是做好“战略规划”最为重要的知识储备,这样的影响因素能否找到,能否找准,是决
12、定“战略规划”的核心问题,否则所谓“战略”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此之外,就是一些较为稳定可靠地区域发展基本条件,例如交通通信、人居环境、生活设施,等等,这是吸引人才到此的必要条件,安居才可乐业,稳定的生活物质基础,才可能给引进的人才以安心工作、科研创新的生活基础,而人才的充足才是发展飞跃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地方特色、地方“优势” ,在整个“战略规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抓准这个“优势” ,强调这一“优势” ,关键还在于提升这一“优势” ,使它极大的发挥作用,仿佛点燃了一颗定时炸弹,不仅仅能在方案汇报中抓住相关主管部门的心,也是关系到整个“战略规划”是否真正有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国南京仙林科学城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南京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2 年 4 月。 2百度百科“仙林”词条,网址为:。2012 年 6 月 20 日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