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十八大搞好新农村建设摘要: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提出了“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条件” 。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遵照“十八大”精神,全面统筹城乡结合发展,努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促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及不断加大对农业方面的投入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广大农民朋友的生产积极性被鼓舞、调动起来。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但在这一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对此加以分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问题 措施 一、影
2、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 1、对农业农村投入资金、力度不足 据相关数据调查表明,多年来在国家总财政支出中对农业的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最低为 3.4%,最高为 17%,在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中,对农业投资的比重最低为 5.8%,最高为 18.8%,而且农业投资倾向于林业和水利方面。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农业投入的不足与其地位现出极大的反差。 2、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较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长期以来城乡经济不均衡的发展,导致城市经济远远高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别不断增大。从 2004 年以来,国家虽然出台了相应的减免农民税
3、收和增加粮农补贴政策,但农民实际人均收入仍然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城乡收入差距比由 2001 年的 2.90:1,扩大到 2006 年的 3.28:1,随后又降到 2011 年的 3.13:1。据农村经济绿皮书中表明,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要到 2030 年才会缩小。 3、农村人口缺乏社会保障体系。 由于历史沉积原因,在我国城乡之间的养老保险覆盖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 2009 年末,我国人口总数已达 13.72 亿人,农村人口为 7.183 亿,占总人口的 52.33%,不难看出,农村人口高于城市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人口达 23010.24 万,而参加养老保险
4、的农村人口只有 5243.59 万,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仅为 7.3%。在 7亿多的农村人口中还有 92.7%的人没有享受社会养老保障。众多的农村人口与其极低的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衡现象。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为 35.2%,远远的高于农村。这些数据表明,我国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没有养老保险。 4、落后的农村基础教育 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我国城市乡村已基本普及,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设施、教学经费、师资力量的配比质量都远远落后于城市,两者间存在着很大差距,尤其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学校。农村学童不能同时享有同等质量的教育教学,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口接受基础教育。 5、落后的农村公
5、共卫生事业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因农村人口基数大,医疗设施与医疗水平等仍远远落后于城市。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医疗卫生人才资源都存在较大差距。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表明,在全世界排名中,我国卫生分配公平性居第 188 位,位居倒数第 4 位,享有医疗卫生保障的人群主要是城市居民,而占多数的农村人口却没有医疗卫生保障,形成较大反差。 二、如何解决并加快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国家提出加快“三农”建设的同时,对农村制定并实行了农业税收减免政策和直接补贴政策,而且加大了对农村财政投资力度,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广大农民逐渐享受到各种社会公共事业及保
6、障。但相比城市而言,仍有较大差距,仍需加快建设进程,这一现象得以解决还要依赖于国家财政支持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1、要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明显落后于城市,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程度是有效促进“三农”发展的物质保障。因此,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强农村道路、供排水设施、电网、卫星通讯信息接收设施及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打下夯实的物质保障基础。 2、统筹兼顾科学发展 各地各级政府在发展城乡、农村工作中要同等对待,不能有“重城轻农”思想,切实做到以保护农民基本利益为重点,重视广大农民
7、的生存、生产和发展状况,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提高农业竞争力,有效发挥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经济和城乡的协调发展。 3、有效解除城乡间的差别、缩短差距 我国城乡居民无论是户籍、住房问题,还是在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都没有享受同等待遇,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实行“二元制度造成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消除“二元”制度的同时,还要研究、实施一系列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方法,消除城乡间的差别,使农民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4、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环境 今后各级各地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教学条件,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教育水平、提高农民的文化修养与人口素质。因为人力资本水平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生产率,而且还可以带动并提高他人的劳动生产率。因此整体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我们更加指明了方向,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结合“十八大”精神并积极贯彻落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