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人力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摘要】文章阐述了人力资源对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特点及二者内在的必然联系。对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还论述了当前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P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楚汉相争”胜利后的刘邦,曾说过一段发人深思的话:“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筹集粮草、保证运输畅通,我不如萧何;挥师百万,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但我能够得到他们、起用他们,所以赢得了胜利。而项羽对身边的优秀人才却不重用,所以被我打败” 。这个以弱胜强的历史故事说明:
2、得人才则兴,失人才则衰。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财富,而且投资于人力资本的收益远远高于投资于自然资源的收益。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先进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 1.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特点 1.1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现代经济的发展已由传统的资本、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知识、技术、信息、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方向转变,人才资源的开发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的重大问题。中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要赢得胜利,就必须从根本上把人才资源开发提到战略性高度上来,通过多种途径,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培育和创造“人尽其
3、才,才尽其用”的制度环境,以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表 3 通过对全国 31 个城市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数据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统计,充分说明人力资源这一不可忽视的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 1.2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1)能动性:人力资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源,能创造出比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是推动国民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双重性:人力资源在参与经济持续发展中要付出体力、脑力劳动,在自我消耗的同时,也获得了自我提高,既有消耗的一面也有增值的一面,积累经验、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等,从而更有效的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3)持续性:人力资源开发推动经济持续发展需
4、要长期永久持续下去。对于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不断的学习与创新,不断的更新知识与技术,使劳动者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能力,从而导致经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2.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的必然性 人力资源开发是通过挖掘和发挥人的思维能动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其实质是尽可能多的培养和引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创造条件与环境通过有效开发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达到实现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因而它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必然的关系。 2.1 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人力、物力、资源、环境的协调综合发展
5、,同时也是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领域有机配合的深层次持续发展,所以可持续发展必须是在经济持续为主导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持续、生态持续、资源持续、环境持续、社会持续、人力资源持续。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经济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因素,正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创造性主力军。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在运用过程中不但不会被消耗掉,而是凭借人的智能和思维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再生与发展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创造力,因此人力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特别是通过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力资源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有作为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屹立于东方的中华民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只要加大开发力度,就会发挥无穷无尽的威力,成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推动社会经济
6、持续发展的巨大力量。 2.2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创造力和持续创新的人力资源 而持续创新的人力资源的来源最根本的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即人力资源的教育、科技进步和知识普及,所以教育、科技、科技和知识普及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开发应作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通道。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的发展,又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和满足当前的利益。所以,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这就必然需要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出新的要求,这一新的要求包括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自然活力的维护与新生
7、,这是各国历代科学家所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在我国,目前社会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要实现社会与环境、经济与资源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科学和技术及创新,这一重担就落在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身上。 2.3 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的发展与开发为重要内容,就是要促使人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充分而协调地发展,也就是要造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人才的高素质不仅包括高度的精神文明、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经济持续发展需要的知识、技术及其能力,使之具有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技能,同时还包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资源节约的保护观及各因素的综合协调发
8、展观等。这些内在素质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而是需要大力开发和发展才能形成的。而人力资源开发和发展的成效就看经济持续发展的效果和科技进步的成果。资源配置的优化、管理机制的完善和社会进步的结果。这些都有赖于人力资源开发。 2.4 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现代经济发展说明,物质资源增加对一个国家或单位的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物质资源的增加更为重要。近 30 年来,韩国和朝鲜两国的资源、资本相当的条件下,但由于韩国重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企业家,并在合理组合生产要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朝鲜
9、固守资源、资本,忽视技术进步和人才资源开发,所以经济发展迟缓仍处于落后的状态。这就是发展道路上的鲜明对比。 2.5 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选择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是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基本战略,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和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教育是开发与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真正认识到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道路,因此,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目标是极为重要的, 3.当前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
10、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有了显著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和利用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3.1 解决人力资源劳动就业问题 我国人口和劳动力长期过量增长,因此,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必须解决就业问题,解决就业问题不能依赖国家,国家只能为就业人员创造机遇,最根本的是既要靠用人单位,又要靠劳动者自己去寻求就业。 3.2 人力资源质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普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知识结构也同样不能适应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经济的发展,带来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而由于
11、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周期要长于经济结构调整周期,所以人力资源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这就需要对人力资源的素质和知识结构进行调整, 3.3 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1)部分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用人不当,造成人才流失;(2)受单位财力的限制,暂时满足不了人才开发和利用的需要不利于人才有效地发挥作用;(3)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和财力不足,对某些高新技术、高投入项目仍然困难;(4)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对现有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的问题。加快这方面的改革是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要求。 4.人力资源开发推动经济可
12、持续发展的对策 根据我国国情,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有效地推进经济持续发展。 4.1 树立经济生态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生态环境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传统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忽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文明观强调既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又要遵循社会和生态发展规律,主张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整体利益,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同步协调持续发展。 4.2 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将人口包袱转化为宝贵的财富。各单位要懂得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正视人口素质,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变人口包袱为社会财富,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
13、展的动力。 4.3 树立提高全民族的文化道德素养的观念 加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树立竞取、开拓、创新的人生意识,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道德素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国民经济沿着持续发展的道路永恒的发展下去。 结束语 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人力资源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群组合而成,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更具有复合性,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在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前提下,涉及资源、环境、社会、人类等多个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协调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马克思.资本论 1、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李京文.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