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发展.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69835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谈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略谈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略谈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略谈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略谈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略谈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发展摘要: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文化更是深入人心,并渗入到每处每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也逐渐成为一个关注的话题,中国古典元素也成为现代建筑中人们争相应用的设计理念,逐渐成为各个设计领域中较为活跃的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这个话题更是常常被人们所提及,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古典元素和现代设计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发展进程,本文就对建筑设计的经历、体现和应用做了一些阐述,并举实例。 关键词:建筑设计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形象反映形式之一,建筑设计则是

2、文化得以显现的重要手段。现代建筑设计,更是在先进的建筑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倾向于努力追求文化的传统品味,以反映其独特的艺术取向和个性特征。 一、中国的现代建筑设计经历 中国的现代建筑设计,从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上,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实用为单一目的的简单诉求,以单调的方形灰色混凝土为标志。这是基于经济发展的较低水平以满足温饱为前提的现实反映。灰色的建筑,灰色的城市,是一个时代的色调。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开始了对色彩的追求这个阶段的审美,受西方建筑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主要从简单的模仿开始。泛滥的玻璃幕墙是一个标志。 城市中新出现的大量建筑,面目模糊又总是似曾相

3、识,建筑设计有着对美感的热切追求,又显得无处着力,于是,对西方建筑设计的简单模仿,以及对模仿的再模仿开始泛滥,懵懂和青涩,拙劣和恶俗,在城市的建筑群中此起彼伏。当中国经济飞速成长,与世界的交流互动成为常态,中国的建筑设计终于可以清晰地表现出发展成长的轨迹。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建筑设计的技术手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以一种现代的面貌在建筑中体现,中国的城市中开始出现优秀的现代建筑作品,建筑设计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建筑中一度缺失的传统文化映像得以开始回归。 优秀的现代建筑,有两个基石,一个是先进的建筑技术手段,是建筑理念和建筑思想得以实现的基础,不但包括建筑工艺的水平,还包括建筑材料的创新;

4、一个是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建筑的精神和魂魄,包括建筑反映出的文化气象和建筑的审美艺术价值。当然,现代建筑从功用上会有区别,一个极端是以审美为主要诉求的艺术的建筑,一个极端是以实用为主要诉求的功能性建筑,而现代建筑设计往往定位于二者之间的某一个点上,优秀的建筑设计则是能达到二者的完美结合。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一定是把实际的功能和艺术的美感交汇融合,发挥到极致,充满艺术的个性,体现人类智慧的光采。虽 在既有的技术手段和经济实力基础上,建筑设计具有追求美感的本能趋向,但是文化是复杂的,文化底蕴的积淀,文化意味的把握艺术反映的功力,都是建筑设计能动反映的前提。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1、建

5、筑设计中的审美 建筑设计体现出审美的积极诉求,以建筑的现代技术毛段,实现与建筑功能高度吻合的艺术景观效果。从艺术的角度,利用点线面的运用,利用色彩的取舍,建立起整体的富有个性的建筑艺术形象。 “水立方”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创新的建筑材质,在方整的线条中,表现了光彩照人的视觉效果 2、建筑设计投射出人文色彩 基本上建筑设计总是要为人服务的,在物质上、形式的独立表现之外,建筑功能与人的关系的处理上,反映人性化的程度是随建筑设计的巨大考验。这不但设计人与物的对话,还涉及建筑在实现方式上是否与基本的一般价值判断吻合。建筑设计从艺术角度需要创新,需要个性,但是艺术个性和艺术特色的体现又受制于建筑的性价比,

6、受制于建筑的文化承载和文化包装的适度。从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的建筑,可以理解这一点。 央视新址的主体建筑,选取了一个大胆的设计,在北京东三环的区域形象中并无不妥,甚至应该承认为城市景观增色不少,却被民间成为“大裤衩” ,央视极力尝试更名,也难被认可,这个现象,其实就是艺术个性的追求与价值判断之间的文化错位。作为功能性的一个建筑,央视为这个建筑的艺术个性付出了过分高昂的成本,同时很大程度上也牺牲了应该更合理的实用价值。央视的建筑设计选择决策,在追求文化承载的方向上走向了偏执,背离了常识性的价值判断,影响了公众的文化认同,深层的反映是对建筑设计艺术理解的文化扭曲。 3、建筑设计体现出与地域文化的和谐统

7、一 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向是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可以理解为个体的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不仅是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也不仅是形象外观的协调统一,更是人文气质的互溶,文化意味的和谐。 三、成功运用传统文化表达的案例 在当今时代,建筑的外观美感不再是单纯评价一个建筑好坏的标准了,人们更关注的是加注在建筑本身的精神象征,在视觉美观的同时更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可以激发观者的共鸣,使其更容易接受这种震撼的美。这就是所谓的用“文化”取代“美观” ,因为文化是通过演进积淀而成,非僵死的。而当代文化也是文化,能表达某地当代文化的建筑同样能很好体现地域性。文化是一种创作态度,观念和意识,它应

8、该深深根植于建筑师创作的每个阶段。在当代的建筑设计实际中有一些建筑便很好的运用了传统文化符号,为建筑带来了独特的东方魅力,要学会“在文化的积蓄中找到新生的力量” 北京盘古大观 在北京,2008 年奥运会的那段时间人们的眼光都聚焦在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馆等比赛场馆上,没有太多人能把眼球移开关注一下在它们的身边矗立的一栋龙形的建筑,在我看来更是夺人眼球,光彩不逊于国家场馆的就是这栋龙形建筑,他就是北京盘古大观。盘古大观的建设者,将龙形这个艺术符号付诸于建筑之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我国,龙的名字是深深烙印在中华儿女心中的传奇,它是精神的象征,是力量的源泉, “龙”这个在中国极具代表行的

9、名词中,俨然已经成为民族的符号,中国人也自称为“龙的传人” ,它是威武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它是富足精神吉祥、幸福的象征,有海纳百川的气量。在古代,龙更是是君权的代表,帝王被称为“真龙天子”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 “盘古”更是开天辟地的传奇人物,在北京,盘古是一个集商业、办公、旅馆、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如此复杂的功能就要求建筑外观的大气统一。建筑抽象的龙的造型,既气韵古雅又线条流畅简约,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和谐的组合。盘古大观正是用最简单的线条、颜色和材质,成功地彰显出东方文化隽永悠长的质感。 2、浙江美术馆 浙江美术馆坐落于西湖之畔,犹如从西湖边“生长”起来的江南水墨,13 日与西湖

10、对话。错落有致的浙江美术馆就像一幅墨笔山水,带有浓郁的江南气质。 在浙江,这座久负盛名的美术馆,汇集了众多大家的作品, ,它的建筑风格更是匠心独运,美术馆错落有致,安静的融于西湖山水间,完全没有现代建筑的突兀之感,仿佛这就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美术馆。程泰宁注以“粉墙黛瓦,坡顶穿插,黑白构成,江南流韵” “钢、玻璃、石材的材质对比,方锥与水平体块的相互穿插,使建筑具有强烈的雕塑感” 。巧妙地借用了粉墙黛瓦的感觉和水墨画的意境。美术馆像一幅水墨画采取了白墙黑瓦的色彩构成。材料上选择了玻璃,就是为了产生又透又不透的效果,像水墨画,有浓淡。作为一座展示美术作品的建筑,它既呈现出时代特色,又富含古典韵味。

11、浙江美术馆本身就成为了西湖山水中的一幅水墨佳作。 结语 在建筑中,传统文化不在仅仅是层面上的东西,他被很好的运用到艺术中,并融于自然景观之中,这是现代建筑中很重要的一种潮流,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现代人的知识结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价值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进步与变化,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理解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摒弃传统文化中腐朽的、封建的元素而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建筑符号语言才能在不断再生中使文脉得以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才有正确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 关瑞明,聂兰生传统民居类设计的未来展望J建筑学报,2003(12):58 2 王受之骨子里的中国情结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6:1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