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84231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就必须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空间,把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人文关怀,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建立互动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212-02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新世纪教育的核心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如何从制度和机制的层面确保“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和实施,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突出以人为本,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追求自我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全面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是要为每一学生的成才和完善提供最为广阔、最为宽松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空间。 首先,以人为本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在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并创造自己的历史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有了这个原动力,人才能够保证其他素质的正常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本质力量的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

3、育者同教育者一样,都是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高校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基于自身基础和内在需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动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学生能否获得和确立主体性,是教育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以人为本要注重学生的主观特性。人具有与一般动物相同的求生的本能与欲望,同时又具有超越物欲需求的精神性的意义需求,人之为人更重要的在于精神层面的存在,因此人不仅具有欲望、情感、理智,而且具有需要、动机、愿望等主观特征。由于人性的复杂导致了育人的复杂,而作为育人的核心自然要远比制器造物复杂得多。高校思想政治

4、教育要在传统重理性教育的基础上,把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关注学生的品德知识的发展、人的理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意志、直觉、领悟、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即塑造主体的完整人格。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晓之以理外,应更善于动之以情,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多方面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奇魅力就在于构架一座桥梁,让情与理的沟通去融化学生心灵上的坚冰。 再次,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多样性。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就不但要解决学生政治层面的问题,还应有助于促使学生的心理状态朝着健康方面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符合高校发展要求的人。应当说,以人

5、为本是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回归。在马克思那里,现实中的人都是有个性差异的,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和时空属性,其思想水平和状态变化受社会生活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社会的多样性、人类实践的丰富性、人的需要的多元性等,决定了人的本质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的思想产生和发展原因的多样性。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不断完善学生个体的心智,提升学生个体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促使学生个体向着符合高校发展、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因人而异、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精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6、 二、注重以人为本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更重要的是把学生作为自己工作的落脚点,着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是高校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历史责任。 首先,要切实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根源于人的本质的能动性。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人的思想作为一个动态结构又受环境的影响,它能够依据信息的传递进行有效的选择和调适。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主体的活动发出思想信息,对客体施加影响。同时,人的社会性也决定了人总要和他人发生关系,在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纵横交错的社会网络中生

7、存和发展,因而能够与他人沟通,吸收教育工作主体发出的思想信息,调控自己的内心世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情感生活,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其次,要科学认识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把握一切人全面发展的共性,以此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向导,又要从自身的特殊性出发,把握特点。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反映了学生的社会属性的普遍性。人的本质是类本质和个体本质的统一,人类本质存在于个体本质之中,是不同个体本质的共性部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中,往往会做出体现社会环境要求的思想和行为活动来。高校

8、思想政治教育要揭示自身的规律,必须研究客体的特性,将其建立在客体活动的必然性之上。而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在地决定了学生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客体的规律,与客体的思想规律、行为规律相适应。这实际上也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规律。 再次,要积极探索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法。要按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和要求,科学地设置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当前要突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科学文化素质的增强和身体心理素质的改善。要通过确立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内

9、在动力。要不断改进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完善政治工作的机制,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过许多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确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在继承和发扬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思路和对策,逐步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首先,要确立大学生主体地位,建立学生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主体性作为学生的一种特性,集中体现为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弘扬,既是高校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10、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客观要求,更是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前提和条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学生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的发挥,给他们以平等自由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充分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从而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利用课余和寒暑假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实践,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与义务劳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主题活动等,从而有效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

11、择权。因为在高校管理中无视学生权利的存在已被证明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学生应该在高校事务中拥有自己的发言权。学生权利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否则,就谈不上其主体地位的确立,也谈不上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体系的构建。 其次,要注重大学生人文关怀,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只有在得到爱护、获得尊重、保证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项活动中。这种人文关怀的内容是丰富的、多方面的,其中尤其要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广大学生,面临人生、理想、学习和就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12、,社会责任与竞争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丰富感情与充沛精力无所寄托造成的寂寞与压抑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学生的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给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项新的课题。因此,我们应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尽快建立健全以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再次,要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完善互动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正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也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教育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利用

13、网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打好主动仗,用正确的积极健康的教育内容去占领网络阵地。但网上教育决不意味着简单的理论灌输和思想教育,必须依托网络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建立一个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的互动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一是以构建网上教学基地和教育课堂作为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例如,通过“网上党校” 、 “网上思想道德修养课” 、“网上文化沙龙”等栏目,构建一个领域众多、内容丰富、精品汇萃的网上思想文化教育的宝库,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二是以网上文化活动的开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如开展网上征文、网上辩论、网上活动设计竞赛等活动,来丰富网上文化活动的开展。三是架通网上桥梁,作为了解学生思想情绪的“晴雨表” ,释放学生心理压力的“减压阀” 。如在网上设置“领导信箱”等,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呼声,并及时解决学生关心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责任编辑 杜 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