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物理实验对能力培养的影响【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时,实验在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等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新教材中好多知识以实验的形式引入,几乎每节课都有实验或“说一说” 、 “做一做” 。这些内容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关键词】物理实验,探究性实验,创新能力 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通过实验可以培养我们观察物理实验现象和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掌握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特别强调了“理论物理必
2、须回归现实”这一“厚实的物理” (即与实践不可分割的理论物理)精神。一个物理的理论,最终必须回归现实,这样的物理才是有前途的物理。物理学担负着培养科技人材的重任,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有许多发明创造,因此我们必须在学习中养成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习惯,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及高度的创造能力。实验作为一种探究和发现的学习,在物理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而实验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为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那么如何对待实验呢?根据自己的学习实践,说说我的认识。 一、探究性实验对我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我们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我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演示实验如
3、果改为探究性实验,我们可以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发挥我们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我们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在“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中,老师给出器材:课桌上放二根条形磁铁,两个相同的弹簧秤。没有讲解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以及如何观察实验得出结论,而是仅告诉我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可选用)做实验回答:(1)力的作用是否是相互的?(2)相互作用力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多角度多途径地再现定律的形成过程:有的同学将两根磁棒握在手中,同名极相对或异名极相对;有的同学用弹簧秤对拉或手拉弹簧秤等多种实验得出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实验中有的同学用两弹簧秤对拉发现两弹簧秤的读数不相等
4、,通过分析找原因,是实验前没有调零或对拉的方式不对引起的。 可见我们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动手操作、探究体验,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学习效率会明显提高,从而促进了我们创造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习主动欲望。 二、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我们的思维 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我觉得我们只要能够达到实验目的,不管用什么可行性的方法进行实验都可以。这样可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开放思维,拓展知识面。在实验中,学我们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我们在即定目
5、标的过程中,要有全局观点,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比如:在老师讲完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实验后,我们物理小组提出一个小课题“要测一个末知的电阻,可以有几种方法呢?器材不限,要求设计的方案要简单准确高” 。之后我们小组的同学们通过查资料,自己整理,得到很好的设计方案。比如,替代法是用已知电阻来代替未知电阻,其电路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有一个电阻箱;有利用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利用并联电路的分流关系;有惠更斯电桥法;有半偏法等,有些方法还是老师未曾讲过的,我们可自豪了。其实只要我们抓住实验室这个表现的平台,我们都可以表演得
6、很出色。 三、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实验,可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比如讲超重和失重时,老师以人在升降机中所测体重的变化引入这两种现象的。在做了习题后,根据题目信息,我取了一个矿泉水瓶装满水,在瓶底部侧面用铁钉戳了一个孔,发现“水从孔中流了下来” ,当矿泉水瓶从手中自由落下的过程中“没有水从孔中流出来”从而发现失重和完全失重现象。 “当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从低处向上加速运动时“水从孔中流了出来,而且流速更大了。 ”于是引出了超重。我还和同学在电梯中做了实验,我站在电子秤上,观察了电梯开动,和电梯停下时读数的变化,切身又体验了一把超重和失重
7、,进一步加深了物理就在身边,生活中,激发了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老师能在教学中不断提供大量的、生动的物理事例作为感性材料,“用实验教” ,以感知具体的物理事实,通过分析、综合、抽象等思维加工来积极调节了我们原有的认知结构。实现从“不理解” “想不通”到“懂了” “想通了”的同化、顺应过程,达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学会在生活中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完成思维从抽象到具体,促使知识内化,实现向能力的最终迁移。完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逐渐促进我们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实验延伸到生活中 学到的物理知识要应用于实践,其实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都可以在平日生活中找到原型。只要我们树立了在实际生活中
8、探知物理的学习理念,就会以生活实际为目标,在高中物理中学到真正的知识。书本上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亲自尝试,可以体验到参与者的喜悦。运用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改变生活,解决生活实际中碰到的困难。 将物理学习放在生活中,留心生活实际里的物理现象,善于动脑思考这些物理现象的原因,并试着去探索这些物理现象的本质。这样就有利于我们运用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积极发现并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把斧柄一端在水泥地面上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是比较典型的惯性现象的应用。例子好多好多,需要学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勤于动手。 在实验学习中我的理解是:实验,不仅能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可以培养我们科学的态度,提高我们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学会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