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复习题.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791545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学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麻醉学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麻醉学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麻醉学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麻醉学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绪论麻醉:是指用人为的方法(包括化学的和物理的方法)局部或全身地抑制或改变神经、体液的活动,从而导致有机体暂时性的局部感觉迟钝或丧失,直至伴有肌肉松弛的全身知觉完全消失。麻醉的目的:简化保定方法 节省保定人力; 使肌肉松弛,便于手术操作; 避免动物在施术过程中骚动,保障无菌操作手术的顺利进行; 避免手术的不良刺激传入中枢而引起的外伤疼痛性休克; 在手术过程,避免人兽的意外损伤。 一、麻醉的分类1、外科临床分类:全身麻醉、局部麻醉、针刺麻醉 全身麻醉 :麻醉药经吸入、静脉、肌肉或直肠灌注等途径进入体内,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的抑制作用,从而使人或动物呈现可逆的感觉和意识丧失、痛觉迟钝或消

2、失、神经反射及肌肉活动不同程度受到抑制的一种状态,这种麻醉方法称为全身麻醉。简称全麻。 全身麻醉的分类根据给药方式的不同分:吸入麻醉 ;非吸入麻醉 静脉内麻醉法、肌肉内麻醉法、内服麻醉法、直肠内麻醉法、腹腔内麻醉法。 根据麻醉强度分类:浅麻醉和深麻醉。 浅麻醉:是给予较少量的麻醉剂,使动物入睡,反射活动降低或部分消失,肌肉轻微松弛。 深麻醉:使动物出现反射消失和肌肉松弛的深睡状态。 根据用药的不同分:单纯麻醉和复合麻醉、混合麻醉、配合麻醉、合并麻醉、基础麻醉。 单纯麻醉:如果单纯采用一种全身麻醉剂进行麻醉的,称为单纯麻醉。 复合麻醉:如果为了增强麻醉药的作用,减低其毒性和副作用扩大麻醉药的应用

3、范围而选用几种麻醉药联合使用的,称为复合麻醉。 混合麻醉:在复合麻醉中,同时注入两种或数种麻醉剂的混合物,以达到麻醉的方法。 配合麻醉:在采用全身麻醉的同时配合应用局部麻醉,称为配合麻醉。合并麻醉:间隔一定时间,先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麻醉剂的麻醉方法,称为合并麻醉。基础麻醉:在进行合并麻醉时,于使用麻醉剂之前,先用一种中枢神经抑制药达到浅麻醉,再用麻醉剂,以维持麻醉深度,前者即称为基础麻醉。2、局部麻醉:利用某些药物有选择性地暂时阻断动物的神经末梢、神经纤维或神经干的冲动传导,从而使其分布或支配的相应部位暂时丧失痛觉的一种麻醉方法,称为局部麻醉。 局麻包括: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脊髓麻

4、醉等 3、针刺麻醉:在动物体某些腧穴施以一定的物理性刺激,使动物的痛觉明显减弱,甚至消失,从而使其能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外科手术的一种麻醉技术,称为针刺麻醉。简称针麻。 针刺麻醉主要有: 捻针麻醉、电针麻醉、激光麻醉等。 现代兽医麻醉学的范畴:临床麻醉、急救和苏醒、重症监测治疗、疼痛治疗二、麻醉的分期依据:常以麻醉过程中的意识、感觉、呼吸、血压、脉搏、眼球活动、各种反射以及肌肉张力的变化为指征 。分为四期 :第一期(朦胧期或随意运动期)第二期(兴奋期或不随意运动期)第三期(外科麻醉期) 第四期(延髓麻痹期) 第一期(朦胧期或随意运动期):是指从麻醉给药开始到意识消失的一段时间。症状:可随意运动;

5、心率和呼吸次数增加,瞳孔散大;感觉迟钝,痛觉明显减弱并消失,触觉次之,听觉最后消失;平衡失调;神经抑制;大脑皮质和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到抑制第二期(兴奋期或不随意运动其):从意识完全丧失至深而规则的自动呼吸开始的一段时间。 症状动物反射亢奋 症状:出现强烈挣扎、摒气、全身无目的地乱动有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不规则、瞳孔扩大、眼球转动、肌力显著增加,也可出现咳嗽、呕吐和吞咽等动作。 第二期(兴奋期):大脑皮层功能完全受到抑制,从而减弱了对皮质下中枢的控制和调节。 注意:兴奋期对病人不利,还可能引起危险。临床采用麻醉前给药或基础麻醉以消除或缩短兴奋期 不宜做手术 第一期和第二期合称为诱导期 第

6、三期(外科麻醉期) 此期是深而规则的呼吸开始至呼吸停止前的阶段。呼吸由不规则变为规则是进入第三期最明显的标志。神经抑制区域:皮质下中枢(间脑、中脑、脑桥)自上而下逐渐受到抑制,脊髓则由下而上被抑制症状:脉搏、血压平稳,反射活动减弱,肌肉逐渐松弛,此期可进行大多数外科手术分级:根据呼吸和眼部变化,又可由浅至深分为四级 第一级:呼吸由不规则转变为规则,频率略快,眼球活动逐渐减弱,眼睑反射、吞咽及呕吐反射消失。中脑、脑桥及位于延髓的呕吐中枢已开始受到抑制。此时骨骼肌尚未松弛。可进行除腹部外的一般手术。 第二级:眼球固定为本级开始的标志。腹膜反射消失,说明脊髓抑制上升到腰段。呼吸血压正常,提示延髓生命

7、中枢尚未受到影响,肌肉松弛。可进行大多数外科手术。 第三级:腹式呼吸明显,说明脊髓胸段受到抑制;肋间肌已松弛,因而出现以腹式为主的呼吸;脉搏正常或稍慢,血压正常或稍低,说明延髓生命中枢开始受到影响;瞳孔已扩大,对光反射迟钝;声门反射显著减弱,可进行气管内插管的操作。肌肉极度松弛。此级是临床实用的最深麻醉第四级:腹式呼吸减弱,血压明显下降,脉搏快而弱,瞳孔极度放大,对光反射消失,肋间肌活动停止,说明脊髓胸段已麻醉。同时延髓生命中枢也受到抑制。此期已进入中毒先兆,应立即减浅麻醉。 第四期(延髓麻醉期):外科麻醉如超过三期四级,则引起中毒,延髓生命中枢被麻醉,呼吸停止,血压测不到,最后能导致心跳停止

8、而死亡。神经抑制区域:延髓麻醉注意:在临床上是绝对不容许发生的。一旦出现,必须立即停药,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争分夺秒全力抢救患畜(病人)三、麻醉的临床评估麻醉太浅:出现兴奋的症状,运动性活动,或多余的反射等。心动过速或呼吸急促。 麻醉充分:所需的手术麻醉深度 麻醉太深: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深度抑制 四、术前检查病畜的注意事项:详细阅读病历,询问病史,了解各项化验检查结果;了解重要器官功能;了解手术要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麻醉选择原则:保证病畜的安全;麻醉完善;技术上切实可行;考虑畜主要求术中对病畜的观察:密切观察术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病情,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协调好术中输血、补液及其

9、他用药;认真填写麻醉记录;严密观察术中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等变化第二章 局部麻醉局麻的特点:可保证动物在站立情况下完成手术;局麻简单,不需复杂设备;局麻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实质器官的毒害作用小;能站立的动物,术后即可行走,便于护理局麻药:是一类以适当的浓度应用于局部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的药物。作用特点:能可逆地阻滞神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有关神经支配的部位出现暂时性感觉丧失,对各类组织无损伤;局麻药被吸收,能产生全身作用;当血药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是能产生中枢神经麻醉作用。一、常用的局麻药 :普鲁卡因:稳定、毒性小,为常用的局部浸润麻醉药;注入组织后 1-3min 出现麻

10、醉,可维持 0.5-1h 左右。因扩散及穿透力弱,不宜做表面麻醉。应用:0.5%1%进行局部浸润麻醉,2%5% 的做传导麻醉;2% 3%作脊髓麻醉;4%5%进行关节内麻醉。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对组织的的穿透力强,弥散性能好,对组织无明显的刺激性,可用于各种形式的局部麻醉。注射给药时作用开始迅速,麻醉强度约为普鲁卡因的 2 倍,作用时间可维持 12h应用:局部浸润麻醉 0.25% 0.5%神经传导麻醉 2%表面麻醉 2%5% ,硬膜外麻醉为 2%。丁卡因:麻醉作用强、作用迅速,并具有较强的穿透力,最常用于表面麻醉。毒性比普鲁卡因大 1215 倍,麻醉强度大 10 倍,表面麻醉强度比利多卡因大 10

11、 倍。1%丁卡因溶液常用于点眼,2% 的常用于咽、喉、鼻、阴道、直肠黏膜的表面麻醉。布吡卡因:布吡卡因的镇痛作用时间比利多卡因长 23 倍,比丁卡因长 25%。应用:用于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0.250.5%用于神经阻滞;0.75% 用于硬膜外阻滞二、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1、剂量:局麻药剂量直接影响其显效快慢、麻醉效果和持续时间。血管收缩药:通常局麻药中加入适量的肾上腺素,1:200000目的:减慢局麻药的吸收;降低血内局麻药的浓度;延长麻醉药有效时间;减少全身的不良反应2、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pH:局麻药多为弱碱性叔胺或仲胺,不溶于水,故必须与酸结合而形成可溶于水的 pH 升高,可增强局麻药

12、通透神经膜的能力。3、药物的相互作用:一般地短效局麻药与长效局麻药合用。先注入显效快的药物,再在适当时机注入长效药物4、局部麻醉方法A、表面麻醉:是滴入、涂抹、喷洒和填塞等方法,使穿透力强的局麻药直接与黏膜、浆膜、滑膜的表面接触,药物渗透进入组织浅层,以阻滞浅在的神经末梢。适用于:眼、鼻、咽喉、气管、尿道等处的浅表手术或器械检查常用药物:2%4%利多卡因,1%2% 丁卡因给药方法:用喷雾器喷于粘膜表面;以棉球涂抹在粘膜表面;以棉球或纱条填充常需多次给药,一般 23 次,每次相隔 5 分钟不良反应:局麻药毒性反应,局部组织刺激。 B、局部浸润麻醉:将局麻药注射到术部的各层组织内,阻断神经末梢将该

13、部组织的疼痛刺激向中枢传导。方式:直线浸润、菱形浸润、扇形浸润、基部浸润和分层浸润 常用药物:0.25-1%普鲁卡因;0.25-0.5%利多卡因;长 1cm 切口需要 1ml 药液传导麻醉:在神经干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所支配的区域失去痛觉,称为传导麻醉特点:使用少量的麻醉药产生较大区域的麻醉常用药物:2%利多卡因或 2 5%普鲁卡因睑神经传导麻醉:适用于眼睑的检查和治疗。睑神经是耳睑神经(由面神经分出)的一个分支,经颧弓走向眼部,分布到眼睑和鼻部。在颧弓最突起部(或颧弓后 1/3 处)背侧约 1cm 处,注射 1ml 局麻药,除眼睑提肌外,其他所有眼睑肌都被麻醉。 腰旁神经传导麻醉:同时传

14、导麻醉最后肋间神经、髂下腹神经与髂腹股沟神经,因而确定 3 个刺入点。最后肋间神经刺入点:马、牛刺入点相同。第一腰椎横突游离端前角髂下腹神经的刺入点:马、牛刺入点相同,第二腰椎横突游离端后角髂腹股沟神经刺入点:马与牛的刺入部位不同。马在第三腰椎横突游离端后角;牛在第四腰椎横突游离端前角:注药方法:垂直皮肤进针,深达腰椎横突前角骨面,将针尖沿前角骨缘,再向前下方刺入 0.50.7,注射 3%盐酸普鲁卡因液 10ml,以麻醉腹支。然后提针至皮下,再注入 10ml 药液,以麻醉浅支。C、硬膜外阻滞麻醉:将局部麻醉药注射于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称为硬膜外间隙阻滞麻

15、醉,简称为硬膜外阻滞。局部解剖:脊柱由很多椎骨连接而成,各个椎骨的椎孔贯连构成椎管。脊髓位于椎管之中。在两个椎骨连接处的两侧各有一孔,称椎间孔,为脊神经通过的地方。脊髓外被三层膜包裹:外层为脊硬膜,厚而坚韧;中层为脊蛛网膜,薄而透明;内层为脊软膜,有丰富的血管。在脊硬膜与椎管的骨膜之间有一较宽的间隙称为硬膜外腔,内含疏松结缔组织、静脉和大量脂肪,两侧脊神经即在此经过,向腔内注入麻醉药液,可阻滞若干对脊神经;脊硬膜与脊蛛网膜之间有一狭窄的腔,称为硬膜下腔。硬膜外腔麻醉 注射部位:硬膜外腔麻醉的注射部位有三处:第一、二尾椎间隙 (最为常用) 荐骨与第一尾椎间隙、腰、荐椎间隙注射方法:用腰椎穿刺针垂

16、直刺入皮肤后,徐徐推进针头,在穿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退,穿刺针即进入了硬膜外腔,即可注入药液蛛网膜下腔麻醉注射部位:在腰荐间隙,与牛的硬膜外腔麻醉穿刺点相同穿刺方法:按硬膜外腔麻醉方法进针,在穿刺过程中出现第一个阻力突然消失后,继续缓慢向深部推进针头,感到二次阻力消失时,可拔下针芯,透明清亮的脑脊髓液即可流出。连接玻璃注射器注入药液。硬膜外间隙的确定:阻力骤减、负压现象、抽吸实验、正压气囊实验插管实验、实验用药脊髓麻醉的注意事项:注入大量药液时要保持动物前高后低的体位,防止药液向前扩散,阻滞胸段的交感神经,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要求严密消毒;进针操作要谨慎,防止损伤脊

17、髓。第三章 全身麻醉总论全身麻醉:是利用某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的抑制作用,从而暂时地使机体的意思、感觉、反射和肌肉张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的一种麻醉方法,称为全身麻醉(简称全麻) 。麻醉剂:是能够以可控制的方式暂时地、可逆地使机体的意思、感觉、反射和肌肉张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的一种化学物质。构成麻醉的要素:意识丧失无痛肌肉松弛;麻醉的角度而言;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神志阻滞 吸入麻醉:系指用气态或挥发性液态的麻醉药,使药物经过呼吸由肺泡毛细血管进入循环,并达到中枢,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效应。吸入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学 吸入麻醉深度:麻醉的深度取决于脑内吸入麻醉药的分压;脑内全麻药的分压直接取决于该药在动

18、脉血中的分压,间接取决于该药在肺泡中的分压(浓度) ;在脑、血和肺泡内该药的分压接近于平衡时,肺泡内的药物分压近似其在脑组织内的分压。故调节肺泡内吸入麻醉药的浓度可控制麻醉深度 一、影响肺泡内全麻药浓度的因素 1、吸入气体中的药物浓度:吸入气体中全麻药浓度越高,则肺泡内全麻药的浓度上升越快;肺泡内全麻药分压上升也越快,此称为浓度效应。 2、肺泡通气量:在吸入气中全麻药浓度恒定时,肺泡通气量越大,肺泡气中全麻药分压上升也越快,同动脉血之间达到平衡的速度也越快。 3、血液对麻醉药的摄取 血气分配系数:血液摄取麻醉药的量主要取决于吸入麻醉药在血液中的溶解度,通常以血/气分配系数表示。血/ 气分配系数

19、小的药物,在血液中溶解度低,肺泡内药物分压上升较快,血内、脑内药物分压也得以迅速提高,故麻醉诱导时间较短。心输出量或肺血流量:在全麻诱导时,在肺泡通气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心输出量增大,则肺泡内麻醉气体进入肺血流的速度增快,肺泡内吸入麻醉药分压上升减慢。若心输出量降低,则情况正好相反。 肺泡与静脉血中麻醉药的分压差:差值愈大,摄取也愈多。随着麻醉的进行,组织及静脉血麻醉药分压增加,摄取减少。停止麻醉药物的吸入:麻醉药在体内的弥散方向与诱导时相反,主要以原型经肺排出,初时较快,以后减慢。其排出过程也受肺泡通气量、组织局部血流及药物在血液和组织中的溶解度等因素的影响。肺通气量大,药物排出较快。血液供应

20、丰富的组织被血流带走的速度较快。血/气分配系数较低的药物易于经血流通过肺泡迅速排出。故吸入麻醉药诱导和苏醒的速度与其血/ 气分配系数成反比。 二、常用吸入麻醉药 1、麻醉乙醚:1847 年用于马和犬的麻醉。乙醚为透明的液体,比重低(0.7) ,沸点也低(35) ,其蒸气易燃,要置于阴凉处保存。其血/气分布系数较大(12.10 左右) ,故乙醚的诱导和苏醒较慢。乙醚对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诱导期间能反射性地促进呼吸,增加支气管黏膜腺体分泌。麻醉前可给予阿托品。2、氟烷(三氟乙烷,三氟溴氯乙烷)氟烷为无色透明、具有香味的挥发性液体,无局部刺激性,在强光下分解,应装在棕色瓶中保存。本品作用快,不

21、燃不爆。使用安全,是目前国内外兽医临床最常用的吸入麻醉药之一。它的麻醉性很强,其 MAC 仅为 0.76%,麻醉作用约为乙醚的 4 倍。血/气分配系数为 2.3。用氟烷吸入其诱导和苏醒都较快,但产生血压下降、心率徐缓和呼吸抑制等。3、安氟醚:为无色透明的挥发性液体,无明显的刺激性气味,其化学性质稳定。临床使用浓度不燃、不爆。安氟醚麻醉效能高,镇痛作用优于氟烷,对呼吸系统作用与氟烷相似,对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加重。对肝脏影响轻微,重复应用不产生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安氟醚可短暂降低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量,一般停药2h 可恢复4、异氟醚(异氟烷)它和氨氟醚在结构上是同分异构体。有轻度的刺

22、激性气味,但不会引起动物屏息和咳嗽。对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血/气分配系数小(1.41) ,故诱导、苏醒均比其它氟类吸入麻醉快,更容易控制麻醉深度。异氟醚在体内的代谢较氨氟醚更少,仅少量代谢产物(1)由肾排出,故对肝、肾等器官的功能影响更小 三、气管内插管与麻醉装置 气管内插管 目的:麻醉期间保持动物的呼吸道畅通,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血液,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动物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蓄,便于吸入麻醉药的应用 步骤:器械准备、咽喉镜、气管导管、插管前麻醉、临床多用超短时效型巴比妥类药物 麻醉装置(两大部分)一是气源部分;包括氧气瓶、氧化亚氮瓶、减压器、流量表、流量表调

23、节器和药物挥发器;二是呼吸循环部分:包括二氧化碳吸收器(钠石灰) 、吸气和呼气活瓣,排气瓣、呼气囊、螺型管、Y 型接头和呼吸压力表等.四、非吸入麻醉的优缺点优点:易于诱导,很快的进入外科麻醉期,一般不会出现吸入麻醉所出现的挣扎和兴奋现象操作简便,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麻醉装置缺点:不易控制麻醉深度、用药量和麻醉时间。不易排除和解毒,只有被组织代谢和由肾脏排出后才能停止作用 五、兽医临床常用药物1、巴比妥类:氯胺酮,龙朋,神经安定镇痛药 分类:根据药物作用速度和持续时间,可划分为长时作用、中时作用、短时作用和超短时作用四种。前两种不用于麻醉,多用于镇静、催眠、抗惊厥等。后两种适用于小动物的全身麻醉。目

24、前临床常用的硫贲妥钠、硫戊巴比妥钠和甲炔巴比妥钠均为超短时麻醉药,而戊巴比妥钠为短时作用药物 戊巴比妥钠:短时作用巴比妥类药物主要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脑运动区域的作用,故常用来抗惊厥;本品止痛作用弱,催眠作用强。 硫贲妥钠:为超短时作用巴比妥类。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注射后迅速产生麻醉作用,故本品多用于诱导麻醉。硫戊巴比妥钠:为超短时作用药物。其作用原理与硫贲妥钠相同,但其药效为硫贲托纳的 1.5 倍。2、非巴比妥类 氯胺酮:2-氯苯-2 甲基胺环己酮,常用其盐酸盐。系白色结晶,易溶于水,水溶液无色透明对组织无明显的刺激性。根据使用剂量大小的不同,可产生镇静、催眠到麻醉作用。在兽

25、医临床上已用作马、猪、羊、犬猫等多种动物的化学保定、基础麻醉和全身麻醉。由于氯胺酮会引起大量的唾液分泌,故麻醉前必须应用阿托品。 隆朋(龙朋):其化学名为二甲苯胺噻嗪。是一种有效的镇痛、镇静和肌松药。镇痛、镇静作用是由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肌松作用则在中枢神经水平上抑制神经内冲动传递的结果。临床上常与氯胺酮合用,即先用龙朋作麻醉前用药,再用氯胺酮作维持麻醉,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速眠新:是由二甲苯胺噻唑(静松灵) 、乙二胺四乙酸(EDTA) 、盐酸二氢埃托啡和氟哌啶醇组成的复方制剂。无色透明,有较强的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作用。为减少速眠新对呼吸系统的抑制,可与氯胺酮合用。 六、复合麻醉:是指同

26、时或先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药、麻醉方法及麻醉疗法的临床麻醉技术。优点:对多种麻醉药物、麻醉方法和麻醉疗法可高度选择并进行最佳组合,从而减小每种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毒副作用。理想的麻醉药品:麻醉作用强且可逆转;使用安全范围广;麻醉作用的产生及体内消除快,使麻醉诱导及清醒快;吸入、静脉及局部麻醉给药无刺激;对机体无害,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微,对其他重要器官功能无明显影响;肌松效果确实;无过敏反应;无易燃易爆性;化学性能稳定;诱导与清醒快;保证机体在无痛、无意思、安静、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完成手术;达到某种手术的特殊效果;应避免对全身各脏器的损害,并把生理干扰降低到最小程度,以保障机体安全;应能提供良好

27、的术后镇静,且术后恢复平稳迅速,无麻醉后并发症发生。复合麻醉的原则:合理选择麻醉药物;优化复合用药;准确判断麻醉深度;加强麻醉期间的管理;坚持个体化的原则1、常用的复合麻醉方法静-吸复合麻醉:对同一病畜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同时或先后使用的麻醉方法。麻醉方法:诱导麻醉。常用硫酚妥钠、异丙酚、隆朋、静松灵等。要求起效迅速、对循环功能影响小,并能降低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A、麻醉维持:吸入维持麻醉;静脉复合维持麻醉;静吸复合维持麻醉;全凭静脉麻醉是指将麻醉药、镇痛药、镇静药、安定药、肌松药及麻醉辅助药品全部通过静脉给予,达到充分催眠、镇静、肌松的同时保持血氧饱和度充裕,不至于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提供良好的

28、手术条件,以及术后机体内环境迅速恢复稳定的麻醉方法。麻醉方法: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麻醉诱导:硫酚妥钠等麻醉维持:1%普鲁卡因混合液(普鲁卡因、镇静药、镇痛药和肌松剂)B、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麻醉诱导:氯胺酮单次静脉注射,2mg/kg。麻醉维持:可与氯胺酮复合的药物很多。C、全麻-局部复合麻醉全麻与非全麻的复合主要是指全身麻醉与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等方法的复合使用。优点:可达到更完美的麻醉效果,动物围手术期的安全性高;减少全麻中镇静药的使用;减少静脉麻醉药或吸入性麻醉药的应用,动物术后苏醒迅速、恢复快方法:全身麻醉为主,复合局部麻醉;局部麻醉为主,复合全身麻醉;保定宁浅麻复合荐

29、尾硬膜外麻醉;静松灵或隆朋浅麻复合腰荐、荐尾硬膜外麻醉D、全凭肌肉复合麻醉:为了用药的方便,人们将麻醉剂、镇痛剂、镇静安定剂、肌肉松弛剂及麻醉辅助药品按最佳组合制成制剂,肌肉一次给药以实施肌肉复合麻醉。常用的动物复合麻醉制剂:保定灵系列;英诺佛合计;保定宁合计;复方氯胺酮注射液;速眠新等第四章 动物麻醉监测麻醉监测:是应用人的感观、电子、声、光学等技术及时发现动物机体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将感官监测与仪器监测相结合,更好的判断麻醉深度,是保障麻醉安全和提高麻醉质量的诊断手段 。 意义:了解动物麻醉的深度;麻醉动物的生理功能;保证诊治和手术的进行 ;保障动物的安全动物麻醉监测的概述进展1940 年

30、:呼吸、脉搏和血压常规监测项目1946 年:吸气和呼气 内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分压) 、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呼吸周期和气流压力的描记等监测项 目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麻醉期间心 电图的描记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推广1960 年:连续无创血压的监测、无创性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而呼吸系统功能的监测也从呼吸频率、潮气量、 气道压的监测逐步扩展到呼吸动力学和气体交换的监 测。国内外现状:在发达国家,兽医麻醉监测几乎是与医学麻醉监 测平行发展的。国内兽医界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多数单位还沿用原始的监测方法。动物麻醉监测的内容麻醉监测全程可分为麻醉前、中、后三个阶段的监测。麻醉前监测:记录参数是估计和决定动物

31、经过麻醉和手术安全与危险的根据,并可供麻醉 中、后做参照比较之用,不可忽略。麻醉中监测:需按病情及处置的需要而选择监测项目,忌盲目乱用。麻醉后监测:复苏过程的主要保障,也是评价麻醉药物的主要依据之一。 1、对反射活动监测:麻醉深度可通过动物的临床体征表现出来。眼睑反射是指刺激眼内角皮肤或沿着睫毛滑动手指引起的反应,此反射在小动物外科麻醉中期将消失;角膜反射主要通过轻触角膜表面而出现,使眼睑闭合;肛门反射是指突然刺 激肛门时,肛门括约肌出现收缩。 因个体差异和不同药物对各种反射的影响不尽相同,且生物反射的评价通常为定性的,多数为 “全”或 “无” ,但仍是常规的监测项目之一2、对循环系统的监测监

32、测项目:心电图、血氧饱和度、 心率、体温、脉搏 、血压等内容 。脉搏通过触诊监测;通过听诊监测心率、心脏节律、声音强度和性质;体温仍多采用直肠温度来代表动物的体温;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心率、心脏节律;连续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血氧饱和度3、对呼吸系统的监测:通气是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受麻醉技术与麻醉药品的影响,有效的通气监测成为麻醉监测中最基本的项目利用血氧饱和度评价:通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价。有效通气量的监测通过呼吸频率、潮气量、每分通气量等进行测定而实现4、对脑电的监测:脑电是皮质锥体细胞顶树突产 生的树突电位与突触后电位的总和,它直接反映出中 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因此脑电的监测成为确定

33、麻醉深度的手段之一。全身麻醉时,脑电图频率随麻醉加深与减浅呈现顺序变化 ,与麻醉药浓度呈函数关系 。脑电图监测作为无创、可连续反映大脑 皮层生理功能的重要工具,不断地被用于麻醉研究。监测指标:脑电功率谱和双频谱对肝肾功能的监测:麻醉与肝脏的功能密切相 关。通过对肝功能的检测来评价药物的毒性,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肝功能的监测主要借助于对有关酶类活力的测定而实现肾脏是动物体 内代谢产物排泄的主要器官,麻醉药物及代谢产物从肾脏排泄过程 中,可能对肾脏功能 造成影响,所以在评价一种麻醉药物时,有必要对肾 脏进行监测。肾功能监测通常根据血浆中肌酐和尿素氮测定展望:动物麻醉监测 的应采取全方位的指标的综合

34、监测,才能准确真实 反映麻醉深度 。随着新麻醉药品的不断问世,其毒副作用也越来 越小,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也越来越难以监测。随着肌松药在临 床的大量应用,消除了判断麻醉深度的两个最有价值 的指标呼吸和体动,使得麻醉深度的监测变得更加困难。麻醉学科在不断进步,监测技术在迅速发展,准 确监测麻醉深度,避免麻醉过深、过浅是临床麻醉学 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第五章 野生动物的麻醉及化学保定野生动物麻醉的难点:对野生动物生理功能了解不充分;对患兽的病情和体况了解不充分;麻醉药的选择、剂量及使用方法没有标准,缺乏实验数据;麻醉过程中时有发生麻醉药物的过敏现象;动物保定的体位不易控制 化学保定药:在不影响动物

35、意识和感觉的情况下,使动物处于安静、嗜眠、肌肉松弛,停止抗拒和挣扎,达到类似保定的药物。常见的化学保定药:司可林(氯化琥珀胆碱) 、氯胺酮、保定宁、静松灵(二甲苯胺噻唑) 、眠乃宁(眠乃静、846(速眠新) 、司可林、静松灵第六章 麻醉与疼痛一、疼痛:是由于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主观感觉,常伴有植物神经反应、躯体防御运动和情感行为反应。1、疼痛包括痛觉和痛反应两种成分。痛觉是躯体厌恶和不愉快的感觉。痛反应可能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级水平。特点:痛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常与其他感觉并存,构成复合感觉,常具有主观经验属性;疼痛是疾病中最普遍、最重要的症状。 2、疼痛的生物学意义:有利的一面警

36、报作用:疼痛是机体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性反应方式。根据疼痛避免危险、做出防御性保护反射。患者看医生、医生诊断疾病、患畜 触诊不利的一面病因:剧烈的疼痛可引发休克等一系列机体功能变化;慢性疼痛常可使病人(患畜)痛不欲生;致病、致残、致死的原因。3、疼痛的分类和特点按部位分:体表痛(皮肤痛)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或黏膜时,可出现多样的疼痛。有快痛、慢痛、锐痛、刺痛、灼痛等。深部躯体痛:伤害性刺激肌肉、肌腱、骨骼、韧带、关节囊、血管、脑膜等所致的疼痛。其特点是疼痛迟钝、定位不明确、范围较广。内脏痛: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内脏器官所致的疼痛。疼痛多为胀痛、隐痛、绞痛或很难描述。特点(比较皮肤痛):缓慢、持续、定位

37、不精确和对刺激分辨能力差。对机械性牵拉、脏器扩张、缺血、平滑肌强烈收缩、某些化学物质、炎症等刺激敏感,易致痛。痛反应与情绪变化更为强烈。某些器官的疾病可引起身体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性痛。4、伤害感受器和相关刺激伤害感受器:是产生痛觉信号的外周换能装置,是无特化的神经末梢,广泛存在于皮肤、肌肉、关节、角膜、脊髓、腹膜、小血管的毛细血管旁结缔组织和内脏器官。分三类:机械伤害型感受器,主要分布于皮肤;机械温度型伤害感受器,主要分布于皮肤;多觉型伤害感受器,遍布于皮肤、骨骼肌、关节、内脏器官。5、痛信息作用的相关中枢及传递途径:与痛觉相关的中枢脊髓:是痛觉信号进入中枢后的第一级

38、整合中枢丘脑:是痛觉最重要的整合中枢大脑皮质:是产生痛觉的最高级中枢6、致痛物质与参与痛信息传递的物质致痛物质:伤害性刺激引起初级传入末梢去极化使感受器兴奋,这是一个换能过程,致痛物质的三个来源:直接从损伤细胞中溢出的,如 K+,组胺 5-HT 等;有损伤细胞释放一些酶,如 PG,白细胞三烯等;有损伤性感受器本身释放,如 P 物质。参与信息传递的递质与受体:在初级感觉神经元中有十几中生物活性物质;如谷氨酸、P 物质、5-HT 等二、镇痛药物与镇痛机理镇痛药: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地抑制痛觉的药物。镇痛机制(尚不明确)1、通过脑内释放 ENK、内啡肽类样物质,与突触后阿片受体结合,减少

39、去极化时 Na+的通透性,致使痛传递受到抑制。2、通过中枢某些部位释放抑制性物质如甘氨酸等引起 Cl-通透性增加,而引起超级化,增加对激动性递质的抵抗力,而产生镇痛效果。3、镇痛药与相应的膜受体结合,关闭 Na+通道阻断痛信息的传递而止痛。三、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麻醉性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 ( NSAIDs);抗抑郁;抗焦虑与镇静催眠药;糖皮质激素 麻醉性镇痛药:该类药物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阿片受体结合而产生镇痛作用。 阿片受体激动药:如吗啡、芬太尼、可待因、哌替啶 阿片受体激动一拮杭药:又称部分激动药,如喷他佐辛 阿片受体拮抗药:如纳洛酮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均具有解热镇痛和抗

40、炎作用。有中等程度镇痛作用,对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和关节痛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对炎症性疼痛疗效更好。 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抗抑郁药:抗抑郁药除了抗抑郁效应外还有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疼痛综合征。如阿米替林和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其他治疗方法神经阻滞疗法:用局麻药等阻滞脑神经、脊神经及其神经节或交感神经节,通过神经阻滞达到解除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目的,称神经阻滞疗法。物理疗法:日光疗法、气候疗法、海水浴疗法,电疗法、电离空气疗法、微波电疗法射频微创疗法:射频热凝疗法是利用可控温度作用于神经节、神经干、神经根等部位,使其蛋白质凝固变性,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是

41、一种物理性神经阻滞疗法。 手术疗法:单纯针对疼痛进行手术仅占一小部分,主要用于顽固性癌性痛和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疼痛。中药及针灸中药疗法:为中药内服疗法和中药外治疗法。针灸治疗:针灸几乎可以治疗各种疼痛,而且其治疗效果可达到立竿见影的程度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 、硬膜外间隙电刺激疗法。第七章 实验动物麻醉和基本技术一、实验动物:用于科研、教学、生产、检测、鉴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其人工饲育的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并严格控制其所携带的微生物常用的实验动物序列:小鼠、大鼠、狗、猴或小型猪。 实验动物的手术可分为 Survival 和 Nonsurvival 两类:前者

42、指麻醉后或所有大小手术结束后动物还需生存着;后者指麻醉后或所有大小手术结束后既给与安乐死 术前准备:麻醉前给药 抗胆碱能药 阿托品:抑制呼吸道及唾液腺分泌物 镇静剂:抑制脑干及大脑皮质,产生安静和减低运动性作用 吩噻嗪类 :氯丙嗪,乙酰丙嗪,普马嗪丁酰苯类 :氟哌利多,氟阿尼酮 ,阿扎哌隆。效果比吩噻嗪类强。注意:易造成血压降低。苯二氮类 :安定,米达唑仑。控制及预防癫间,可使用于老年、肥胖动物2 受体激动剂 :塞拉嗪(龙朋 )。常使用于猫科动物与灵长类,肌肉松弛效果佳二、麻醉期一般监控 :麻醉可分为四期 朦胧期:开始失去知觉 兴奋期:呼吸急促,狂乱或喊叫,对外界刺激异常反应;外科麻醉期:分成

43、四节,最适合进行手术;延髓麻痹期:呼吸、心跳几乎停止,1-5 分钟内可能死亡 呼吸:啮齿类动物在麻醉过程中会出现停止呼吸数秒,然后又有一深呼吸,此为麻醉过度现象;一般而言胸式呼吸为轻度麻醉,麻醉越深,越接近腹式呼吸。不规则的呼吸表示动物快要苏醒或麻醉过深。黏膜颜色:正常麻醉状态下黏膜(口腔、肛门) 为粉红色,表示氧气足够;如呈现紫色,则为发疳现象,表示缺氧。微血管再充血时间(CRT):手指压牙龈后放开,牙龈再恢复正常粉红色为止所需时间,正常要小于 2 秒,超过则显示心脏输出功能不佳脉膊:监测后腿股骨动脉,下颚动脉(大动物) ,心跳数(啮齿类)。反射:肛门反射及趾间痛觉反射皆可做为麻醉指标,口咽

44、反射亦可做为使用气体麻醉时恢复的指标。眼反射:眼球震颤表示麻醉过浅。麻醉初期兴奋时瞳孔放大,然后随着麻醉程度加深而缩小;麻醉过量时瞳孔会极度扩大。 麻醉:可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较常使用于大型动物( 如牛,马)。小型动物( 鼠、兔、猫、狗) 常使用全身麻醉 三、全身麻醉有非吸入性麻醉和吸入性麻醉 1、常用非吸入性麻醉药巴比妥类 :戊巴比妥 ,硫贲妥钠。使用广范,抗痉挛性佳,作用时间长,属管制药品。 注意:有严重的呼吸、心血管抑制作用,此药物作用属非可逆性,无特殊拮抗药物可缓解,一旦过量,极易死亡。对猫会造成呼吸暂停现象。 肝肾毒性高。 类固醇类麻醉剂:羟-5- 孕烷二酮(阿法沙龙)阿

45、法多龙 。诱导作用温和,适用于绵羊、猪、灵长类、猫。 注意:对猫狗会产生过敏反应。不可与 Barbiturates 共用。 2、分离麻醉剂a.氯胺酮、噻环乙胺:解离型麻醉剂,使用广范( 尤其猫科动物) ,投药方便。 注意:单独使用时有肌肉僵直反应( 可与甲苯噻嗪共用) ;有过度垂涎、呼吸暂停现象。麻醉中眼睑不闭合;精神安定性镇静剂 b.芬太尼、氟阿尼酮:精神安定性镇静剂,可与其它麻醉剂合用 注意:麻醉中听觉对外界声音特别敏感。血压降低,呼吸抑制。 c.乙醚(Ether):肌肉松弛效果佳,极易使用,只要准备瓶子、药剂、棉花既可。 注意:易燃、易爆,人员必须要在 Fume hood( 有抽气罩之操

46、作台) 内操作。绝不可与电器设备一起使用。乙醚味道刺激性强,易恶化鼠类呼吸道疾病。 d.甲氧氟烷:无爆性与易燃性;肌肉松弛效果及止痛效果佳;小型鼠类可直接使用麻醉箱进行动物麻醉 注意:诱导及恢复期慢,因此在较大型动物使用注射性麻醉药,再以此吸入性麻醉药维持麻醉期。在体内代谢会产生氟化物造成肝脏伤害。 e.异氟醚:诱导及恢复期很快,肝毒性较小;适合药物代谢或毒理试验时使用 注意:呼吸抑制作用较严重,心血管抑制作用较小。在较大型动物先注射麻药,再以气体麻四、醉机维持麻醉。 1、影响麻醉的因素及用药禁忌动物种类,品种;性别,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健康情况;F344 大鼠禁用甲氧氟烷麻醉,因它会造成糖

47、尿病样症后群。猫勿使用吗啡。灵长类动物的保定绝不能单独只使用镇静剂类药物。2、恢复期:注意维持动物的体温;准备安静、保温、干净的笼舍供动物静卧;放置动物时颈部要伸直,侧卧,使呼吸道畅通;侧卧 4 小时以上时,应翻另一侧,以免肺脏郁血及重力性肺炎。如动物呕吐,则将头部置于低于颈部和腹部的位置;注意呼吸,必要时以药物刺激呼吸或给予氧气、输液支持实验动物的伤口,易受粪、尿、垫料污染,必要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3、急救处理急救处理有四个原则:ABCD Airway :维持气道畅通。Breathing :给予高浓度氧气。 Cardiac :心肺复苏术 (CPR) 或以针刺人中位置。Drug :多沙普仑、肾上腺素 。 呼吸停止:多沙普仑点于舌下、鼻腔或静脉注射。心跳停止:肾上腺素 (1ml/kg,1:10000)静脉注射或气管内投入。大量出血:压迫止血,血管结扎,维他命 K 注射。休克:地塞米松、 脱氢皮质(甾) 醇注射。过敏现象: 肾上腺素、抗组织胺药 :胸腔或腹腔穿透性外伤。止血缝合,防止二次性感染。昏迷:高浓度氧气,保温,抗休克药物。 急性中毒:高量阿托品,输液,对症疗法。 急性败血症:广效性抗生素。 4、术后疼痛的处理:疼痛会引起一连串的生理反应,是否要使用止痛剂,仍未有统一意见 给予药物:抗休克的类固醇;麻醉性镇痛剂;非类固醇类抗炎症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