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分析摘要:随着设计和施工水平的提高,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的形势发展很好,由于现浇施工的框架具有整体性好、围护墙体轻、抗震性好、施工速度快、布局灵活多样,在许多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针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使施工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sign and the construction level, multi-storey and high-rise building using cast-in-place reinfor
2、ced concrete structure of the situation is very good, because the frame cast-in-place construction of retaining wall has good integrity, light, good shock resistance, fast construction speed, flexible layou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engineering. This paper mainly aims at the construction of com
3、mon problem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which makes the construction can meet the code requirement, thus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projects. Key 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375 前 言对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有关规范虽已有详细规定,但仍有若干问题没有明确具体作法,例如:双向框架梁钢筋同时穿过梁柱节点或高度相
4、同的井字梁交叉点如何保证其保护层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结构设计的影响问题;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施工措施及其对设计的影响问题;节点加密箍筋施工及其间距保证问题;屋面梁柱节点处框架梁面筋伸入框架柱的锚固长度与传统施工缝留设位置相矛盾的问题等。上述问题在规范条文中没有具体规定,也往往易被忽视,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本文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容易形成的质量问题谈以下几点体会。 1 梁柱节点箍筋施工问题 在实际施工中,梁柱节点区钢筋密集,构造复杂,特别是处于结构中间部位的梁柱接头部位,梁柱钢筋纵横、垂直交错,梁的纵向受力钢筋要放在柱纵向钢筋内部,呈井子形交叉,这样柱子的箍筋绑扎就很不方便。在框架
5、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普遍采取先安装梁底模,柱子箍筋先套在主筋上,再绑扎安装梁钢筋,那么节点区箍筋如果不能及时调位和正确绑扎,致使梁柱节点区出现箍筋不放、少放、间距不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这样就会给节点区质量留下安全隐患。 由于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柱子箍筋下料时做成两个 U 型的,肢长根据截面尺寸、搭接焊接焊缝要求统一考虑,在绑扎梁的纵向钢筋时,柱子箍筋先不绑扎,待梁的主筋正确就位后再将制作好的两个 U 型箍筋焊接,这样就可以保证箍筋数量、位置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在安装梁钢筋之前,先把梁钢筋纵向钢筋用垫块准确就位后再进行绑扎,绑扎时控制好纵向主筋与箍筋
6、先后搁置顺序,确保接头处箍筋钢筋位置、数量、间距满足要求。 以上两种做法能有效保证箍筋的施工质量能满足规范和图纸要求,也进一步满足结构中的强结点,强锚固的要求。 2 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问题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时,根据设计原则,为保证“强柱弱梁”“ 强节点,强锚固”的要求,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通常会比梁板高,而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两者的差距会更大。然而这样的话,就会给施工中梁板与柱子交接处截面处混凝土强度等级、构件质量的控制带来很大麻烦。 。 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柱和梁板混凝土分两批集中浇筑,即节点区采取和梁板结构混凝土相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如果单独浇筑节点区,会
7、存在因供应量少和与梁板分隔困难的问题,若同柱一起浇筑,会使节点区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很困难,如与梁板同时浇筑存在节点“夹层” ,存在质量隐患。 根据规范规定,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不宜大于 5MPa,如果超过时,梁柱节点区施工时应作专门处理,使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相同。特别强调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与柱相同,不能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而规范规定,当柱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于梁板的设计强度时,应该对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节点混凝土的强度。两个观点都在保证强节点的设计原则。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为了方便施工,可以直接在梁端(柱边)设置垂直交界面,采用快易收口网,可
8、避免在板内设置分界面,使施工难度降低;但为防止分界面出现施工冷缝,建议施工时梁柱节点区混凝土采用塔吊配备小口漏斗浇筑,梁板等大面积部位混凝土则采用泵送,同时浇筑,并做好养护工作。要保证核心区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具体做法是在节点处增加纵向钢筋,设置型钢或增加箍筋予以补强。这种方法施工方便,质量容易保证,施工单位易接受。 3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问题 保护层厚度的规定是为满足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要求、满足混凝土炭化深度符合规范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保护层厚度太小,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太大则会在弯矩作用下使截面边缘产生的拉应力而使构件表面易开裂(M/WMy/I)。因此,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CB
9、50204-2002)第 5.5.2 条均规定: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梁柱允许偏差为 5mm。 施工时须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但实际施工时很难做到。高层建筑中。由于柱箍筋直径较大,间距较密,肢数较多,加工难度较大,上下钢筋有相互锚固,安装后箍筋有外突部分,外突箍筋使模板无法安装,为此施工单位总是有意识地将箍筋做小一点以便安装模板。但会造成柱 纵筋保护层偏大,解决该问题有赖于提高现场加工施工准确度,做好钢筋工程施工样板。 其次模板的几何尺寸也是影响保护层的因素之一,几何尺寸偏小,骨架尺寸不变,则会造成保护层偏小,反之则会偏大。还有梁的起拱、保护层垫块多少也会造成保护层大小的改变。
10、 在框架结构施工中,由于楼面结构标高是一致的。双向框架梁同时穿越柱节点时,必然造成一侧框架梁面筋保护层厚度偏大。井宇架梁节点也有同样问题,这些问题无法避免,可以通过设计采用增加构造架立钢筋解决。但需注意:一是梁箍筋的下料问题由于一向框架梁面筋需从另一向框架梁面筋底下穿过,若该向框架梁端箍按原尺寸下料,面筋无法直接绑扎到箍筋上,对梁骨架受力不利,因此梁端箍筋下料时高度可减小 2-3cm(仅一向框架梁端需要);二是施工时以哪一向为主,保护层厚度增大,混凝土截面有效高度变小,正截面抗弯承能力减小,设计时是否考虑这种影响,另一方面构件表面容易开裂(原因如上,M/WMy/I),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11、50010-2002)第 9.2.4 条规定: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 40mm 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对此须在设计时就明确以哪一向为大,并对保护层厚度偏大的一向梁端加铺一层钢丝网以防表面开裂,也可以通过设计采用增加构造架立钢筋解决。 4 钢筋锚固长度问题为了保证锚固长度,主梁纵向钢筋须弯折插入节点区域,当水平锚固长度较短时,多出现侧面鼓胀裂缝,致使核心区混凝土斜向劈裂或压碎破坏,当段板较短时,常发生垂直钢筋踢破保护层而破坏。因此规范对节点区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L。水平锚固长度及垂直锚固长度 L 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在实际中,有些设计人员虽然对锚固长度作了规定,但取
12、值时却忽略了梁柱的实际尺寸,致使施工时难以办到。框架主梁断面尺寸为 300mm600mm。次梁为 250mm550mm,按规范规定的锚固长度为:L40d, (因为不同条件,La 长度不一样)故L40251000mm.受主梁断面尺寸限制。锚固长度最大只能为 850mm,因此采用了加焊水平钢筋的方法来保证锚固长度,即在梁纵筋上加焊同规格的水平钢筋,采取此措施后,锚固长度就可按规范规定的长度乘以 0.8的系数这样就能满足要求。另外,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合理也可造成锚固长度不足。施工规范规定, 柱的施工缝宜留设在梁底标高下20mm30mm,或留设在梁板面标高处,其原则是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力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施工时为方便柱身混凝土下料和振捣,习惯于在梁内钢筋未绑扎前进行柱身混凝土浇筑,并将施工缝留在梁底,以致梁内节点上部钢筋不能伸入柱内,造成节点主梁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不足,削弱了结构的抗震能力,所以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详细做好施工方案,考虑到节点处的每一个细节问题。 结语:质量是建筑的核心,强化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建筑质量的有效保证。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