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采矿区的生态问题.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95931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采矿区的生态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采矿区的生态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采矿区的生态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采矿区的生态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采矿区的生态问题摘要:就采矿地开采给矿区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矿区的生态保护措施,以供采矿区环境和生态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采矿区 生态 影响 措施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题。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生产废弃物排放之间的关系,强化环境的价值观念和生态道德,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抑制环境污染的发生,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一、采矿业对矿区环境的影响 1、对水资源的破坏使矿区内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受到影响 我国与矿产资源开发有关的废水排放每年为 36 亿吨,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 10%,而处理率仅为 4.

2、3%。与采矿有关的废水来自矿山建设、矿坑排水、选治废水、露天排水及矿石堆场浸虑水等。这些废水主要是酸性的,并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元素及物质如铜、铅、锌、铬、汞及氰化物等,由于大部分废水都是未做任何处理直接排放。由于水源的破坏,直接到矿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 2、对地面建筑物、自然景观和人工生态等造成的破坏 研究表明,一般砖木结构建筑物允许的临界变形值分别为 i=3mm/m,曲率 k=0.2X10-3,水平变形 e=2mm/m。当然不同的建筑物所承受的变形值也不一样。底面积小的高大建筑物和大型机械设备对地基的倾斜变形非常敏感,长形建筑物对水平拉伸和曲变率形很敏感;铁路和告诉公路

3、公路对地基的下沉和水平移动要求很高。但不论何种建筑物,当受到采矿影响而不采取保护措施时,可能由于地表塌陷而收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活破坏,严重时将失去其使用价值。 3、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采矿可加剧土壤侵蚀,使土壤退化日益严重。由于地表产生倾斜二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坡度,使原有的径流发生改变,坡度大径流量大,引起的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也越严重。另外,由于地表裂缝的产生,地表与地下水向深部渗透,使潜水位下降,导致土壤湿度减小,使本来干燥的土地更加干燥。由于土壤侵袭程度加剧与土壤湿度的减小,土壤退化、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土质质量下降而造成弃耕现象。除了污染水源,来自采矿废石和废渣堆放场的酸性、碱性滤出废水还将

4、毁坏耕地。含有毒性重金属的滤出物能大量杀死土壤微生物,导致土壤失去结合;分解有机质的能力,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可能沙漠化。 二、采矿区的生态保护措施 1.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矿山施工应在满足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制定合理施工计划。在施工中,尽量减少扰动地面,平衡挖、填方量,并按计划安排好挖方量和填方量,挖方量要及时运至填方地点,并及时铺平压实,减少风蚀、水蚀。另外尽可能避免在雨季进行开挖施工,取土、石场必须及时平整压实,并植草覆盖。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确定施工顺序,以先地下后地面,先深后浅,先干线的原则,尽量做到一次到位,避免重复。对沟渠填土除应填好压实外,其表面层应设置防水层。对一时无用弃土应妥善

5、堆存,设置围栏,不能随意丢弃。 2.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改变景观中的水、土和养分的分布格局过程,进而影响各级系统的退化发生过程,通过改变坡面、沟谷的物理形态结构进而改变系统的输出结果。弃土、石应在废石场集中处理,尽量减少压占地表植被。主要是包括排岩场的稳定化、排岩场和尾矿库的熟土覆盖、采矿场边坡削坡处理、填埋及利用等。排岩场的稳定化包括排岩场周边的挡渣墙、周边的截流沟、拦洪坝及地表排水系统等,以确保排岩场的生产安全。排岩场运行期堆弃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熟土覆盖,运行期末边坡及平台的挡土围埂设计及终期熟土覆盖,尾矿库在运行期满后的覆土措施等。由于采矿坑开采面积及深度大,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对其进行削坡处理

6、,以保证其稳定性,开采结束后对其进行填埋,或对其进行防渗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利用,如蓄水用作养鱼、或过改造作为旅游景点等。 3.植物措施。生物措施是以植被恢复是增加系统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流失和土地退化为根本性措施。植被恢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植被,另一种是覆土植被。采取那种措施取决于废弃地的立地条件、土壤的理化性质、灌溉条件及植物种的适应性等。对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采取再造土壤覆土植被措施,这是由于废弃物多为矿山岩土,其理化性状极差,缺肥、缺水,微量无素贫乏,易采用覆土整地措施,为造林种草提供必要的土壤条件,以便提高造林成活率。创造一定的灌溉条件,先种植一些耐贫瘠的树种进行植被恢复,在群落

7、结构配配置上,宜先恢复灌木草本植物,待土壤得到改善后再种植乔木植被。对于采矿点及配套(辅助)工程(选矿、加工等) 、公用工程(供水、供电、通讯、交通和生活服务设施等) ,由于工程建设对其地表扰动程度较轻,土壤结构破坏严重,土壤肥力下降,采用回填表土直接植被措施。 本文所总结的这些保护方法主要是近 20 年的研究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总体上都还是属于常规方法,因为它们都需要花费相对较多的资金和较长的时间,而且一些方法可能还导致新的环境破坏(如客土法)或二次污染(如植物吸收).因此,寻求新的、有效的、廉价的修复技术和创立一套完整的、实用的、可靠的恢复评价体系是全球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专家们今后进一步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Ren H,Peng S L.Introduction of restoration ecology.Sci2ence Press,2001 2麦少芝,徐颂军,梁志娇.矿业废弃地的特点及其环境影响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 3师雄,许永丽,李富平.矿区废弃地对环境的破坏及其生态恢复J.矿业快报,2007. 4刘海龙.采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设计J.生态学报,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