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岛胶州市铺集镇风貌整治规划理念摘要/ 在小城镇建设的背景下,以青岛胶州市铺集镇为例,深入分析小城镇风貌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风貌理念,运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总体整治方法对入口及中心景观、建筑形态、道路交通、绿地景观、广告标识及街道家具和澄月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进行整治,从而达到国家级城乡和谐发展示范镇标准,为全面构建小康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风貌整治点线面空间规划人居环境 中图分类号: G3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小城镇作为城乡建设体系中承上启下的角色日益被重视。由于缺乏正确的城镇建设理念作为指导,越来越多的小城镇在经济发展中,逐
2、渐丧失自身的文化和生态特性,造成形象单一、个性缺乏、千城一面的现象,这已成为制约小城镇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塑造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风貌,展现原有的自然、文化特质和个性,成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以青岛胶州市铺集镇风貌整治规划为例,提出以风貌形象定位为“绿色铺集、休闲小城”主题,为其他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一、铺集镇概况及其总体建设风貌 (一)铺集镇概况 铺集镇位于青岛胶州市西南部,地处胶州、高密、诸城三市交界中心,素有“三七”铺之称。区位优良、交通便捷,距青岛国际机场 70 公里,青岛海港 80 公里,黄岛港口 50 公里,距北济青高速公路 40 公里,南济青高速
3、公路 6 公里。铺集镇全镇共辖 69 个行政村,6.6 万人,总面积 122 平方公里。镇区常驻人口 3 万人,是全国重点小城镇,全国环境优美城镇和全国减速机生产重镇。 (二)铺集镇总体建设风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铺集镇作为胶州市重要的生态型小城镇,其城镇建设呈现以下特点: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铺集镇林地、水资源丰富,胶河穿镇而过,澄月湖与王吴水库首尾相接,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 镇区城市功能骨架初步成形 镇区建成区规模为 4.8 平方公里,已形成 “五纵三横”的道路网络系统。配套设施初具规模,已经建成的客利来购物中心、客利来农贸市场提升了铺集的商贸发展水平,也改善了城镇的总体形象。 特色鲜明的城镇
4、风貌 城镇建筑布局较为规整,部分区域呈现红瓦黄墙的民居形态。 但是铺集的城镇建设也面临着当前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建筑形态日益呈现多样化,使得景观不协调。 由于城镇建设对建筑颜色、立面材质和风格等方面缺乏规划控制和引导,出现了多样化的建设风格,总体不协调。 部分道路路面破坏,交通设施较缺乏。 城镇的主要干道朱诸路承担着过境交通和城镇主干道两重功能,造成交通拥挤,路面损坏,并且镇区缺乏红绿灯、人行斑马线等交通设施,影响交通安全。 城镇的开放空间较少,已有绿化种植缺乏层次性。 镇区内部缺乏广场、绿地等集中的公共开放空间,现有道路两侧的绿化树种太小,缺乏种植的层次性。 城镇的广告标
5、识、市政管线较为杂乱,缺乏统一规划。 镇区的广告随意搭建现象严重,缺乏统一的管理。电线设施没有进行埋地处理,影响城镇的景观形象。 二、风貌整治规划的思路与方法 铺集镇城镇之一,是 2009 年胶州市重点建设乡镇,其风貌整治规划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内容涉及建筑的拆除、改造与整治,交通设施和步行系统的改造,绿化景观环境塑造,以及户外广告与街道家具的规范等,需要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因此必须制定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政策保障规划的实施。同时由于小城镇自身资金、人力以及技术水平的有限,如何制定经济、便于操作、无需大拆大建的整治措施,成为规划的关键。 风貌整治的思路与目标 铺集镇规划确定铺集的总体发展
6、目标是建成国家级的城乡和谐发展示范镇。并且提出它的风貌形象定位为“绿色铺集、休闲小城” 。通过利用铺集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区位条件,打造一种异于城市生活、富于乡村特色、具有闲适精髓的生态化小城镇。 风貌整治的方法 通过对城镇整体风貌的分析研究,确定了铺集镇整体的风貌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这包括 重要节点、建筑地标、景观地标、重要街道空间、视线通廊以及重要开放空间,并对各要素提出规划控制导则。 基于发展定位,规划对铺集制定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总体整治方法。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整治:点的塑造塑造良好的入口和中心景观:通过对入口和中心区域的重点景观塑造,彰显生态、活力、热情的城镇形象;线的塑造营造高品
7、质、具有独特气质的街道形象:通过加强对沿线建筑、开放空间的景观塑造和特色挖掘,改善交通组织和绿化设计,完善街道家具,凸显铺集的文化内涵;面的塑造形成具有人气和魅力的重要区域:澄月湖度假区是铺集打造休闲小城的重要依托和前期启动区。通过项目策划、功能布局和景观塑造,打造铺集最具代表性的滨水生态度假区。 线状空间规划设计-街道空间的风貌整治 通过对现有街道空间的分析研究,结合规划实施的现实需要,规划以建筑形态、道路交通、绿地景观、广告标识与街道家具作为街道空间风貌的构成要素。主要通过对各要素现状问题分析判断,提出整治措施。(1)建筑形态整治 现状镇区四条道路两侧的建筑形态多样化、建筑色彩杂乱,整体不
8、协调,部分建筑损坏或脏乱,违章搭建现象较严重。规划根据街道两侧建筑的质量和其对街道景观影响,并结合远期规划,将沿线建筑划分为保留建筑、整饰建筑和拆除建筑三种类型。 由于建筑色彩涵盖了城镇的历史、气候、植被、建筑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它最直接地体现了城镇个性和形象,规划将其作为立面改造的重点内容进行研究。根据美学原则、特色原则和时代原则,推荐白色、灰白色和乳黄色作为铺集城镇的主要基色,以红、橙、灰蓝色为辅色,整体色调素雅中偏暖。 建筑形态整治 (2)道路交通整治 根据道路的现状情况以及其在整体道路系统中的功能定位,确定道路的断面形式和道路红线宽度。针对道路路面情况,规划分别对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
9、人行道提出了改造措施。 为了体现地方特色,推荐人行道主要铺设红色混凝土砖,并以浅黄色混凝土砖作为分隔。另外为了体现人性化,在人行道中间设置盲道。 在交通设施方面,根据道路等级和交通流量,在朱诸路的主要路口设置了红绿灯、人行斑马线、停车线、交通标示牌等交通设施,改善了的交通设施,提升了城镇形象。 (3)绿化景观整治 绿化景观系统由街头绿地、道路绿化和屋顶绿化三部分构成。 街头绿地,是城镇主要的开放空间和景观区域。由于镇区建筑较密,所以主要采用见缝插绿的方式规划街头绿地,成为居民日常的公共活动场所。 屋顶绿化,主要指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围墙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上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它对增加城
10、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高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规划结合铺集的实际,主要选择耐旱性、抗寒性强的矮灌木和草本植物,喜光、耐瘠薄的浅根性植物以及抗风强、耐短时潮湿积水的植物品种。 道路绿化,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具有鲜明城镇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规划首先对道路两侧的绿化进行分段研究,找出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后根据道路断面设计以及道路的功能要求,对道路绿化提出整治措施。 以朱诸路为例,现状道路绿化的主要问题是机非隔离带灌木枯黄、杂乱、不整齐,乔木树种偏小,未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与朱诸路作为城镇景观大道的定位不相符。另外人行道上没有种植行道树。为此
11、规划提出了具体整治措施。 枯黄和空缺的灌木丛中重新种植新灌木,并整体修整维护; 补种花灌木,增加景观层次、丰富四季观赏效果; 将现状乔木间隔更换成大型乔木,加强修整和养护。 此外,还对灌木、花灌木以及乔木提出了树种指引。 (4)广告标识与街道家具整治 广告标识 广告、标识的设置不应损害建筑与环境特征,其形状、尺度及形式应与建筑、环境协调。规划从广告标识位置、尺度、形式与色彩三个方面提出了设置要求,力求实现广告标识功能性、艺术性、文化性、科技性和人性化的有机融合,使其成为展现城镇形象、体现城镇特色的载体。街道家具 街道家具主要包括街道上的雕塑、街灯、消防栓、邮政信箱、电话亭、垃圾箱、公共汽车指示
12、牌、座凳等设施,被视为城镇景观中的环境小品,是体现城镇个性和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元素。 规划对各种街道家具的放置位置和设计形式提出了指引。 此外,考虑到夜景系统已经成为城镇形象展示的重要内容,规划还对道路照明、人行道照明、广场绿地照明、建筑照明、其他装饰性照明等提出了照明设计要求。 点状空间和面状空间的规划设计 除了线状空间的整治改造外,铺集还重点选取了镇区入口空间点状空间规划设计和澄月湖度假区面状空间规划设计作为城镇风貌塑造的重点。 (1)点状空间规划设计 镇区入口空间现状为开敞空地,杂草丛生,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门户印象。规划以迎宾和印象铺集为设计主题,在此建设一处入口迎宾广场,由城标和绿地广
13、场两部分构成。城标以张开双臂的抽象造型,体现热情欢迎远道来客的寓意。绿地广场以模纹绿化、色叶植物以及硬质步道构成,展现绿色铺集、休闲小城的建设理念。 (2)面状空间规划设计 澄月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铺集镇区东南区域,在清乾隆年间被誉为胶州八景,在青岛市总体规划中被定位为重要的旅游点,是铺集发展休闲度假的主要区域。规划通过对现有资源分析以及青岛市整体旅游格局的判断,确立了“生态绿谷、水上田园”的总体定位,并以“生态”资源打造为核心,发展成为集生态观光、田园体验、健身娱乐、都市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成为城市居民疏解压力,体验生态之美和田园之趣的理想目的地。为此策划了农村新天地、四季林、度假别
14、墅、休闲会所、户外拓展基地、森林氧吧等建设项目。 总之,塑造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风貌,是规划建设者的重要工作目标。城镇风貌整治就是随着城镇的发展,对城镇一些地区不相适宜的功能和景观进行调整和提升,使之能够不断适应城镇发展的要求。风貌整治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是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有机更新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以科学的精神、审慎的态度进行。只有真正认识城镇风貌的特色、个性,并在城镇建设中予以体现,才能打造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 参考文献: 1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 2 张泉,王晖,梅耀林,等.村庄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程俊虎,齐君.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城市设计J.山西建筑,2008,34(15):39-40. 4 芦原义信,尹培桐译,街道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5. 5 韩勇,城市街道空间界面研究P.学位论文,2002. 6 芦原义信,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5. 7 梁雪,肖连望,城市空间设计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