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03240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问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问题研究摘 要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截止 2012 年 6 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 5.3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39.9%。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随着人们在互联网传播思想和进行交流,各种新兴媒体和信息通道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例如博客、播客、论坛、通信软件(QQ、MSN) 、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平台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网络信息的产生和传播。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没有地域限制,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和敏感问题,瞬间通过互联网的各种媒体通道就传遍世界。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现实里的社会舆论的风向标,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日益展示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2、因此,网络舆情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政府的执政形象和公信力。 关键词 网路舆情 影响 措施 作者简介:李岳,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3-169-02 很多时候,网络舆论己经成为了社会舆论的风向标。网络舆情也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社会上产生某些重大事件后,会通过网络迅速成为舆情热点和焦点,再加上应对不当而迅速传播开来,甚至演变成为地方性或全国性的一场舆情危机。其迅猛发展给政治领域带来了新问题,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管理的影响日渐显现。因此,对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问题的研究,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一

3、、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网络舆情的含义 舆论:就是公众对于各种社会现象和时事热点等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舆情:就是指公众在一定时期,关于各种社会现象和时事热点等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愿、政治信念、思想、意见和情绪的综合表现。网络舆情:是指公众通过互联网对网络和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愿、政治信念、思想、意见和情绪的综合表现。网络舆情的传播者主要是网民,借助互联网的各种媒体形式、信息通道,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等。 (二)网络舆情的影响 网络舆情,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 ,有着积极影响,也有着消极影响,无论什么样的影响都对现实的社会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充当“

4、风向标”的作用。要正确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必须首先了解网络舆情的双重影响。 1.网络舆情的积极影响 增加了解民意,倾听民声的新渠道,有助于政府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加强了公众对政府执政的监督,政府执政透明度提高,吸引更多人参与政治,表达自己的看法、政治信念等; 政府开通了网络问政,使政府对国家的行政管理更加便捷和及时。 2.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 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主要在于,网络舆情具有放大和轰动效应,一旦负面的、消极的网络舆情,没有及时控制,会造成民众恐慌,引发社会动乱。网络舆情的真实性,难以控制。由于网络舆情主要是网民的看法和意见,一般比较片面。 (三)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 网络舆情从产生到最终

5、产生影响的传播过程,大体要有 6 个步骤,彼此之间紧密相连,如下图: (1)事件发生(2)刺激性信息传播(3)网民态度、意见和情绪的形成(4)网络交流互动(5)网络舆情的形成(6)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从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来看,引导网络舆情的最佳时机是在刺激性信息大肆传播的时候之前,这个时候介入并引导网络舆情,能有效防止负面影响的产生。 二、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问题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有效的、完善的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的评价体系 要公开公正地监督和评价政府的执政能力,需要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信息时代,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也是其执政能

6、力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评价体系,可以让政府找到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以便改进相关措施。 (二)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机制和流程不完善 由于网络舆情突发性比较多,而且传播速度快,所以当网络舆情热点爆发时,需要政府在最短的时间里,组织人员和资源,进行分析,并妥善处理。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从调查分析和新闻发布处理结果,把这一过程流程化,减少处理过程的时间,避免滞后性,防止网络舆情进一步发展或恶化。 (三)互联网管理和法律法规不规范 公众在互联网上可以自由、随意发表任何意见和观点,既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和责任,也不受任何控制。这样,就给政府执政带来困难,面对网络上众多的

7、言论信息,辨别信息的真伪就很重要。需要加强互联网虚拟环境的管理和治理,健全法律法规,对于涉嫌故意错误引导民众,发布错误信息的网民,要给予严惩,以示儆尤。 (四)对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和特点认识不足 比如说网络舆情具有时效性,传播速度快,一旦网络舆情处理一旦滞后,会造成更大的社会舆论和轰动,甚至给国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例如 2012 年 8 月沈阳“打假事件” ,由于政府处理滞后,造成商家集体停业半个月之久,有媒体戏称“满城尽是卷帘门” ,不仅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不方便,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的措施 (一)加强与主流媒体互动,形成主流舆论强势 由于网

8、络舆情具有意见导向性,所以必须加强与主流媒体互动,形成主流舆论强势,以引导网络舆论。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充分利用公众媒体,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 (二)重视网络舆情,厉行官员问责制 网络舆情,其实是民意的一种利益诉求。重视网络舆情,就是倾听民声。政府要意识到民心可用、民怨可畏,积极解决民怨,得民心得天下。所以,地方政府要充分重视网络舆情,积极吸纳网络舆论,科学合理合情处置相关问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要求:领导干

9、部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必须问责。如果地方政府不反思自己在新闻发布和说服公众方面的工作不足,却迁怒于无辜的当事人和网民,恐怕是有失公允的。群体性事件处置往往包含三要素,即公布事实真相,惩处民众暴力和恢复社会秩序,惩戒不作为或有问题的官员。瓮安事件以来各地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经验教训一再表明,这三件事孰先孰后,很有讲究,效果也大不一样。 (三)构建网络问政新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力 面对网络舆论的发展,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传统模式已经于之不适应,必须针对互联网时代,构建新的执政体系,即网络问政新体系。网络问政新体系包括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开通实名认证微博,建立

10、各热门网站论坛、社区、通信软件(QQ、MSN)帐号,借助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平台问政等。 网络舆论、网络在反映群众心声、表达群众诉求方面有独特优势。运用得当的话,可以成为党和政府发现问题的“显微镜” 、体察民情的“晴雨表” 。要认真对待网民留言,通过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建立网民与地方官员直接对话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渠道,认真听取群众的好意见、好想法、好思路,努力集思广益,避免闭门造车,从而使决策制定体现公正性、增加透明性,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网络问政的意义在于对民意结果的运用,要确保民众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群众贡献的智慧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把网络优

11、势转化为执政的优势。网络问政应该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完善信息运作体系,细化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建立顺畅的舆情集中、归纳、核实、提炼、处理、反馈的机制,让网络成为干群沟通联系的绿色通道。各级领导干部是网络问政的主体,也是网络建设和维护的主体,在掌握网络技能的基础上,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开明开放的执政理念,以宽阔的胸怀、强大的承受力、超强的应对能力,通过论坛、聊天室、电子信箱、博客等形式与网民交流,引导群众思想和社会舆论。要通过科学民主的程序,把网民民意内化成一种良性的执政思维与行动,争取更大范围的理解和支持,自觉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

12、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使工作受益,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改善政府形象,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综上所述,新时期,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是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上网去查询和阅读各种新闻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在各种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层出不穷时,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总结和研究最近几年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对于政府部门更好地实施网络问政具有重大意义和实际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华,曾润喜,方付建.解码网络舆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新华出版社.2011. 3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5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情报杂志.200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