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空间结构模板支撑施工应用.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07397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空间结构模板支撑施工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大空间结构模板支撑施工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大空间结构模板支撑施工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大空间结构模板支撑施工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大空间结构模板支撑施工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高大空间结构模板支撑施工应用摘要:结合具体工例程实,介绍了高大空间模板支撑施工技术,通过对方案的合理控制,解决了高大空间模板支撑需要,既满足了施工要求,又经济合理。 关键词:高大空间;型钢吊装;监测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建筑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跨度结构设计应用到大型公共建筑和文化建筑中去。为了确保模板支撑体系在砼浇筑及养护期间内安全、稳定、牢靠。模板支撑体系应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足够的承载力,确保施工期间在规定限值荷载作用下,不发生水平位移,竖向变形满足结构设计对变形的要求。下面结合滨州文化中心工程实例,介绍该技术的工艺及应用。

2、 2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超高(一般高度超过 8.0m) 、大跨(一般跨度 大于 18.0m)结构,采用常用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满足不了结构超重荷载及工程结构设计对变形有特殊要求的支撑体系的设计与施工。 3 工艺原理 2超高、超重、大跨建筑物的混凝土梁板部位采用型钢框架支撑,混凝土梁板荷载由型钢框架承担。 4 施工工艺流程 5 型钢框架支撑系统设计 用建科院 PKPM-STS 软件优化计算。未考虑地震荷载,由于周边剪力墙遮挡亦不考虑风荷载影响,框架周边与剪力墙连接固定,未加支撑。无屋盖部分按全房间开洞,屋盖部分主梁荷载按线荷载(屋盖井字梁自重)和面荷载(屋盖板自重)输入,次梁按面荷载输入,用

3、TAT-8 和SATWE-8 对比分析。 6 型钢框架支撑体系安装 6.1.型钢框柱吊装方法采用直吊法,利用汽车吊进行吊装。钢柱起吊时钢丝绳固定在起重机吊钩上,起重机收钩,直到柱身呈直立状态,然后将柱吊离地面 50cm 时停机检查吊索具是否安全可靠,确认无误后升到安装高度,移到钢框柱基础上方,缓慢下降,对正位置后,用连接板安装螺栓进行固定,同时将缆风绳与地面地锚临时固定。 6.2.型钢框柱的校正主要是垂直度的校正,柱的垂直度检查使用 2台经纬仪从柱的相邻两边检查柱的吊装准线的垂直度。钢框柱找正方法采用倒链找正。 6.3.钢框柱与底板间设计有 50mm 缝隙,用 C50 无收缩灌浆料填充,要求此

4、种灌浆料的流动性相当高,扩展度不小于 500mm。经考察论证最终选用了 CGMI 型灌浆料。灌浆料采用现场人工搅拌,严格按照产品说明3的加水量进行计量。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浇筑时,从一侧灌浆,至另一侧溢出并明显高于锚板下表面为止,严禁从两个以上方向轮流浇筑。灌浆料无须振捣,且开始灌浆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尽可能的缩短灌浆时间。灌浆完毕后,要覆盖塑料薄膜;灌浆料强度达到 20Mpa 以后方可拆除模板;养护时间不得小于 14d。 6.4.在钢框柱吊装完成,轴线位置和垂直度监测符合设计要求之后,方可进行钢框梁吊装。钢框梁利用塔吊逐层吊装,钢框梁和周围墙体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7 施工监测 7.1.

5、在超高超重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对型钢框架支撑体系须进行监测,监测分为三个部分:柱顶和柱底轴力监测、型钢框架支撑体系监测和结构柱沉降监测。 7.2.柱顶和柱底轴力监测:为准确反映超高超重大跨度结构大梁在施工过程中传递到型钢框柱上的荷载,在柱顶设置轴力监测计,设置方法为:大梁下每根柱子全部设置,具体监测工作委托有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全过程的支撑柱轴力检测。 7.3.型钢框架支撑体系监测:型钢框架支撑体系在搭设过程中,除保证其水平度、垂直度外,还应对型钢框架支撑体系的主力杆进行应力应变监测,主要监测范围是:大梁下的型钢框架支撑和楼板下的型钢框架支撑,点位设置在跨中位置。 7.4.结构沉降监测:为准确

6、反映支撑体系上部屋盖井字梁和屋面板的沉降变形,在柱顶和柱底设置沉降观察点。由专业测量员进行全过程4的变形检测,并绘制相应的监测报告。 7.5.型钢框架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监测三次,分别为:初始、搭设过程中、搭设完毕;结构大梁钢筋绑扎完毕,监测一次:结构大梁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全程监测;结构大梁预应力张拉前、张拉完毕分别监测一次;型钢框架支撑体系拆除拆除过程中全程监测。 8 结语 支撑体系在工程应用中,型钢框架柱基础和墙体埋件在下部结构施工时同时施工,型钢框架柱、梁构件通过工厂化加工,现场组装焊接。保证了节点的受力状态且降低了工程质量风险,降低了操作难度,大大节约了人工费和工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7、 型钢框架结构稳定,传力直接,框架变形小,有效的解决了主舞台、观众厅地面支撑面的高低错落问题,对于观众厅,把型钢框架结构的底脚直接下到地下室的底板上,穿过观众厅坐席层,成功解决了坐席层结构承重不足的不利现象。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获得了业主单位、质监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为以后在同类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为精品工程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以后施工中,我们会让这一技术方法日臻完善,逐步推而广之。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M.第 4 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53 GB 50496-2009混凝土施工规范 4 DBJ14-032-2004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5 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