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新生代农民工激励研究摘 要: 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的职业特征。准确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点,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并在激励制度设计中予以体现,已经成为企业用好留住新生代农民工的关键任务。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马斯洛需求层次 激励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随着时代发展,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日新月异的同时,我国劳动力流动主体也经历着代际交替。20 世纪 60 年代出生、现年 40 岁以上、90 年代外出打工的第一代农民工,随着年龄的增大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年龄的限制,再加上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这些农民工纷纷还乡回流,取
2、而代之的是 80 年代后出生、新世纪开始外出打工的农民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即新生代农民工。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 2.3 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 1.5 亿人,其中,16 岁-30 岁的占61.6%。据此推算,2009 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 8900 万左右,如果将 8445 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 1 亿人左右。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 2.3 亿(2008 年为 2.25 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他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我国工人阶级主体已由第一代农民工渐渐转变为新生代农民工,两代不
3、同的流动主体的更替会给劳动力大军带来2新的生机和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 第一,新生代农民工多为 80 后和 90 后,父辈即第一代农民工早年务工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让他们在相对父辈更加殷实的物质条件下成长,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没有经历过父辈那样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过程,与城市同龄人更为趋同。吃苦耐劳精神相对缺乏。而且新生代农民工年纪较轻,平均年龄 23 岁左右,80%的人未婚,家庭负担小,经济压力相对不大,因此,增加经济收入并不是他们外出务工的唯一目的。 第二,由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农村经济环境的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高过第一代农民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09 年,在新生代外
4、出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 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 26%以上;年龄在 21-25 岁之间的达到 31.1%,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 7.6 个百分点。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相对传统农民工,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伴随着网络时代成长的他们,在触手可得的网络信息和走南闯北的务工经历中,也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对于外出务工,他们有了更多诉求。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1.就业动机更复杂,赚钱不是唯一目的。传统农民工外出就业一般是迫于维持温饱的压力,纯为赚钱而背井离乡。而青春年少、职业道路刚刚开始的新生代农民工,外
5、出就业的动机带有明显的年龄阶段性特征,经济收入在他们眼中只是一部分要求,享受城市生活、获得城市认同和3接受、实现人生价值并最终留在城市是很多新生代农民工的追求。 2.维权意识更强,对工作期望更高。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就业背景、家庭环境和个人文化技能水平的不同,为他们外出就业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他们对劳动权益的诉求向更高层次发展。他们就业选择不仅看重工资水平,更看中福利待遇、工厂环境、企业声望乃至发展机会等。 3.向往城市生活,渴望定居城市。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 55.9%的人准备将来“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 ,远远高于 17.6%的农业流动人口整体水平。数据对比说明,相对传统农民工,新生代
6、农民工希望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特征的理论解释 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一)生理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吃饭、穿衣、性欲、住宅、医疗等等。如果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新生代农民工在相对
7、来说较为殷实的物质条件下成长,不再缺吃少穿,几乎也不存在“糊口”的需求,温饱不再是他们唯一追4求的目标。但他们大多从事“脏累差”岗位,在很多行业还存在工作环境恶劣、劳动保护措施不力的情况,工资水平长期偏低,务工地房价居高不下,都成了他们安居乐业的障碍。新生代农民工的生理需求虽已得到部分满足,但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二)安全需求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成为产业工人、城市市民是新生代的职业追求,新生代对城市生活的渴望其实也投射到对自己职业稳定的期望上。随着 08 年新劳动合
8、同法的出台,企业用工越来越规范,违反用工现象逐渐减少。但农民工多从事低端的体力劳动岗位,这些岗位的用工需求多随着企业在市场中的销量订单的波动而波动,不管是劳动关系还是收入水平都不稳定,农民工的安全需求亟待重视。 (三)社交需求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为 23 岁左右,初次务工的年龄不足 18 岁,正处于婚恋期、思想彷徨期和情感高依赖期,他们更渴望在外出就业的同时,爱情能够有所收获,思想可以交流,困扰能够倾诉。已婚已育的农民工多因为工
9、作不稳定导致和配偶子女两地分居,长期远离家庭生活,不管是自身还是家人都异常孤独。农民工因为是外来人口而且从事“脏累差”岗位,在城市社交5中也经常被排斥在外,因此,他们身上的归属需求异常强烈。 (四)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学历有限,但他们一样渴望能成为被企业重视的人才。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农民工在城市中经济社会地位低下,经常遭受歧视和不公正对待。尊重的需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五)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
10、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农民工多因为家境等原因中止学业,提早步入社会,很少受过完整的学历教育,一般在“苦累差”的岗位上流动。而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上有着更多的期望和抱负。给予他们完善的职业生涯管理,一要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需求,收获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感;二要挖掘其身上的潜能,让其人力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三、对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建设的具体对策 (一)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生理需求 要满足农民工的基本生理需求,必须多管齐下。首先改善工作环境。在一线生产车间和劳动场地的设计中,注意灯光、温度合理设置,尽量减轻噪声、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污染,
11、做足安全防护和劳动保护措施,做好职业病高发岗位的员工的体检和职业病预防工作。其次,合理安排6农民工作息时间。合理排班、调休、倒休,尽量减少加班时间,避免高强度、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对农民工职业健康的危害。再次,改善生活环境,可由公司统一配置生活设施齐备的集体公寓,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最后,经常做市场薪酬调查,保持薪酬水平的竞争力和外部公平性。 (二)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安全需求 企业要加强劳动关系管理,合法用工、规范用工,主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其按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杜绝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工龄工资、年功序列工资等制度设计,留住老员工,增强其对企业的忠诚度。 (三)满足新生代
12、农民工的社交需求 对于未婚青年农民工,企业应该经常组织各类集体活动,如企业内部联谊、企业与企业之间联谊,鼓励农民工就近交友;对于已婚已育但被迫与亲人两地分居的农民工,因其多处在新婚期或孩子尚小,对亲情的渴望更强烈,企业要主动关心其家庭生活,可以在能力所及范围之内采取一些举措帮其解决困难,比如为其配偶安排合适的岗位,安排其子女在企业驻地就近读书,寒暑假接送其留守老家的子女过来与父母团聚等。对于员工数量比较多、情况复杂的大型企业,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顾问,疏导农民工的心理困惑,引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尊重需求 企业管理者们首先要主动深入农民工群体,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诉
13、求,听取他们的合理化建议,使他们感觉到自己被重视;积极发掘新7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佼佼者,对于表现优异的农民工代表,企业一定要不吝宣传,既能满足农民工的自尊心,体现企业爱才之心,又能在企业内形成赶、学、比、超、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还可以选拔高技能水平员工,代表企业参与政府或者行业协会举办的各项技能赛事,让他们在本职工作收获更多荣誉感,进而激发其工作学习的动力。 (五)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实现需求 虽然在大学生遍地都是不得已卖出“白菜价”的今天,对农民工的职业生涯管理看似有些遥远,但随着近年来高技能人才市场持续火爆,有一技之长的“蓝领”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不断涌现,企业未雨绸缪,提早规划,从高薪聘请外来的高级技工,转而培养企业自己的高级技工人才团队,绝对是一个明智之举。企业可以给农民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支持其进行学历提升,为此需要提供教育津贴和工作时间安排上的配合,还可以为其规划明确的职业上升通道,增强其职业发展的信心,达到个人发展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6-21. 2新生代员工管理缺失J.人力资本管理,2010(5). 3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N,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3-11.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