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贴扎理论与实践指导宋振华重庆.ppt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81042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9.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组织贴扎理论与实践指导宋振华重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软组织贴扎理论与实践指导宋振华重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软组织贴扎理论与实践指导宋振华重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软组织贴扎理论与实践指导宋振华重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软组织贴扎理论与实践指导宋振华重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海口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宋振华重庆授课资料,肌内效贴理论与实践指导,相 关 书 籍,用一件共振器,我就能把地球一裂为二 (特士拉),前言,神奇的贴扎治疗,加 瀬 建 造 D.C.,Birgit Kumbrink,颞颌关节炎,急性腰痛,方法选择,肌内效贴失效的原因,错误的贴法,错误的考虑肌肉走向,贴错肌肉、韧带或需改善的功能,目的不明确,一个正式的科学模型,最重要的方面不在于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相反,一个模型或概念的主要价值,在于它能够为实验开创思路。 Stephen.Sscott,2008,本讲座从解剖生物力学角度阐述 软组织贴扎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贴扎结构 及 力学原理,贴扎生理效应,技术

2、运用,点击添加文本,肌内效贴 历史,简 介,一、软组织贴扎历史,1988日本国家代表队在韩国首尔奥运上大量使用得到关注,1987运动贴布由王百川先生在台湾引进外国讲师进行推广,4,1,2,3,1882年德国的Birgit Kumbrink发展运动贴布,19731979年间加濑建造研究出肌能系贴扎贴布,5,1998肌能系贴布在台湾由骆明瑶教授、郑悦承的团队推广,6,肌内效贴的发展,二、贴扎结构及力学原理,三层: 一层是棉织布 二层是亚克力胶 三层是保护胶水的背亲纸,水波纹,每平方米的弹力棉布上涂40-70g的胶水,且胶面呈水波纹状,水波纹的宽度为0.15cm,间隙为0.35cm,波长6cm,振幅

3、1.6cm。,贴扎结构,贴扎力学原理-治疗原理,皮肤,浅筋膜,深筋膜,筋膜无处不在,筋膜无处不在,深层筋膜有胶原纤维构成,结构致密强韧,隔不同的肌肉、神经、脏器,具有稳定以及保护的能力。筋膜中的微血管附近存在许多肌纤维母细胞,具有能提供稳定性的收缩能力。而是因张力的传导、一氧化氮、组织胺、催产素的影响而有长期但低能量的收缩,环境中的酸碱值降低,会增加肌纤维母细胞的收缩性,从而使筋膜变得僵硬。,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与脂肪构成,位在皮肤与肌肉层之间,内有交织网状的微血管、淋巴组织、神经、组织液、与胶状基质。浅层筋膜理论上要够柔软,以利于白血球、肥大细胞等在其中穿梭,除了做为防御系统产生发炎反应外

4、,扮演养分供给以及代谢物与体热排除的区域。,深筋膜,请,微液泡系统(Muitimicrovacuolar collagen dynamic absorbing system) 由胶原蛋白等组成,中空有弹性且允许液体流动于其中之纤维,像支架般会框住微液泡,微细的微血管及淋巴管则在筋膜中穿梭,若筋膜阻滞、变性、僵化,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将受到影响。,允许液体自由流动,外压增加,液体流动受阻,空,动,冷,贴扎原理,,1,2,贴布本身力学分析,贴布与皮肤之间的力学分析,贴扎力学分析,,贴布本身力学分析,弹力,张力,黏附力,1,贴布与皮肤之间的力学分析,一旦拉力达到75%以上,就只剩下朝下的剪力,降低空间

5、提升效果,2,点拉法,点拉法,平行拉法,平行拉法,拉力,自然拉力促进淋巴循环及引流 010%促进肌肉放松或收缩 710%初学者开始应用时,一般采用自然拉力。中度拉力指对贴布施加10-30%的拉力。改变筋膜分布的位置或固定局部软组织 1020%保护软组织 2030%避免疤痕增生 30%极大拉力固定及矫正关节位置或关节活动范围。大于30%,不同的拉力所造成的效应,三、贴布的生理效应,借由散状型贴布产生的池穴效应,以及贴布皱褶产生的方向性将组织间液引导向最近的淋巴结,从而减轻水肿。,当贴布于皮肤密合时会自然产生皱褶,这些皱褶具有方向性,可改变筋膜及组织液的流向趋势,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根据闸门控

6、制理论,由于触觉传入神经(A纤维)的直径大于痛觉传入神经(A和C纤维),在传导速度上也较快,因此增加触觉传入神经的感觉输入,能够抑制痛觉输入,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缓解疼痛,1,改善循环,减轻水肿,支持软组织,2,3,4,当贴布的自然回缩方向与被贴扎的肌肉收缩方向同向时,也就是说贴布的锚位于肌肉的起点,其余贴布朝肌肉走向贴至肌肉终点位置,此时贴布协助肌肉收缩 。,贴布的生理效应,调整主要控制姿势动作的肌群的张力,促进肌肉协调能力,或进一步利用加大张力的贴扎方式将关节固定在对线良好的位置,提供局部关节本体感觉输入,能有效矫正不当的姿势。,借由贴扎对于局部皮肤的触觉感觉输入,如同专业治疗或训练人员

7、的手部接触引导,能长时间给予该处软组织一个诱发动作的信息,能有效提升训练效果,达到肌肉再教育的目的。,当贴布的自然回缩方向与被贴扎的肌肉收缩方向相反时,也就是说贴布的锚位于肌肉的止点,其余贴布朝肌肉走向贴至肌肉起点位置,此时贴布能减缓肌肉紧绷或痉挛,适度放松被贴扎的肌肉与局部筋膜。,放松软组织,5,训练软组织,矫正姿势,增强关节 稳定性,6,7,8,可防止因不正常肌肉收缩所造成的关节异常,能调整筋膜,使肌肉机能正常化,并增加关节活动度。,本体感觉精细触觉,传导路,起止,行程,交叉,T45,脊神经节,周围突,中枢突,传入神经,后根,躯干四肢,上肢、躯干上部,下肢、躯干下部,肌、腱、关节,薄束,楔

8、束、薄束,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中线旁下橄榄核之间,贯穿斜方体,红核背外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中央后回中上2/3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内囊后肢,指贴扎起端,为最先贴扎端、固定端;,指锚固定后,尾端继续延展贴扎的方向;,指贴布“尾”向“锚”弹性回缩的方向;,锚,尾,指固定端贴妥后,远离固定端向外延伸的一端,或称尾端;,延展方向,回缩方向,四、贴扎技术运用-专用术语,四、贴扎技术运用-常用贴布,I 形,X形,Y形,散状形,灯笼形,O形,不同形状肌内效贴的锚点位置、力作用方向和贴扎要求一览表,不同形状肌内效贴的作用功效和适用范围一览表,按正常摆位、自然拉力,一般贴于最外层。随螺旋密集度的大小来影响力量

9、,螺旋的的间隔越密集,力量越大。由起点位置 与 顺、逆时针来达成内外旋的效果。主要目的在强化肢体某方向的旋转力道,并配合加强运动技巧。,为Y形贴法的变形,在下锚点确认后,使用较长的两分支,做出类似山羊角的形状,适合用在长形且大块的肌肉,比如股四头肌,属于筋膜调整的贴法。,山羊角式贴法(Rams head),螺旋式贴法 (Spiral),四、贴扎技术运用-进阶贴布,水母式贴法 (Jelly fish),利用四个各两三格长度的贴布,每块剪裁四分支,中间剪个小圆以散热,以上、下、左、右分布,中间固定端则叠在一起。顺贴不带拉力做出一个十六分支的同心圆,最后边边再以一四分之一格宽度的长I型贴布圈起。此法

10、引流效果强大,有点类似拔罐.,山羊角式贴法(Rams head),水母式贴法 (Jelly fish),螺旋式贴法 (Spiral),四、贴扎技术运用-贴扎顺序,痛点提高(X形或固定端在中点的I形贴布),提供旋转力矩的螺旋形贴布或强力矫正关节的I形贴布,6,四、贴扎技术运用-贴扎操作要点,操作流程a.评估-解决问题-选好扎贴技巧-熟练手法b.告知目的-解释作用-提示注意事项c.医疗上需配合其它康复技术,如理疗、手法和运动d.体育上需配合其他绷带、手法和冷疗等。e.颜色色彩心理:桃红色(促进循环)-粉领族最爱,代表兴奋;海蓝色(镇静消炎)-小朋友最爱;嫩肤色(不受注意)-上班族最爱;酷黑色(运动

11、时尚)-阳光男最爱,吸光,增加黏附性。f.肌内效贴扎的核心理论是贴扎与人体之间的力学互动,贴扎的方向和施加在贴布上的拉力是贴扎技术的关键。,如何使用贴扎技术达到放松、促进之目的,拉力约1525%,大部分用在急性期症状,则造成反方向的拉力,而达到预防肌肉挛缩、缓解绷紧、达到放松伸展之效果。,拉力约1535%,大部分用在慢性期,作用在皮肤的拉力、自然回缩方向和肌肉的方向相同,可产生促进肌肉收缩、强化表现的效果。,自肌肉的起始端向终止端贴扎时,由肌肉的终止端向起始端贴扎时,简单的记忆准则是,以脊柱为基准,由近端肢体到达远端肢体的贴法属于促进效果;由远端肢体到达近端肢体的贴法属于放松效果。在中轴骨准则

12、不一,一般以头顶为远端,颈椎为近端,包括到骶椎时,以骶椎时为近端,相对下腰椎以及臀部为远端。,肌力不够,过度使用,四、贴扎技术运用-实践操作,上交叉综合症,大家来说一下以上图片都有哪些问题?,驼背园肩颈椎曲度过大含胸高低肩耸肩,图1 图2,正确的上半身体姿应该无论在坐姿还是站姿,都为直立的,头应该在肩膀之上,肩部放松(图)。而不良的上半身姿势则会出现头部前倾(颈椎的自然弯曲消失或减少);圆肩;中背部(胸椎部位)后曲增加;肩胛骨耸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上交叉综合症(图)。,什么是上交叉综合症? 由肌肉力量的不平衡(比如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肩胛提肌,斜方肌上束,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较强。而菱形肌

13、,斜方肌中下束,前锯肌等使肩外旋的肩袖肌群,深层颈屈肌较弱)强弱肌肉形成了一个交叉,所以称作上 交叉综合症,过弱weak,过弱weak,绷紧tense,绷紧tense,上交叉综合症急性期贴扎,急性期痛点贴法,颈后伸肌群放松贴法,上交叉综合症水母式贴法,上交叉综合症急性期贴扎,斜方肌放松贴法,胸锁乳突肌放松贴法,上交叉综合症恢复期贴扎,颈后伸肌群强化贴法,上斜方肌强化贴法,上交叉综合症恢复期贴扎,下斜方肌强化贴法,颈肩支持贴法,特征二:( 原则与精神)又随着经验与事实会不断的改变。,特征一:技术的演变是根据(原则与精神)而来。,肌内效贴使用原则,有人说医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在我看,软组织贴扎技术就是如此,它不是死死的贴上去,它是有感情,被贴者得的情绪、张力,和贴着的思绪、用力,以及贴布的形状、长短、拉力,都会影响到它的疗效,各方面搭配得好,它的奇效确实不输药。 -肌内效贴布法(运动篇),结束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