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措施.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10526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措施【摘要】建筑基础工程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建筑基础工程项目形体庞大,复杂多样,由此导致建筑基础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单体性而又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综合性。因而建筑基础工程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程的质量更难以控制。本文将根据近些年的施工经验,围绕如何提高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展开讨论。 【关键词】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影响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偶然性因素和异常性因素。偶然性因素通常是在突发情况下产生的,在这里就不多做解释。异常性因素是指凭借一定手段或者经验就可以发现或消除的因素

2、。例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编制不合理等问题。异常性因素对于工程的质量影响较大,对于工程质量的稳定性有很大干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为因素 人是施工活动进行的主体,人的因素与技术能力、观念施工经验水平的发挥程度与行为特征等等都属于人为因素。 2、施工器具的因素 施工器具的性能好坏,是否达到质保书所要求的使用性能与操作的难易程度等等。 23、构建配件的因素 材料构件的质量指标是否达到规定指标,材料的验收、入库、发放现场以及材料存储是否符合要求,对材料的处理是否达到技术标准与设计要求等。 4、施工工艺的因素 施工工艺与施工措施的制定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施工手段与施工器具的制定和选用是

3、否合适,质检方法的确定与采取的对应措施是否得当,工序之间的衔接是否流畅,对可能出现的情况的预防措施是否完善等。 5、环境的因素 所处环境是否有利,是否有环境障碍,是否对操作者的工作状态有影响,是否有强光震动与噪音大等问题,是否利于检查与监督等。 二、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通病 造成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必然的因素也有偶然的因素。必然的因素是指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必然会造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包括原材料不合格,施工设计不合格,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施工设备不合格等等,由于这些方面存在问题,必然会造成质量通病,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偶然因素是指在施工中偶然参杂进来的,有

4、可能造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因素,比如气候条件、地质水文条件等。在施工中,由于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常常会出现通病,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总的来说,这3些通病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桩孔桩身方面。表现为桩孔径不均匀,不相一致,桩身松散甚至出现断裂现象。 2设计未按照文件的要求。该问题主要出现在粘性土和地下水位以下,由于未按照文件设计的要求。碎石挤密桩桩身的局部尺寸不符合要求,小于设计的要求,从而影响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 3施工技术文件不符合要求。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前都要设计好文件从而指导施工的有序进行。如果该文件脱离实际便不能发挥相应的指导作用,会造成建筑基础的贯入度

5、和标高不能达到文件控制要求。 4桩身问题。主要表现为桩身夹土、分段级配不均匀。 5预制桩问题。主要表现为预制桩桩身的施工垂直度偏差过大,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三、常见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 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和桩基础等, 是建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几种基础。控制好基础的施工质量, 是提高基础施工质量的关键。 1、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在地基验槽完成后,应将表层的浮土及扰动土清除掉,基槽内不得有积水,施工基础垫层时必须测定水平标高,分层控制各层的厚度;混凝土垫层分段施工时,应做好接头处理,避免接头和混凝土垫层表面缺浆少浆现象的发生,振捣必须密实,使表面平整;施工中使用的钢筋必

6、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当基础高度在 900mm 以内时,插筋伸至基础底部的钢筋网片,并在端部做成直弯钩;当基础高度较4大时,位于柱子四角的插筋应伸到基础底部,其余钢筋只须伸至锚固长度即可。施工木模板时, 应使用架子管或方木对模板加固,禁止重物冲击,以确保模板的牢固性和密实性;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 应从一侧按顺序拆除,不得采用大锤砸或撬棍乱撬,以免造成混凝土棱角破坏。在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应先满铺一层50100mm 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对称浇筑;经常观察模板、支架、螺栓、预留孔洞和管有无走动情况, 若发现有变形、走

7、动或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然再继续浇筑;已浇筑完的混凝土, 常温下应在 4h 左右覆盖和浇水养护, 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 7 天,特种混凝土或超过 1m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 14 天。 2、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1)确保材料的质量。对成桩的主要材料,如钢筋、水泥、石子、砂等,应根据各材料的试验标准严控控制其质量。对于采用商品混凝土的施工工地, 应按商品混凝土进场的控制标准进行控制, 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合格。 (2)保证钻孔的施工质量。在钻孔施工前,应复核该钻孔桩位及标高的准确性,检测终孔的孔深、孔径、孔斜度及二次清孔后的沉浆比重、沉渣厚度。当持力层深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8、可以适当加深,以保证桩基础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 (3)确保钢筋笼的质量。分段制作的钢筋笼, 其长度应以钢筋的定长为宜,且不宜短于 6m,连接时 50的钢筋接头应错开焊接,并保证焊接钢筋轴心在一条直线上。 3、机械的使用和管理机械的合理使用可有效地提高工程施工的进度,而5且对质量也有所保证。为了满足社会化大生产,施工的机械及自动化室必不可少的,施工时一定要机械化,有助于加快施工的进度,节约施工成本, 也可减少人员在施工时的安全隐患等。 四、加强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1、加强有关技术文件的控制 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的审核,是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的重要手段,项目经理应负总责,各相关部

9、门应恪守各自的职责做好本项工作,确保控制有效。其主要内容包括:(1)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2)审核开工报告,并经现场核实;(3)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4)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5)审核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6)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设备的技术鉴定书;(7)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及相关证实资料。 2、严格原材料控制与施工控制 首先要查验钢材的质保书和质检报告,凡不合格和不符合设计规定的钢筋不能使用,表面有粒状和片状老锈的钢筋要除锈测验后方可使用。钢筋焊接接头,按规定取样测试合格后方可使

10、用。查安装好的钢筋,核对钢筋的直径、根数、位置、形状、锚固长度、搭接接头的长度和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图纸中的规定。绑扎必须牢固,钢筋表面须洁净、无泥污、油污,按厚度垫好保护层。填写好隐蔽工程验收单。查模板的轴线、标高、起拱和几何尺寸,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都要符合规定。堵塞漏浆的孔洞,拼装缝隙要 2mm。要有防止涨模的技术方案。要监督混凝土搅拌工6艺,严格按配合比规定的材料、品种计量。加水量中要扣除砂、石中的含水量。混凝土要随拌随用,一般从搅拌机出料到浇注完毕的时间不超过 90min。同有关人员在现场按规定随机取样做试块。标养 28d 的抗压强度,大于设计抗压强度为合格。浇筑混凝土竖向构件时,必须分层

11、振捣,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350mm。基础混凝土面要求平整。浇水时不少于7d,可在终凝时喷涂养护液;冬期要保暖防冻。控制好杯基的杯底标高,只允许有负公差,如有负公差,可用高标号砂浆垫平。 3、实行“预防”式管理原则 由于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不可逆性,且损失严重,因此质量事故管理应以“预防为主” 。这样才能使异常性因素在施工前就受到控制,从本质上保证工程施上质量。 “预防”式管理的任务是利用科学手段,对系统中异常性因素和潜在质量缺陷的性质构成要素、危害程度及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在进行定比定量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4、加强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 近几年,随着大型建筑的大量建设,作为基础

12、承载力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钻孔灌注桩,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地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而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尤其在水下砼灌注环节,因此必须认真注意防治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首先,我们建议导管埋入不宜过深。导管埋入越深,孔壁四周的混凝土上升距离越长,混凝土流与钢筋笼的作用面积越大,产生的浮力越强.7笔者认为,埋管深度控制在 26m 为宜。在施工中,应不断监测埋管深度,控制拔管速度。埋管越深,导管内外的压力差越小,混凝土不易灌入,会造成堵塞等问题;埋入过浅,容易使管口拔离混凝土面,造成桩身夹渣、断桩等问题。其次,建议

13、反循环辅以震动筛过滤清渣。实践证明,反循环的排渣效果较正循环的理想。由于正循环靠泥浆的流动将悬浮于泥浆中的颗粒带出桩孔,这种排渣方式对于较大的颗粒效果较差,而反循环通过泥浆泵将钻头切割下来的泥块或石块直接通过钻杆抽出孔外,清渣比较有效和彻底。如果将泵出的泥渣通过振动筛进行筛分,将泥浆中的泥渣直接进行浆渣分离,优质泥浆再循环人孔内,这样清渣的效果更好。 5、注重基础工程桩竣工时质量控制 基础桩竣工时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测出地面开挖后的桩位偏移量、桩顶标高等,有时还要协助测试单位进行单桩垂直静载实验。桩位偏移量是指桩顶中心点在设计纵、横桩位轴线上的偏移量。对桩位偏移量的允许值,不同类型的桩有不同要

14、求。当所有桩顶标高差别不大时,桩位偏移量的测定方法可采用拉线法,即在原有或恢复后的纵、横桩位轴线的引桩点间分别拉细尼纶绳各一条,然后用角尺分别量取每个桩顶中心点至细尼纶绳的垂直距离,即偏移量,并要标明偏移方向;当桩顶标高相差较大时,可采用经纬仪法。在桩顶标高测量中建议采用普通水准仪,以散点法施测每个桩顶标高,施测时应对所用水准点进行检测,确认无误后才进行施测,桩顶标高测量精度应满足1 cm 要求。在单桩垂直静载实验中,在整个桩基础工程完成后,测量工作需要配合岩土工程测试8单位进行荷载沉降测量,对桩的荷载沉降量的测量一般采用百分表测量,当不宜采用百分表测量时,可采用 S0 精密水准仪。 6、重视

15、施工质量的构成与影响因素 基础工程的质量包括设计质量、施工质量和检验质量,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和环节都对工程质量发生影响和作用,但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一个重要环节。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偶然性因素和异常性因素,前者是指由于随机性因素造成材料、材质、施工等微小差别而产生的质量波动,但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波动影响不大,在各工序的控制之中。异常性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对工程质量的稳定性有明显干扰。异常性因素的构成很复杂,可概括为以下 5 个方面:人的因素;材料、构件、配件的因素;施工机具的因素;施工工艺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因素。 作者简介: 姓名曹明 (1975-)江苏省岩土工程公司 1995 年江苏省地矿技

16、校地质钻探专业毕业,从 2000 年起曾任多个桩基项目总工 2008 年四川农业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毕业,主要从事于项目施工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陆愈实;黎忠文;张砚和;杨静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事故分析 2004(18) 2刘树华浅谈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质量控制 2007(10) 93 吴卫君.叶挺提高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措施探讨期刊论文-城市建设 2010(32) 4 沈炳良 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期刊论文-科技资讯 2008(12) 5 王辉. 浅议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35(9) 6 高洪续 建筑基础工程桩放样的实践探索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 2010(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