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开发区转型规划策略探讨摘要:改革开发 30 年来,中国形成了以开发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空间范围内最具增长活力的地区,近些年来伴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开发区以粗犷式的高速增长模式已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开发区在转型趋势下的规划策略建构。 关键词:开发区;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济开发区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吸引外部生产要素,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而划出一定范围并在其中实施特殊政策和管理手段的特定区域,它是加速工业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手段。20 世纪中期以来,经济开发区在全
2、球化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和重视。 1.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从 1984 年到 1986 年,我国陆续批准设立了中国首批 15 个国家级开发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两大战略的实施,截止 2006 年底,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区 222 家(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 49 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3 家、保税区 15 家、出口加工区58 家、边境经济合作区 14 家、其他类型开发区 33 家) ,总面积 2323.422平方公里;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 1346 家,
3、核准面积7625.85 平方公里。 【1】 我国开发区 20 年发展实践可以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 年1991 年)创建与探索期。 这一时期,国务院先后批准在沿海 12 个城市建立了 14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努力开拓、大胆探索,完成了国家级开发区事业的启动。 第二阶段(1992 年1996 年)快速增长、发展期。1992 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在南方谈话的鼓舞下,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省级开发区相继成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总量以超常规速度增长,引进外资不仅数量大幅度增加,项目的档次也明显提升,省级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得了一次新的飞跃。在这一时期国家发
4、展经济开发区主要是为了: 1.增加外汇来源,扩大外汇收入。开发区以其特殊的优惠条件,可以大量引进外资,以弥补本国(地区)资金的不足,同时,还可以通过提供土地、厂房、劳动力、部分原材料以及其他配套服务等,增加外汇收入。改变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困难的局面 2.振兴出口工业,扩大对外贸易。通过兴办开发区,利用国外资金发展设区国(地区)的出口加工业,通过兴办开发区使其工业从小到大、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迅速地发展起来,可以广泛地建立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改变我国在世界中的不利局面。 3.引进先进技术,学习管理经验。创办开发区,是学习国际上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途径。外商进区投资设厂,要生产出具有国际竞3
5、争能力的产品,必然要相应地带进一些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工艺技术、管理经验以及掌握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外籍人员,按照标准化、规格化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 第三阶段(1997 年至今)稳定发展期。这一阶段,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为战略目标。国家批准了中西部地区省会、首府城市设立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在新世纪的“第二次创业”中,必须以更科学的发展观予以指导,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创新。 【2】通过发展开发区繁荣地方经济,实现区域统筹发展。这一阶段我国开发区经济的发展平稳快速,土地开发也日益集约化,引进外资与内资并举,重工业与轻工业并存,高技术企业
6、迅速增多,工业的增长速度经过前一阵的波动之后开始稳步上升,企业入区门槛提高,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各种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定位从单纯的工业区向综合性的新城区转变,城市的功能开始转型,逐渐从注入式的经济增长向自我协调式经济发展的轨道过渡,整个区域进入综合优化阶段。 2.当前开发区存在主要问题 2.1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优势 中国已然是一个工业经济大国,但并不表明中国己经是工业经济强国。众所周知,三次产业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在一定意义上,三次产业革命正是起源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则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完全转变,从而使整个人类社会发生了极为深刻变化。因此,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
7、要驱动力。由于我国总体技术水平低,缺乏自己的核心技4术,创新能力不强,在世界制造业分工体系中,中国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处于垂直分工体系的低端,大部分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去政策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开发区在消失以往所享有的 “特权”政策情况下,科技创新已然成为开发区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 2.2 产业关联度不高,总体发展水平低。 许多开发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于园区的整体产业发展不加考虑,以零门槛的策略吸引企业入驻,致使园区内产业零散及关联性不强,同时不考虑高污染企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导致产业总体水平低下,龙头企业不强企业纵
8、向与横向性关联度不高,企业根植环境差,发展后劲不足,给园区及园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后遗症。 2.3 城市配套功能缺失,生长活力不足。 许多经济开发区过于单纯依赖工业发展,城市配套的商业、生活设施缺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活力及可持续增长动力。 2.4 工业化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高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保持了令人瞩目的高增长,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收入差距加大、城乡失衡等问题也开始凸显。特别是近 10 年以来经济过热背景下的高投资、高货币信贷、高工业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开发区热虽然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但使一些农民失去了土地同时各种补偿机制的不到位以及就业
9、培训的意识薄弱,导致多数失地农民无以为生,这一时期的城镇化有盲目冒进倾5向。 2.5 粗犷式的发展方式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过去 20 多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以能源和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作为代价。大量污染事件的密集爆发显示了一个长期维持高消耗、高成本资源浪费的高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 3.规划策略建构 3.1 定位策略:多维与复合 进行多维视角的分析与整合,在不同发展形势下,结合自身条件进行战略定位、产业发展、空间优化与城乡统筹的总体发展目标。 3.2 产业策略:转换与多元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
10、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开发区在产业选择的过程中,应以低碳技术为主,发展低碳产业,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由高碳型黑色结构向低碳与无碳型绿色结构的根本转变。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减排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低排放甚至无排放的可持续发展。 3.3 空间策略;优化与提升 实现城市功能的优化与提升,从开发区新一轮的发展来讲,服务业的发展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主要动力,如果一个区域的服务业发展滞后,那么将会不适宜生活,同时很难集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口,特别是高素质的人口,从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发展的趋势看,制6造业的发展可以延伸出都市型服务产业,并通过专业化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因此,未来开发区的空间发展策略主要是以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对高素质人口的转移。 3.4 统筹策略:兼顾与协调 城乡统筹的健康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内容包含了除征地补偿除合理的经济补偿之外,其实质必须是一种就业替代和社会保障替代模式。因此,未来开发区要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主要做到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建立培训机制与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分类整治区内的农村居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