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劭的人物材质品鉴理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12463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劭的人物材质品鉴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刘劭的人物材质品鉴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刘劭的人物材质品鉴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刘劭的人物材质品鉴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刘劭的人物材质品鉴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刘劭的人物材质品鉴理论三国曹魏时的刘劭,写过一本人物志专论人材品鉴。该书反映了汉晋之间士人群体自觉的趋势,建立了阴阳五行与人物材质之间的对应关系,形成了材质、德性、能力品鉴判断的逻辑体系。刘劭以“九征”作为人物品评的理论基础,把五常伦理与九种表征对应起来,以中庸均衡思想统驭人物材质,按照全材与偏材的区分把人物分为十二类,分别论证各类人物的长短得失,指出不同类型人物的适配官职和特长范围。他立足于对人物品鉴中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现象的推理辨识,对各种偏见进行了归纳分析,引出“八观”作为观测人物的基本方法,指出“七缪”即品鉴人物的常见失误,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学说。作为古代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刘

2、劭开辟了古代管理思想的新领域,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古代条件下别人难以企及的学术高度,至今尚有借鉴参照和启发意义。 刘劭和人物志的来龙去脉 人物的品鉴评价,早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相关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一直都有人进行,到了魏晋时期,刘劭写出人物志 ,把这一专题上升到新的高度。 在曹魏政权中,刘劭虽不算一流人物,但其见识品藻也远非常人能及。他是邯郸人,字孔才,建安年间曾担任郡吏。汉魏时期实行上计制度,每到年终,郡国要向中央上计,即年度工作考核。由郡国派干练吏2员带上地方政务资料到首都汇报工作,其人称上计吏。汉代形成的惯例,上计吏除向丞相和尚书汇报工作外,还要参与中央政务讨论和重要典礼。有一年,刘劭担

3、任上计吏,到当时的临时首都许县。适逢当时史官上奏正月初一有日食,尚书省七嘴八舌,有人提议停止正旦朝会以避日食,刘劭进言,引经据典,强调“圣人垂制,不为变异豫废朝礼” 。尚书令荀彧极为赞扬刘劭的学识,采纳了他的意见。汉代故事,郡国每年来京的上计吏,出色者就留在中央任职,刘劭由此进入曹魏中枢。 刘劭到中央后,先被御史大夫郗虑辟为属官,郗虑被免职后,刘劭被任命为太子舍人,迁秘书郎,此后稳步升转。曹丕称帝后,刘劭担任尚书郎、散骑侍郎,主要从事经书整理, “受诏集五经群书,以类相从,作皇览 ”,为皇帝编写政务参考资料。魏明帝即位后,刘劭曾出任过陈留太守, “敦崇教化,百姓称之” ,回朝后担任骑都尉,参与

4、法律制定,作新律十八篇,并著有说明法律的律略论 ,迁散骑常侍。在文学方面,他曾作有赵都赋 、 许都赋和洛都赋 。当明帝下诏求贤时,散骑侍郎夏侯惠推荐刘劭,极尽美言,认为刘劭是全才,建议朝廷重用(三国志魏书刘劭传 ) 。 在人事管理上,刘劭主持制定过曹魏的官吏考课法案。此前,西汉京房曾经制定过考功课吏法 ,但当时公卿皆认为京房的法案烦碎,“令上下相司,不可许” ,未能实施(汉书 京房传 ) 。景初年间,刘劭按照魏明帝指示,制定了都官考课法七十二条,并对这一法案附有说略一篇。但是,这部都官考课法也同京房的法案一样未能实施,文本亦没有流传下来。 3刘劭还从推行教化、移风易俗出发,作过乐论十四篇,同样

5、未能流传。流传后世的,是他的另一部品鉴人材之作人物志 。 在刘劭之前,关于人物识别评价,已经有不少论述。西汉戴德编纂的大戴礼记 ,其中有文王官人一篇,以周文王和姜太公的对话方式,专门讨论识别人才的方法。成书年代颇有争议的逸周书 ,也有与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相同的内容,二者的不同是在逸周书中对话的人物变成了周文王与周公旦。同这种专门论人的篇章相应,从先秦诸子到汉代文献,凡是论政言事,都穿插有品鉴人物的论述,识人用人问题始终是管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到刘劭人物志的出现,使这一议题在学理上得以深化。 人物志的诞生,与汉魏时期的社会情境紧密相关。学界认为,汉晋之间,正是中国传统士人的群体自觉时期,余英时

6、有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 (载士与中国传统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专门探讨这一论题,有兴趣者可参考。东汉后期,清议日隆,其主要内容即人物品鉴。许劭和郭泰就是这一时期品评人物的代表, “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 (后汉书许劭传 ) 。尤其是郭泰,被人称为“人伦鉴识”之宗师。谢承后汉书说:“泰之所名,人品乃定,先言后验,众皆服之。 ”世说新语载:“泰字林宗,有人伦鉴识,题品海内之士,或在幼童,或在里肆,后皆成英彦,六十馀人。自著书一卷,论取士之本,未行,遭乱亡失。 ”这种社会评价给官场带来了巨大影响,无论朝野都要高度重视,士人如果被清议所不许,则为人们所不齿。在这一背景下

7、,人物评议逐渐成为一门学问,刘劭的人物志由此发端。4刘劭撰写人物志 ,与他受命作都官考课法有关。魏明帝对汉末以来由清议发展出的崇尚虚名之风很不以为然,称:“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吏部尚书卢毓反驳道:“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 ”卢毓建议选拔官员还是要看名声,名声可以使人知耻明非,有所敬畏。问题是任职以后需要循名责实,以实绩验证虚名。 “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进退,故真伪浑杂,虚实相蒙。 ”(三国志魏书卢毓传 )正因为卢毓的这一建议,魏明帝才诏令刘劭作都官考课法 。但是, 都官考课法因为魏明帝死亡而未能实施。刘劭因之把注意力转移到综

8、合性的人物品鉴上来。 人物志立足于人材评价,考课法立足于事功评价, “毁誉”和“考绩”的对称,说明二者的对立。对于都官考课法 ,刘劭自己怎样看,不得而知。这类公务文书,不见得能够反映出作者的真实追求,但是,当时这一考课法案在朝廷是有争议的。反对呼声最高的是司空掾傅嘏和黄门侍郎杜恕。傅嘏直接驳斥刘劭的考课法案说:“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立本也;循名考实,纠励成规,所以治末也。本纲未举而造制未呈,国略不崇而考课是先,惧不足以料贤愚之分,精幽明之理也。 ”(三国志魏书傅嘏传 )杜恕则以古语“世有乱人而无乱法”为由,上疏批评考课法案。杜恕认为,如果依赖法条治国,那么, “唐、虞可不须稷、契之佐,殷

9、、周无贵伊、吕之辅矣” 。推行考课法案, “于以崇揖让之风,兴济济之治,臣以为未尽善也” 。原因是官吏考课会割裂5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颠倒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支;帝王之业,非一士之略。由是言之,焉有大臣守职辨课可以致雍熙者哉!”杜恕直言,推行考课法案是承袭了法家之弊。 “今之学者,师商、韩而上法术,竞以儒家为迂阔,不周世用,此最风俗之流弊,创业者之所致慎也。 ”(三国志魏书杜恕传 )从刘劭的人物志来看,刘劭的主张,恰恰与反对考课法案的杜恕相一致。或许,刘劭作都官考课法 ,仅仅是职务行为,而他的真正追求,却表现在人物志之中。 人物志没有考课的只言片语,可以作为一个佐证。然而,人

10、品与事功的关系,以人为中心还是以事为中心,却由此成为后代不断辨析议论的管理话题。杜恕的儿子,就是以治左传闻名的学者杜预。历史仿佛有一只冥冥之手在操持,到了西晋泰始年间,时任河南尹的杜预受命作考课法令。杜预认为,上古治世,淳朴自然,心诚事顺,并不需要繁琐的规制约束。 “及至末世,不能纪远而求于密微,疑诸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简书。简书愈繁,官方愈伪,法令滋章,巧饰弥多。 ”由此,杜预批评从西汉的京房到曹魏的刘劭所制定的考课法案都偏离了用人宗旨, “魏氏考课,即京房之遗意,其文可谓至密。然由于累细以违其体,故历代不能通也。 ”“夫宣尽物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去人而任法,则以伤理。”(晋书杜预传

11、)最终,杜预给晋武帝提供的考课方案是:每年只由长官对所属官员进行优劣评价,不考事功。 纵观汉晋之间有关考课的争论,不难看出,在管理思想上,一直存在重人还是重事的不同偏好。以人为中心和以事为中心,是两种管理思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流,是围绕着人的管理展开的,然而,当富6国强兵的追求占据主导位置的时候,考功课吏就被统治者所看重。另外,当大量属员由长官自行辟召时,针对具体职务的考课就显得多余;而任免权力收归朝廷时,针对具体职务的考课就有了必要性。汉晋之间,正是不同管理思想交锋渗透时期,又是长官辟除和吏部收权的变革时期。刘劭既制定都官考课法 ,又撰写人物志 ,处于这两种思路的漩涡之中。 人物志的深度

12、,恰恰是由此激荡而成的。不过,东晋南朝士族的不尚事功,轻视实务,也与刘劭的思想有着或隐或现的关联。 人物志传世后,得到了后人的重视。十六国时,西凉学者刘昞为其作注。陈寅恪高度赞扬刘昞传承之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称:“刘昞之注人物志 ,乃承曹魏才性之说者,此亦当日中州绝响之谈也。若非河西保存其说,则今日亦难以窥见其一斑矣。 ”唐朝刘知几在史通自叙中,把人物志列入淮南子之后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五常异禀,百性殊轨,能有兼偏,知有长短。苟随才而任使,则片善不遗;必求备而后用,则举世莫可。故刘劭人物志生焉。 ”中唐李德裕有人物志论 ,曰:“余尝览人物志 ,观其索隐精微,研几玄妙,实天下奇才。 ”

13、(全唐文卷七九)但是,对具体人物的评价归类,李德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北宋学者阮逸在为人物志所作的序中说:“予好阅古书,于史部中得刘劭人物志十二篇,极数万言。其述性品之上下,材质之兼偏,研幽摘微,一贯于道。若度之长短,权之轻重,无铢发蔽也。大抵考诸行事,而约人于中庸之域,诚一家之善志也。 ”“是书也,博而畅,辨而不肆,非众说之流也。王者得之,为知人之龟鉴;士君子得之,为治性修身之檠栝。其效不为小矣,予安得7不序而传之?媲夫良金美玉,籝椟一启,而观者必知其宝也。 ”阮逸之后,还有宋人王三省、宋庠,明人顾定芳、郑旻先后为人物志作序跋和后记,都给其很高评价。如王三省言“修己者得知以自观,用人者持之以照

14、物” ;郑旻言“事核词章,三代而下,善评人品者,莫或能逾之矣” 。四库提要说:“其书主于论辩人才,以外见之符,验内藏之器,分别流品,研析疑似,故隋志以下皆著录于名家。然所言究悉物情,而精核近理。视尹文之说兼陈黄老申韩,公孙龙之说惟析坚白同异者,迥乎不同。盖其学虽近乎名家,其理则弗乖于儒者也。 ” 近代学者对人物志也较为重视,章太炎、钱穆、牟宗三、陈寅恪、汤用彤都论及该书,以汤用彤的专文读人物志 最有代表性。他把人物志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八个方面。但这些研究论述,主要是从学术流派渊源角度陈说,基本上没有从管理思想角度来发掘其内涵,直到当代,才有研究者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展开论证。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学者

15、过去主要侧重于人物志与汉魏清议、魏晋玄学的关系研究,而国外一开始就从心理学和管理学角度看待它。1937 年美国人施莱奥克(J. K. Shryock)把人物志编译为英文人类能力研究 (The Study of Human Abilities: The Jen Wu Chih of Liu Shao) ,在美国东方学社出版,使其在西方的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人物志的主要内容 人物志共十二篇,分别为九征 体别 流业 材理 材能 利害 接识 英雄 八观 七缪 效难 释争 。刘劭写这本书的目的,是阐明人物品鉴的原理和方法。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8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

16、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自序 )正因为品鉴人物重要,孔子才把弟子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三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 。刘劭这本书就是依据“圣训”所作。 九征与人物品评 奠定人物志基本原理的内容是九征 。 所谓“九征” ,是指人的九种外在特征,包括精神、情感、筋腱、骨骼、气息、颜色、仪表、容貌、言辞。决定这些外在特征的是五种内在本质,包括仁、义、礼、智、信。九征和五常是表里关系。 刘劭认为,凡是人类,都有性情,而性情的内在逻辑十分微妙,没有圣人的眼光和品鉴能力,就无法深究人的性情。从本质上说,人的性情来自于材质,材质取决于阴阳五行。而阴阳五行贵在平衡协调。 “

17、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 ”这段话,实际上是中庸之道在品鉴人物中的指针。钱穆对这段话最为赞赏,认为其寓意无穷,反映了正宗的儒家修养功夫。 阴阳和五行,对人的精神材质起着决定作用。阴阳决定人的聪明,阴阳和谐清纯,则内心睿智,外显聪明。只有圣人,才可二者兼备。一般情况下,人在阴阳两个方面各有偏向。有的人行为机敏,却思虑不够,“犹火日外照,不能内见” ,这属于偏阳;有的人思虑过人,却敏捷不够,“金水内映,不能外光” ,这属于偏阴。五行则对应着人体的材质。木对应骨,金对应筋,火对应气,土对应肌,水对应血。物质的五

18、行,对应9人体的材质,同时也对应质性五常。人的品性,同五行紧密关联。五种物质,滋生着人的五种质性。 五行与五常的关系,在人体表现如下:“骨植而柔” ,即骨骼挺拔而舒展,其人弘毅,弘毅之质性是仁;“气清而朗” ,即精神焕发而开朗,其人文理(推崇礼仪) ,文理之质性是礼;“体端而实” ,即形体端庄而致密,其人贞固(执著坚定) ,贞固之质性是信;“筋劲而精” ,即筋脉强健而有力,其人勇敢,勇敢之质性是义;“色平而畅” ,即血色平润而无滞,其人通微(洞察秋毫) ,通微之质性是智。 在这里,刘劭把五行与人体的不同体征、以及不同体征所反映出的不同质性对应起来,试图给出一个关于自然物质、人体结构、伦理精神之

19、间的体系化阐释。而五行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生相克,影响着五常伦理之间的此消彼长。这种此消彼长,又可以化解五行对应关系中不能完满解释的特殊人格现象。由此,刘劭断言:“温直而扰毅,木之德也。刚塞而弘毅,金之德也。愿恭而理敬,水之德也。宽栗而柔立,土之德也。简畅而明砭,火之德也。 ” 刘劭认为,人体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基于五行形成的五质。五质外现为形容声色,品鉴人物可以由形知神,由神知性,归纳出九种征兆。 “故曰:物生有形,形有神精;能知精神,则穷理尽性。性之所尽,九质之征也。然则: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彊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

20、,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 ” 九征齐备,平衡兼容,恰到好处,看似平淡无奇,正是人物德性的10最高境界。 “其为人也:质素平澹,中睿外朗,筋劲植固,声清色怿,仪正容直,则九征皆至,则纯粹之德也。 ”但相当多的人无法达到这种中庸境界,而表现出某种过分或者不及。 “直而不柔则木,劲而不精则力,固而不端则愚,气而不清则越,畅而不平则荡。 ”九征之间不平衡的人,属于“偏杂之材” 。偏材也有程度差异,可以区分为不同等次。以中庸为标尺,可以衡量出不同人物的高下。在九征以外的其他各篇中,刘劭曾反复强调,不要小看中庸。中庸之德是一种无名之德,有味而不苦涩(咸而不碱) ,平淡而回味长(淡而不 ) ,质朴

21、而有文理(质而不缦) ,文采而不华丽(文而不缋) ,既能威慑,又能怀柔(能威能怀) ,既能言辞,又不多语(能辩能讷) ,其变化不可胜言,融洽通达。所以,用中庸作为评价人物的上限,可从学理上达到完满无缺。 刘劭的九征,实际上是要阐释人物品鉴的基本原理。从他对中庸的赞美,可以看出其儒家学说的基调。后人把他的书归入名家,主要是从其逻辑论证角度考虑的。而他对五行学说的引入和运用,使其理论又超越了此前关于人物评价的散乱驳杂,使其形成一个自圆其说的体系。 体别与人材之偏 刘劭认为,平常人等很难达到中庸,不是过头,就是不及。 “是以抗者过之,而拘者不逮。夫拘抗违中,故善有所章,而理有所失。 ”他列举出各种不同的偏材所得和所失的对应关系如下: 厉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激讦。 柔顺安恕,每在宽容,失在少决。 雄悍杰健,任在胆烈,失在多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