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田间药剂防治探索摘要:尾孢菌叶斑病的防治一直以来是绿豆生产中较难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有针对性的试验探索该病的防治措施,得出了可信的结论,为绿豆尾孢菌叶斑病和其他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为当地绿豆生产作出贡献。 关键词:绿豆;尾孢菌叶斑病;药剂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50-1 1 绿豆病害发生原因 (1)由于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不断下降,大水漫灌带来的径流压力,机动车碾压等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耕地土壤板结,土壤孔隙度减小,土壤微生物活动减弱。 (2)由于干旱、化肥施用等诸多因素影响,土壤盐碱化程度
2、不断加深,PH 值较高。 (3)播种面积较大造成倒茬困难而不得不重茬或迎茬种植。 2 试验设计及方法 2.1 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筛选出有效防治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化学药剂及使用方法。2.2 试验条件 22.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防治对象:绿豆尾孢菌叶斑病。作物品种:选用我县种植面积较大的感病品种鹦哥绿。 2.2.2 试验地田块基本情况及环境条件 试验地选在镇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示范基地,土壤肥力中等,绿豆尾孢菌叶斑病常年发生较严重地块。 2.3 试验设计和安排 2.3.1 药剂 43%戊唑醇 SC(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商品名:好力克) ;25%嘧菌酯 SC(先正达(苏
3、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商品名:阿米西达) ;60%乙霉多菌灵 WP(山东潍坊双星农药有限公司) ;50%多菌灵 WP(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3.2 药剂用量与处理 2.3.2.1 种子处理 处理 1:43%戊唑醇悬浮剂 500 倍液浸种 0.51小时;处理 2:25%嘧菌酯悬浮剂 500 倍液浸种 0.51 小时;处理 3:60%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浸种 0.51 小时;处理 4: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浸种 0.51 小时。 2.3.2.2 喷雾处理 处理 5:43%戊唑醇悬浮剂 800 倍液喷雾;处理6:25%嘧菌酯悬浮剂 800 倍液喷雾;处理 7
4、:60%乙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处理 8: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 2.3.2.3 种子处理+喷雾处理 处理 9:43%戊唑醇种子处理(方法同处理 1)+喷雾;处理 10:25%嘧菌酯种子处理(方法同处理 2)+喷雾;处理 11:60%乙霉多菌灵种子处理(方法同处理 3)+喷雾;处理12:50%多菌灵种子处理(方法同处理 4)+喷雾。 32.3.2.4 对照 处理 13:清水喷雾(ck) 。 在播种前 23 天进行处理 14 和处理 912 的种子处理,阴干后播种。播后 6 周(42 天)开始喷雾防治。喷药量 50kg/667m2,第 1 次施药以后每隔 7
5、天施药 1 次,共施 3 次。小区随机区组设计,共 13 个处理,每小区 15 平方米,每处理 3 次重复。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无论从各处理产量还是从病害发生和控制程度来看,各用药处理均好于清水处理(处理 13,ck) 。相同使用方法的不同药剂间没有明显差异,而不同使用方法上, “种子处理加喷雾处理”发病等级在 13 之间,较轻,产量较清水处理(ck)平均增产达到 18.6%;“种子处理”与“喷雾处理”发病等级均在 35 之间,产量水平较清水处理(ck)增产分别为7.9%和 6.6%,均低于“种子处理加喷雾处理”10.7 和 12 个百分点(详见下表) 。 0 级:无可见侵染;1 级:叶片上
6、仅有小点状病斑,占叶面积少于5%;3 级:病斑小,占叶面积 6%25%;5 级:病斑较大,占叶面积26%50%;7 级:病斑大,占叶面积 51%75%,部分叶片脱落;9 级:病斑多,相互连成片。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试验结果看出,针对绿豆尾孢菌叶斑病而言,适当使用某种杀菌剂能起到预防发病和控制病害发展的效果,但是在合理综合运用“种子处理加喷雾处理”的使用方法后效果最为理想,较单一使用“种子处理”或“喷雾处理”效果明显。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在今后的实际生产4中推广使用综合防治方法来防治绿豆尾孢菌叶斑病,并且进一步探索绿豆其他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提高绿豆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作者简介:陈秀丽(1977-) ,女,吉林镇赉人,镇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植物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