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湿陷性黄土场地桩身承载力及试桩压力计算摘要:本文以工程实例阐述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如何计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和试桩似得最终加载量。 关键词:湿陷性、负摩擦力、单桩承载力、试桩压力 中图分类号: TU475+.3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土浸水湿陷后,桩侧表面可能产生负摩擦力,将导致桩基承载力降低。那么,如何从设计角度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呢?本文以实际工程实例,以设计中考虑单桩负摩阻力的方式来保证结构安全。 2. 工程概况 西宁某纯住宅群,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 11 层,无地下室,总高 35.25 米。地层情况自上向下为:层杂填土,厚度5.8012.20m;
2、1 层马兰黄土(湿陷性) ,厚度 0.304.30m;2 层马兰黄土(非湿陷性) ,厚度 1.005.40m;层饱和黄土,厚度0.7011.10m;层卵石,厚度 3.006.50m;层强风化泥岩,未穿透。 当采用机械成孔时,桩端极限端阻力(qpk)建议采用:层卵石2qpk=3000 kPa。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层杂填土 qsk=20 kPa;2 层马兰黄土(非湿陷性)qsk=53 kPa;层饱和黄土qsk=53kPa;层卵石 qsk=140kPa。桩侧平均负摩擦力力特征值:层杂填土 qsk=15 kPa;1 层马兰黄土(湿陷性)qsk=15 kPa。 拟建场地内无可液化地层存在,地
3、基的稳定性较好,场地适宜建筑,该场地为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3. 基础形式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本工程为乙类建筑,若采用复合地基,就必须先处理地基土的湿陷性。但受西宁的自然条件限制,甲方要求尽量缩短施工周期,所以设计时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6.1.1 条 1 款,采用桩基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将持力层设置在稳定的卵石层上,因此本工程不做地基处理,直接施工钢筋混凝土桩。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5.7.5 条,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内,扣除桩侧的负摩擦力。 经计算比对后,本工程采用载体桩设计,混凝土抗震墙下设置,桩身直径 500mm,桩长 15.6 米,持力层为卵石层。 4. 单桩承
4、载力及试桩的单桩压力确定 1)桩身受力分析 3经计算,布桩要求单桩桩顶处(即-截面)的承载力标准值应1500kN。 当桩周的湿陷土层未浸水时,湿陷土层内的桩长应按饱和状态下的正侧阻力,如图一所示。 当桩周的湿陷土层浸水时,自重湿陷性黄土产生自重湿陷,这时土层对桩产生向下的位移,给桩附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即负摩擦力,如图二所示。因此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时,除不计湿陷性黄土层范围内饱和状态下的桩侧正摩擦力外,尚应考虑桩侧的负摩擦力。 2)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本工程均未计入桩身自重。 依据载体桩设计规程表 4.3.2,按中密碎石土选用,要求最后三击贯入度10cm。所以 A
5、e 取 3.2m2。 =+(-.) =400+4.41.7(17.634-1.5) =1606.8kP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Ae=1606.83.2=5142.0 kN 因为桩长10 米,所以计入桩侧阻力的影响。负摩擦力区长度 11.3米,正摩阻区长度 4.6 米。 桩侧产生的阻力特征值:3.140.5(-1511.3+534.6)=116.65 kN 4所以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 =5142+116.65=5241 kN 桩身承载力计算,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40: NcAp=0.7519.13.145002410-3 =2811 kN 特征值:28111.35=2082 kN 可以
6、判定,桩身及桩端承载力满足布桩要求。 负摩擦力特征值:3.140.5(-1511.3)=-267 kN 所以,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500+267=1767 kN。 即考虑湿陷土层对桩的附加力,-截面桩承载力应达到 1767 kN。 3)确定试桩的单桩压力 试桩时,湿陷土层未浸水,桩的受力应按图一考虑。 湿陷土层内桩周正摩擦力:3.140.5(202.4+538.9)=816 kN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4.1.4 条,试桩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 2.0 倍。前面已经计算出在最不利的情况下,桩身承载力由-截面控制,试桩时应保证-截面安全,故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 1767 kN
7、。 此时,我们还有遗漏,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5.7.5 条,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时,不计入湿陷性黄土层范围内饱和状态下的桩侧正摩擦力。而压试桩时,湿陷性黄土层范围内对桩产生正摩擦力是客观存在的,本设计中也没有采取其它抵消的措施,我们只能采取把这部分5力多压出来,进行补偿。所以 试桩压力:17672+816=4350 kN 试桩时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按 C45 设计,c 取ck N=cAp=0.7529.63.145002410-3 =4357 kN4350 kN 所以,桩身强度满足试桩要求。 5. 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对工程设计实例的一点总结。 笔者认为,我们大量的工程设计都是以应用科学为主,没有难易之分,只要本着细心的态度,建立正确的模型,认真分析,都能做出正确的工程设计。 参考文献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载体桩设计规程(JGJ 135-200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