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山地特色城市意象的要素分析与控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19550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造山地特色城市意象的要素分析与控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塑造山地特色城市意象的要素分析与控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塑造山地特色城市意象的要素分析与控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塑造山地特色城市意象的要素分析与控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塑造山地特色城市意象的要素分析与控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塑造山地特色城市意象的要素分析与控制摘要:山地是我国地貌的格架,山地城市广泛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的山地城市将逐步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就其如何塑造山地特色城市意象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城市意象五要素中的道路、边界和区域等三个要素,根据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城的特点对其慢行交通空间、环山滨水空间和城市整体空间格局构建进行重点研究,分析其在总体规划层面塑造山地特色城市意象的作用,并提出规划控制内容。 关键词:山地;城市意象;道路;边界;区域;总体规划 Abstract: The mountain is the framework of Chinas

2、 topography, mountain city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china. With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country, the western region of the mountain city will gradually enter the fast development stage of urbanization. The shape characteristics of

3、mountain city image research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ree elements of the city image of five elements in the road, boundary and reg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zhang County, Bijie city of Guizhou Province on the slow traffic space, surrounded by the overall spatial pattern of 2

4、waterfront space and city construction of key research, analysis its role in shaping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city image in the overall planning level, planning and control. Key words: mountain; city image; road; boundary; regio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研究背景 城市意象,英文名称 City Image。按照凯

5、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的阐述:“意象是观察者和被观察事物之间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 ,“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地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地将其重新排列,变性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 ” “城市规划师渴望创造一个供众多人使用的环境,因此他感兴趣的是绝大多数人达成共识的群体意象。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尝试分析和归纳出各要素在塑造山地城市意象中的作用和规划控制要点。 1.1 研究意义 山地,是指海拔在 500 米以

6、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我国山地分布地域广阔,按海拔高度计算,3500 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国总面积的 84%,500 米以下的山地占 16%,平原仅占 11%。山地地区的县级行政区数量占全国的 2/3,人口和耕地分别占1/3 与 2/5,粮食占 1/3。山地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绝大部分都分布于山地区,也是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山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1999 年 11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对我国西部地区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各省区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好、综合实力提高显

7、著、城乡面貌日新月异。随着西部山地地区城镇的快速扩张,如何保持和塑造山地特色城市意象成为城乡规划工作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2 研究对象 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乌蒙山区、乌江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度的倾斜地带,周边有舍虎梁子、结构梁子、三望坪、韭菜坪等大山,地势西北、西南和南部较高,东北部偏低;境内山高坡徒,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流深切。赫章县城位于县域中部的带状谷地,四周高山拥抱、中部河流蜿蜒穿越,有着良好的山水环境基底。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城市五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及其对充分展示城市意象的重要性和可变性。本文选择城市意象

8、五要素中的道路、边界和区域等三个要素进行重点分析研究,提出总体规划层面的规划控制要点。考虑赫章县城的城市规模、空间尺度和山水风貌特征,结合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实际, “道路”要素选4择慢行交通空间作为分析对象, “边界”要素选择环山滨水地带作为分析对象, “区域”要素选择城市空间格局作为分析对象。 2 道路要素分析:慢行交通空间 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体要素。在山地地区的小城市,步行是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因此,慢行交通空间是人们感知山地特色城市意象的主要空间载体。 2.1 线路规划与活动组织 “那些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在观察者心目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凯文林奇十分强调城市道路的方向性、

9、可达性和网状空间体系。 赫章县城地处西高东低的带状谷地,城市南北两侧均为高山,中部是依着低丘缓坡蜿蜒穿越的前河与后河,城市建设山水之间展开。目前,其城市规模较小,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以步行出行为主,由于山地城市道路的坡较多、坡度较大,人们较少选择自行车出行。随着城市的扩展,自行车出行将是人们出行的一个适宜选择。因此,慢行交通空间将成为人们感知城市的主要空间,其线路应沿较为平缓的地带布置,以吸引更多的人使用。选择沿山麓、滨水地带布置慢行交通线路,一方面,慢行交通空间能与城市的带状形态充分耦合起来,方便出行;另一方面,慢行交通空间顺着河流和山麓的缓坡,其坡度较为平缓。 慢行交通空间及其联系的城市公共场

10、所的活动也是影响人们感知城市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凸显依山傍水的城市意象,还应利用慢行空间组织丰富多样的城市活动和城市公共事件,如休闲游憩、体育运动、5购物、山地自行车赛、山地马拉松赛,以及各小数民族的民俗活动等。 图 1 赫章县城慢行交通线路规划图 2.2 规划控制措施 为落实慢行交通空间的线路和活动,总体规划应着重在慢行交通的空间载体和相关公共空间、交通组织进行控制。 首先,沿山麓地带规划控制 50 米的环城绿带、沿滨水地区规划控制20-50 米的滨水绿带,作为慢行交通线路的空间载体;其次,结合慢行交通线路布局丰富多样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广场、步行街区、公园、邻里中心等,创造丰富多样的城

11、市公共活动及提供宜人的活动环境;第三,加强社区慢行系统设计,使之与环山、滨水慢行交通空间及各类城市公共空间相联系,提高可达性和舒适性。 3 边界要素分析:环山滨水空间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赫章县城周边的旗杆山、见龙山、西山、塔山以及前河、后河、六曲河、野马川河等山水景观条件极佳,是形成山环水绕城市意象的自然基底;同时,山水空间也限定了城市的拓展边界,环山界面展示了城市外部界面,河流则是在城市内部自由流动,创造了丰富多变的城市内部界面。 3.1 环山滨水界面规划 充分利用楔入城市内部的山脊、山谷及河流,强调环山空间、滨水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耦合,创造出软质景观界面与硬质景观界面和谐共生的城市

12、意象。 6首先,依托优质的山水自然资源,构建“面-带-楔”网络化的绿地空间体系,创造丰富的软质景观界面。一是利用城市外围连绵的自然山体形成面状的生态林地,建设生态公园,形成城市的大生态背景;二是打造沿前河、后河、六曲河、野马川河的滨水绿带和沿山麓地带的环城绿带;三是依托山脊、谷地、河道等,形成楔入城市内部的城市绿楔,丰富和柔化城市内部景观界面。 其次,以环城绿带和滨水绿带作为感知山地特色城市意象的主要路径,沿山麓和滨水地带创造丰富多样的硬质景观界面,使之与软质景观界面相得益彰。 图 2 城市环山滨水边界规划图 3.2 规划控制措施 在控制环城绿带和滨水绿带的基础上,规划应重点加强滨水岸线设计、

13、视线通廊控制以及城市天际线控制。 滨水岸线设计方面,充分保护和利用亲水空间。赫章县城的水系包括前河、后河、六曲河、龙江河与野马川河,其水体与该地区常有的深切峡谷水体形态不同,城市亲水性特征较为显著,整个城区曲水环绕。通过控制两侧民居的建设、整治滨河建筑界面、完善滨河慢行道等措施治理滨水岸线,引导现代风格的山地特色建筑。规划重点建设龙江河、前河、野马川河成为城市生活岸线;控制后河、六曲河两侧的城市建设和开发,保护形成生态岸线。 视线通廊控制方面,保护旗杆山、见龙山、西山、塔山等重要山体7的视线通廊。通过带状绿地和道路控制形成多条城市视线廊道,严格控制视线通廊范围内及沿线的用地性质和建设规模。 城

14、市天际线控制方面,丰富沿线用地性质构成。在环山和滨水地区布置不同类型的建设用地,不同性质的用地,如学校、体育和文化设施,其开发强度不同和建筑形态不同,将形成不同密度和不同高度的空间形态和景观界面,从而塑造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 4 区域要素分析:组团式空间格局 城市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必然要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正因为有不同的功能,区域性的存在一向就是人们在对城市感知的重要源泉。当人们走进某一区域时,会感受到强烈的“场域感应” ,形成不同的城市意象。山地城市建设应充分结合地形划分功能组团、分台布局,形成起伏有致、前后错落、上下层叠的具有丰富表情和多种姿态的山地城市意象。4.1 组团式布局利于山地

15、保护性开发 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可以更灵活地运用各种山地开发模式,营造出“山里有城,城中有山”的城市印象。考虑山地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和建设成本高,开发建设必须顺应山地的地形特征,保护性利用山地。基于工程实施的可能性和经济性,目前山地开发利用模式主要有台地式、缓坡式、错层式三种。台地式主要针对坡地有一定规模且高差较大或者现状受到较大破坏的山体,用工程手段进行梯级台地处理,此种方式由于能最大限度的逐级平地化用地,适用于需要较大强度开发的山体。缓坡式主要运用在有一定规模但坡度较缓的山体,该模式工程量相对最小,8实施较易。错层式适用于坡度较大且坡体相对独立,或不宜进行土地整体开发的山体,此种方式易于形成较

16、为完整、灵活的建筑群体,对于需要进行集中布局的土地最为适宜。 在总体规划层面,根据地形地貌明确各组团的建设规模并划定组团的建设空间增长边界,可以充分保护和利用组团之间的山体,营造出“山里有城,城中有山”的城市印象。 4.2 组团式布局利于塑造主题风貌 组团式布局可以充分结合各个片区的生态和人文特征,因地制宜确定各个片区的风貌主题和特色,为进一步详细制定各个街区风貌和建筑风格提供依据。 历史文化风貌区应严格控制建筑的高度、色彩和立面等,与现状街区风格统一,充分展示城市的历史文脉;公共中心风貌区通过公共建筑的带动,打造一个自然与历史人文景观异质互补的风貌区,营造一个崭新的现代风尚新城;居住生活风貌

17、区展示高效率、生活进步、经济发展、形象新颖的整体形态;滨河景观区保持现有的生态地貌特征,打造滨河自然与文化景观风景区;旅游风貌区通过建设一系列高品质的旅游度假区,突出山地特色以及本土文化为主导的旅游区风貌;现代工业风貌区通过完善配套设置,打造现代化的生态工业园。 4.3 组团式布局利于开发强度分区 组团式布局的独立性容易根据片区功能定位、充分结合周边山地环境,控制其开发强度。考虑赫章县城高山环绕、河流中流的自然山水格局,规划构建一个周边高、中间低的城市空间形态。 9在强度和密度控制方面,规划延续整体景观风貌,强调“大疏大密”的结构特征。沿环山地带进行高强度、低密度开发,以高层建筑为主,由外围向

18、内部逐渐降低;在城区内部进行中等强度开发,以多层建筑为主;在滨河地区进行低强度、低密度开发,保持滨水廊道的开敞性,沿线地区布置体育、学校等用地。 5 结语 随着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的山地城市将逐步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就其如何塑造山地特色城市意象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也将是城乡规划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本文只是作者结合实际工作探索山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塑造个性特色山地城市意象的开始,未来将加强其在规划体系完善和内容控制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 ,华夏出版社,2001.04. 2. 黄光宇, 山地城市学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9.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人民政府, 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1. 4. 黄光宇,山地城市规划与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黄开华工作单位: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