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与融合.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19956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与融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谈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与融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谈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与融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谈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与融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谈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与融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谈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与融合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特点的分析,发现体育产业具有内涵复杂、消费需求巨大化、对空间依赖性较大的特点,而旅游产业则具有无边界综合性以及空间包容性。在二者共同市场需求及共享资源的对接基础上,可通过复合经营模式,形成三种可操作的产业融合方式,分别为渗透融合、重组融合、延伸融合,且每种融合方式各具特点。 关键词:体育产业 旅游产业 产业对接 产业融合 近年来,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已倍受国家重视,研究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及融合已成为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要务之一。本文对二者对接融合的具体方式进行深刻剖析。 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特点 (一)体育产业的

2、特点 第一,体育产业系统内涵复杂、门类众多。体育产业作为以满足居民体育消费需求为核心的多项扩张系统,体现了体育运动产业价值链的外延性,它将竞赛表演、体育培训、健身娱乐开枝散叶,并由此沿核心产业价值链向下、向上、向外分别延伸出体育旅游、体育广告、体育运动器材及销售、体育场馆建设以及各类产业为服务中心的体育经济、体育赞助、体育金融等中介服务,各类行业交互相错,组成了门类众多的体育产业。 2第二,体育产业中体育消费需求的巨大化、多元化。Peric.Marko 指出人们参与体育的动机与其个人兴趣、需求,个性的个体特征及休闲的社会心理联系紧密,由此可以认为体育产业所面对的众多居民的多项市场需求是保证其它

3、相关产业存在的根本,体育与居民生活的完美契合,从体育消费的持续热涨以及体育带给人们“更高、更快、更强”的强烈精神体验中凸显出来,也同时反映了人们渴望体验体育及相关产品的需求。 第三,体育产业的空间依赖性与品牌构造力之间的互促性。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需要特定区域空间的配合,例如伦敦奥运会的开展需要伦敦的配合,这属于品牌赛事与举办地的结合,而在结合之后,体育产业内含的体育精神、体育设施、体育品牌等就会对区域空间的文化构建、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并沉淀为区域空间的重要组成元素,给区域空间提供打造区域品牌的构造力及机会。 (二)旅游产业的特点 旅游产业无边界的综合性。旅游产业主要包括游、行、食、宿、购、

4、娱等六大要素,这六大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组成了完整的旅游产业,六大要素的共存使旅游业比单纯的产业表现的更为复杂,而现有的旅游业仍在不断扩展,早已超越简单的交通、住宿及旅游景点的原有概念及设计思路。如当前悄然升温的航天游已俨然成为各强国旅游业的新宠。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旅游、娱乐的观念认识将会使旅游业的界限一直向外拓展,消费者不再将旅游停留在“有物可看”的传统偏好上,而是改变成共同享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的体现上,3同时这种转变也无形中促使旅游业不得不提高对体验差异性的重视程度。对应的这种无边界的综合性也使旅游产业体现了较强的空间包容性,随着特定区域的改变,旅游产业的内容及性质

5、也随之变化,在变化的同时也兼容了其他行业的特点,成为与其它产业共同依存的可塑性产业。 由是观之,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契合,这就为二者的融合对接奠定了基础。 体育产业与旅游业对接的分析 (一)对接的内涵及层次 产业对接是指不同产业在产业链上的对接、延伸与融合,它反映了企业或产业在面对新的市场需求时做出的结构性调整(卢长宝、于然海,2011) 。如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就已远远超越了“体育+旅游”这种直接且单一的形式。从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内需来看,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对接可上升到三种层次:一是旅游产业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形成区域性的特色旅游体育;二是通过大型的赛事带动旅游业的

6、发展;三是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的相互促进带来全方位的对接。 (二)对接的基本条件 1.市场需求催生产业融合。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自由支配时间内放松身心、释放压抑情绪的诉求越发高涨。旅游的过程可以使消费者以追求自身心理感受为价值目标,为其提供消费者所追求的心情愉悦及难忘的过程体验,甚至是社交的广阔平台;体验体育产品的刺激性、观赏性、参与性、挑战性以及体育旅游中的品位文化,为旅游消费者带4来极大的精神享受,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体育、旅游二者丰富的市场需求交集为两大产业对接的市场基础。 2.共享资源奠定对接基础。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各自的资源,且其资源在自享的同时还可以彼此共享。共享资源分为有形

7、资源、无形资源两种。其中区域资源的有形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置,公共产业平台;产业资源中的有形资源具有场馆设施、运动俱乐部运动项目基地;旅游产业的有形产业资源包括旅游景点、旅游机构两类。在区域资源中的无形资源仅区域品牌一项,产业资源的无形资源中,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资源种类相同,包括历史文化、企业品牌、事件品牌、产业品牌。 在区域资源上,无论是有形资源还是无形资源均可为两大产业提供最基础的平台和品牌的号召力;在产业资源上体育的运动项目基地、体育俱乐部等有形资源,均可作为旅游产品进行观赏及体验,而旅游产业中的有形资源包括景区、景点等可作为体育项目开展的场所,还可为健身活动计划提高影响力。 体育

8、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分析 (一)渗透融合模式 渗透融合模式是指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双向交叉渗透,通过此种渗透,丰富了产业内涵,但此过程融合程度较浅,不能形成新的业态。 1.体育产业向旅游业渗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竞赛表演方面:各类方式的大型赛事在各地举办是举办地发展旅游的良好契机。在赛事规划上应考虑将趋于旅游品牌建设纳入其中;在时5间定制上,将赛程与旅游旺季结合;赛事宣传与旅游类宣传相结合;赛事纪念品与旅游纪念品相结合等。 休闲健身方面:居民对休闲时尚的追求以及对高品质生活的渴求,给休闲健身旅游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休闲健身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应考虑并充分依据区域旅游资源,在提高旅游服务的同时完善体

9、育休闲设施。山地越野、登山比赛、滨海休闲、水上游乐场都是游客喜闻乐见的体验项目。 体育景观(训练基地)观赏方面:参观、体验著名赛事使用的体育场馆,所用训练基地甚至体育用品生产线等,这些内容和形式都是很好的体育景观。将此类品牌性场所纳入旅游专线的景点,不但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而且还有利于体育赛事后有关场馆设施的再利用性,如北京奥运会所使用的鸟巢、水立方一直是受游客青睐的体育景观观赏地。 2.旅游产业向体育产业渗透。包括以下方面: 自然风光方面:自然环境是开展旅游的基础,也是体育活动开展所需的场所和资源。很多旅游城市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也积极与体育赛事靠近,成为有名的旅游休闲体育盛地,比较典型

10、的如马拉松举办地厦门、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的举办地青海。 人文景观方面:有深厚底蕴的人文景观可以增强旅游的吸引力,与传统体育结合更是促进了其传承与发展。比较著名的河南省开封市在清明上河园内添加了北宋的传统体育表演,不仅还原了北宋的传统民风民俗,还将古代攀岩、水上竞标等体育项目融入其中,成为极具旅游价值的古娱表现盛地。 6民族、民俗、民间节庆方面:传统民俗往往是各旅游盛地吸引游客的亮点,极具特色的节庆活动更是久负盛名。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以其鲜明独特的娱乐性、欣赏性及竞技性吸引着中外游客的目光。 (二)重组融合模式 重组融合多出现于有紧密联系的产业,通过重组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产生

11、新产品或新服务。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通过重组融合,产生了 4 种新生形态行业,分别为会展体育旅游、体育产业聚集园游、节庆体育旅游以及体育特色项目游。 比较典型的会展体育旅游有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旅游博览会,这类体育旅游是以高新技术为媒介,以创意设计为亮点,重在突出差异化与特色化的会展体育旅游,通常这种类型的旅游方式会通过高新的声光电技术,游客对模拟运动身临其境的体验吸引众多游客参会,从而提高商品质量。 在节庆旅游方面,太极武术节、少林武术节等结合民族习俗的体育节会等,可以促进旅游消费。 (三)延伸融合模式 延伸融合是通过产业间经济活动的功能互补和延伸来实现产业融合,经常发生在产业链自然延伸的部分

12、,使彼此产业发生交叉融合,从而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邢中又 2010) 。具体的延伸融合模式如图 1 所示。 体育文化创意旅游方面:旅游是一种文化消费与供应互动的市场现7象。作为供应的一方可将体育文化资源转化为获取效益的设计,作为消费者一方则有获取文化感受的愿望,二者通过旅游达成共识,产生了体育文化与旅游之间的结合。河南省曾将少林功夫与禅宗文化相结合,仅一年便接待游客 20 万人次,成为体育文化创意旅游业发展的典型。 体育旅游主题酒店、餐吧方面:著名的上海姚(明)餐厅,青岛体育文化主题酒店、维京瑞典餐厅等体育主题餐厅,是以知名的体育人、体育事件、体育赛

13、事为主题,糅合文化元素的功能与布设,以此吸引游客、促进消费。 户外运动装备制造方面:近年来登山、探险、攀岩、越野、溯溪、远足、山地自行车等户外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所需要的专业设备也供需两旺,实现了旅游与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业的双赢。 体育博彩旅游方面:最具精神和感官双重刺激的赛马每年都为以博彩为名的澳门带来充足客源,为当地的经济注入了可观的活力。海南省也在探索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的即开彩票,以促进旅游发展。 特色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奥运会举办后所衍生出的相关纪念品已超过 6000 余类,这种极具纪念性、艺术性和便携性的的物质产品对体育赛事的精神意义有延续作用,更是为区域环境的旅游

14、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综上所述,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在过去已有积极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两者自身的特点和客观的融合需求也决定了今后二者的深度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体育产业具有内涵复杂、消费需求巨大化、对空间依赖性较大的特点,而旅游产业则具有无边界综合性以及空间包容性,8在二者共同市场需求及共享资源的对接基础上,可形成三种可操作的融合方式,分别为:渗透融合、重组融合、延伸融合三种。其中:渗透融合具有双向性,但融合深度较浅;重组融合的过程可以产生新的产业形态;延伸性融合可以使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产生紧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鲍明晓,赵成磊.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趋势和对策J.体育科研,2011,32(6) 2.王朝辉.融合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路径与策略J.旅游学刊,2011,26(6) 3.卢长宝,于然海.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对接的长效机制J.体育科学,2011,31(9) 4.邢中又.产业融合背景下旅游与体育的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8) 5.朱文峰.后危机时代浙江专业市场转型提升路径J.商业时代,2013(25) 6.夏永红.基于供应链视角的产业集群全球竞争优势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3(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