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材 料 ( 一 )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 1月 13日在重庆市荣昌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中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 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把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 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实现“三高五新”宏伟蓝图,坚持“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
2、发展,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区 27项工作得到国家级表彰, 41项工作成为全市先进, 7张“国字号”名片花落荣昌,涌现出“中国好人”徐前 凯、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郭平等一批先进人物,被国务院表彰为“落实 2 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07.9亿元,同比(下同)增长 10%;工业增加值 201.5亿元,增长 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92亿元,增长 13.5%;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 25.9亿元,同口径增长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5亿元,增长 13%;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2141元和 15700 元,分别
3、增长 8.5%、 9.6%。 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三件大事”推进顺利。 全力创建全国首个农牧特色国家高新区,已进入国务院最后审批阶段,规划建设面积由 2 平方公里核准为 17.05平方公里。全力争取国家货运机场,得到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张高丽重要批示,陈敏尔书记、唐良智代市长积极推动,选址报告已完成编制,并成功纳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 联互通示范项目统筹推进。全力打造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并通过农业部专家评审;携手新华社发布全国首个新华(荣昌)生猪价格指数,国家生猪交易市场喜获“全国百家百亿市场”“全国农业农村信 息化示范基地”“全国农业农村大数据实践案例”殊
4、荣,全年交易 额突破 370亿元,占全国生猪年流通量的 8%。 (二)改革开放创新协同发力。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向开放要空间,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效 。 关闭钢铁企业 3 家,处置“僵尸企业”“空壳公司” 3 38户。盘活园区闲置厂房 30.6万平 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消化商业用房库存 6万平方米。发挥财政资金增信作用,“助保贷”“经保银贷”等累计贷款金额 2.9亿元;为41户企业解决冲贷应急资金 3.25亿元。落实“企业减负 30条”,兑现财税扶持政策资金 9.5亿元。企业水电气成本累计降低 6200万元。
5、重点改革推进有力。 实施国企分类改革, 71 家国企整合重组形成“ 3 2 7”格局。完成镇街财政体制调整改革,推行“零基预算”。加强政府投资管理,政府性债务绿色可控。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整合涉企证照 20项,新增市场主体 7045户。整合涉农项目财政资 金 3210 万元进行股权化改革;投入 2000 万元在15个村(社区)扶持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马草村“实体 金融”、白象社区“集体经济 物业管理”等模式初见成效。 创新能力 不断提升。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3.5 件。组建重庆国农畜牧现代化研究院,加快建设动物实验基地。建立“人才战略合作
6、联盟”,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建博士研究生实践基地。出台招才引智暨“百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在全市率先成立科技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6000余万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4家、国家 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 3 家,新增市区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16 家,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 7 家。华森制药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开放合作不断加强。 开展 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 ,全年引进项目 245个,合同资金 264亿元,到位资金 202亿元, 4 亿 元以上项目 42个。其中,工业项目 148 个,到位资金 110 亿 元。完成自营出口 1.6亿美元,增长 14.8%。成功举办渝西川东经济社会发
7、展协作会,签署合作项目和协议 79项。 (三)实体经济振兴见效。 扎实开展“实体经济振兴年”活动,推动工业提质、商旅融 合、农业增效, 成功创建全国首批产业 转型升级示范区 。 工业经济 稳步提升。 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 183.4亿元,增长 10.4%。平台基础不断夯实,“一区三园”平场 3100亩、新建道路 9.5公里,邮亭至荣昌天然气管道建成通气, 节能环保、眼镜、夏布产业基地等加快建设。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2%,华森制药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唯美陶瓷全球先进生产线正式投产,昌元化工成为全市首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其主导修订的工业高锰酸钾国家标准成功发布。主导产
8、业持续壮大, 推进 重点工业项目 45个,建成投产 30个,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轻工陶瓷集群规 模达 601.8 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2.9%。工业用电量增长 15%、用气量增长 25.6%、入库税金增长 14.7%。 商贸旅游不断发展。 坚持商旅、文旅、体旅融合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102.3亿元,增长 11%。成功创建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区,电商交易额达 31 亿元。红星美凯龙、康宁广场、西城天街等一批商业设施基本建成。建成万灵福邸、陶宝古街一期等旅游项目 32 个。开展首届惠民文化旅游消费季活动,举办七夕河灯旅游文化节、荣昌陶文化艺术节等系列商旅活动。荣昌夏 5 布服饰再度亮相中国国
9、际时装周,三大非遗走进北京奥林匹克 博览 会。成功举办中国铁人三项联赛等国家级、市级体育赛事 6次。接待游客 480万人次,增长 34.1%,旅游总收入 13.4亿元,增长 37.1%。 农业经济持续进步。 坚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塑造品牌,成功创建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入选全国首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县。“香海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人民大会堂成功发布。打造“荣昌卤鹅”公用品牌并逐步推向全 国。“荣昌猪肉”入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荣昌猪”品牌价值达 27.7亿元。“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 218个。 (四)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坚持精准规划、精品建 设、精细管理,推动城乡融
10、合发展。城乡规划更趋完善。 全面推进“多规合一”,编制完成美丽山水城市、物流布局等专项规划。按照智慧城市、海绵城市要求,编制完成黄金坡组团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增加用地空间 47 平方公里。 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拓展城镇建设用地空间 5 平方公里。 城乡建设富有成效。 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 31.48平方公里。 启动黄桷树广场、濑溪河体育文化公园建设。 实施濑溪河、荣峰河 综合整治,整治河道 4.2公里、河堤 4.3公里。“荣昌八景”建成并向市民开放。投资 16.3亿元,实施“潼荣”高速公路桥 梁及路基工程,改造国省道 51 公里、农村公路240 公里。争取用地指标 4000
11、 亩。完成地票交易 8.6 亿元,新增耕地 4235亩,建成高标准农田 6.7万亩,整治山坪塘 1000口, 6 新建农村便道 412公里。投资 5 亿元推进 “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 。 城乡管理提档升级。 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区、全国文明城区“三城同创”。调整设置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全市创新推行“街长制”, 111 名“街长”对城区街道“包干”精细化管理。启动城区农贸市场整治和规范化建设。规范城区道路交通和停车收费管理,新增停车位 1155个 。筹资 4亿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改厕工程,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村庄 5 个,打造市级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 3个。万灵镇
12、荣膺“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清升镇获评“全市最美养生小镇”。 (五)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有效。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持 问题导向、系统治理,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有力。 强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全面完成年度整改任务。统筹资金 15.6 亿元,深入开展濑溪河流域及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区、镇(街)、村三级河长体系,在全市率先实现“河库、领导 、责任、制度”四个全覆盖。建成投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荣隆园污水处理厂,改造 17个镇街污水管网 81 公里。开展濑溪河、大清流河跨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加强露天焚烧专项整治,超额完成 5
13、00辆黄标车淘汰任务。环境监管执法不断加强。 完成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编制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强化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格禁养区、适养区审批管理, 7 依法取缔濑溪河干流、支流陆域 200 米范围内所有畜禽养殖场。 深入开展“蓝天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2件。 区域环境质量得 到改善。 全面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扎实推进 273 项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围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统筹资金 3.1 亿元实施道路绿化、水系绿化等 23 项重点工程。濑溪河、大清流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类标准。全年空气优良天数 253天。城
14、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覆盖人口比例达 97%。 (六)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筹集资金 17.4 亿元办好市区级 40项重点民生实事,“农村 便民道户户通”工程获得“中国十大民生决策”奖项。 精准脱贫成效明显。 出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文件,建立脱贫攻 坚 “双组长”责任制。组织 2000名干部进 20万农户,准确掌握生 产生活情况,推动实施精准脱贫。加强精准医疗救助和产业后续帮扶,整合资金 1.43 亿元促进脱贫户稳定脱贫。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出台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实施方案,教育卫生系统新引进研究生75 人。启动后西小学等 4 所学校改扩建工程。探索高初
15、中联合体、强校带弱校、一长执多校等模式,与南岸区形成长期教育互助关系,荣昌中学与峰高中学实现深度融合办学。创新管理机制,实行校长目标责任制,授予校长管理自主权。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 区人民医院建成区域影像远程会诊中心。区妇幼保健院迁建、普众中医 8 院改建项目推进顺利。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新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区科技馆即将建成投用。社会保障持续加强。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1 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75万人。落实各项社保待遇 24.1亿元,发放城乡低保金 5713万元。推行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支出医疗救助金 2650 万
16、元。完成“ 1227”地震灾后重建 599户,危房改造 1300户。完成城市棚改 320户,新安置煤矿棚户区居民 866户,新分配公租房、廉租房 800 户。 4274 名残疾 人接受精准康复服务。 社会治理全面提升。 按照“七个坚决防止”要求,开展保十九大安全 稳定“百日攻坚行动”,实现“五个零上访”、市级“零通 报”和“两个百分百”目标。开展综治网格员专职化试点。在全市率先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三级实体平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优化警务运行机制,刑事案件、可防性案件、侵财案件分别下降23.9%、 38%、 25.6%,破获公安部“部督”案件 3 起,命案破案率保持 100%。开展“减存
17、量、控增量”等专项行动,调 处矛盾纠纷 5210 件。牢固树立安全生产“ 1 0”理念,深化大 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严格 “日周月”隐患排查。加强基层食药监所 规范化建设。全年无群众到市重复集访和进京非正常上访、无较 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七)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新 9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决清除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王”思想遗毒。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 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前置和备案审查。 依法接受人大法
18、律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 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 办理人大议案建议 210件、满意率 99.1%,政协提案 232件、满意率 98.7%。 行政效能持续提升。 深化“放管服”改革, 加强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制定规范 和标准 49 个。清理规范中介服务、行业商会协会收费项目近 60 项,整体收费降低 20%。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网上行政审批 6 万余件,群工系统接办事项 2.9万件,行政服务中心企业服务厅建成投用。 加强审计监督,公共投资工程审减 1.28 亿元。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增收节支 1.94 亿元。 廉政建设得到加强。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19、深入贯彻市委 、区委廉政建设部署。 塑造喻茂坚“五个一”廉政文化品牌。切实发挥政府特邀监察员作用。 深化 “踢皮球”“中梗阻”等专项治理,开展优化服务发展环境活动及“双百评议”, 建立“小六长” 作风建设“八不准” 机制 。 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 定精神 14 件 15 人,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41件 54人,行政问责 5件 22人 。 过去一年,全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推进,机关事务、民族宗教、机构编制、妇女儿童、防震减灾工作实现新进步,工会、青少年、科协、老龄、关心下一代、工商联、文联、 10 社科联、侨务、对台、人防、双拥、档案、人事、保密 、 修志、物价、气象、消防、
20、应急等工作取得新成就。 各位代表!一年来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荣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向全区人民 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对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 发展水平还不高。经济规模相对不大,制造业整体水平偏低,市场竞争力较弱。 二是 产业结构不优。主导产业支撑效益尚未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不充分,服务业短板明显。 三是 新兴动能不足。传统产业升级缓慢,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作用不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四是 环保压力较大。资源性、工程性缺水矛盾突出,环境承载力有限,给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五是 民生事业有待提高。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领域仍有短板,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乡发展还不平衡。 六是 自身建设仍需加强。少数干部缺乏创新精神,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的现象;一些单位存在“表态多、 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问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不回避、不推诿、不怠慢,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