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山神秘部落.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21237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佤山神秘部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佤山神秘部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佤山神秘部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佤山神秘部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佤山神秘部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佤山神秘部落沧源是中国佤族聚居区,位于滇南中缅边境线一带,沧源县城距缅甸瓦邦仅 15公里。佤族人崇尚黑色,并以黑为美,黑皮肤、黑头发、黑服饰。阿佤山一带日照充足,走进沧源,看不到一家冒烟的工厂,路上的汽车也很少,空气通透得遮不住一丝阳光,天空水洗过一样洁净。吹着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轻快的音乐,满眼望去,车窗外一片绿色,农田、竹林、树丛,满目都是苍翠的绿色,人的心情也格外畅快。行走这样的乡村公路,即使没有什么目的,单驾车行驶在路上也是一种怡然自得的享受。 我们的行程从岩画开始。佤族祖先很早就在这里生活,在阿佤山海拔一千至两千米的山间留下了许多佤族先人的印记,山间岩画记录着先民们的生活状态

2、,岩画有人物,也有动物,有耕作、庆祝的场面,还有剽牛、打猎、祭祀的场景。最古老的岩画可追溯到 3500年前。在中原,古老的商朝汉人磨砺着粗糙的双手铸造青铜器,这里,佤族的先人们手执画笔描绘着他们朴实的生活原型。虽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侵袭,岩画并未褪去色彩,斑驳中记录着佤族人数千年的脉络传承。如今游人站在岩画前,仿佛还能聆听到那时的人们钻木取火,追逐猎物的喧闹声音。 翁丁村被誉为“中国最后的部落” 。走进它之前,我想这可能又是旅游景区自我标榜炒作的噱头,待走入之后,我改变了看法。翁丁村是沧2源县有名的旅游名片,据说当地政府为保持翁丁村的原始风貌,禁止在村中使用砖瓦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建房,整个村庄仍

3、沿用着古老的茅草屋。 在佤族语中, “翁丁”表示云雾缠绕、山水灵秀之地,沧源地区地处边陲,游人来得少,所以开发滞后,大都保持着古朴的原生状态,翁丁几乎是佤族原生文化的标本。村口大门处,一位佤族老人用黑色墨汁在每一个进入的游人双眉间象征性地画一个黑色圆点。佤族人崇尚黑色,古时,先民们用一种黑色的神药涂抹在脸上用于避邪和治病,后来往脸上涂抹黑色成为美、快乐和祈福的象征。 寨门大榕树下,摆放着佤族人节庆日里敲打的木鼓,两位上年纪的佤族老太太在骄阳下一边抽着旱烟一边织布,看到有游客走近,忙不及地向我们展示她们手里五彩缤纷的手织布。 如同在佤乡其它地方见到的一样,翁丁村中随处都可看见树上悬挂着牛头骨。不

4、要以为这是艺术标本,牛头是佤族人的图腾,凡有佤族人的地方必能看到悬挂的牛头。 村中遍布着许多延伸的鹅卵石小路,连接着各家各户的茅草屋,家家户户都悬挂着牛头。从茅草屋的布局和形状很容易就能辨别出他们的家庭状况。没结婚或者孤寡老人住的茅草屋较小,一般是单层圆形屋,而另一种两层茅草屋通常都是一家人甚至几代人居住在一起。房屋院落里晾晒着收获的谷物,还有腌制的腊肉。茅草屋被一圈栅栏围着,栅栏内满是花草,小径两旁满是院落里伸出的花枝,院落里的佤族人对游客们也是见怪不怪,洗衣服、做饭,专心地忙着自己的生活。 3村子的心脏是寨桩,所谓寨桩就是在村中央立起一根柱桩,旁边有一个很大的椭圆形石器,再加上一根高高的木

5、杆,这里是村民们平时聚集的地方,老人议事、村民祭祀,或者节日庆典,这里装满了神圣和庄重,也弥漫着浓烈的乡土遗俗。古朴肃立的寨桩,写满了佤族村民的虔诚,也汇集着他们的祈盼,在远离尘嚣的边野,这份虔诚和祈盼在漫长岁月里与翁丁村民们一起栖宿、绵延了数百年。 佤族地处偏远的边境地区,以往少与外界接触,在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佤族人一直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至今仍遗留着诸多“原始之风” 。每个村寨都有寨主(即佤王) ,寨主世袭,是整个村寨的精神领袖和领导村民生活的头人。村中最气派的建筑自然是佤王府,佤王曾经是佤族部落权力与精神的象征,佤王统治部落凭的是尊贵地位与权力威望,如今部落没有了,取而代之

6、的是村庄,寨主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村长,文明时代来临,即便是一村之长,也没有往昔那样对来客有生杀大权。文明社会的行为生活需要法律去规范,庄严的佤王府也退却了权力色彩,剩下的是人们对远去记忆的好奇和探究。 佤王府已是一个小博物馆,馆藏着昔日佤王生活中使用过的物品,一位上年纪的佤族老人热情地请我们进去,为我们递上浓茶,并主动为游人介绍佤王府的历史和佤族人的生活习性。老人讲佤族人对火非常崇敬,火塘既是做饭的工具,也是取暖设备。佤族人家迁入新居在屋里点燃火后火种要一直保存下来,不能熄灭,否则就将有厄运降临。火种保存得越久表示越繁荣,是家庭兴旺发达的象征。 我们按着村中人的指引来到村外的人头桩,人头桩是

7、古时佤族人祭4祀的地方。一片木桩林立,摆满了牛头骨。树上、地上到处都是。既然满是牛头,为什么又叫“人头桩”呢?说起来令人怵然,佤族人古时一直用人头祭祀神灵,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不允许再用人头祭祀,并约谈当地头人劝期改变习俗,从此以牛头替代人头。 我徘徊穿梭于人头桩之间,努力臆想着那些血腥年代里的祭祀场景,如同电影里的镜头,不知殊俗无意闯入的异乡客或者战败的俘虏被佤族人收押至此砍下脑袋祭神。在庄重的祭祀仪式上,祭师念念有词,乡民呐喊助威,只有要被杀的人绝望地挣扎,绝望于即将到来的死亡。 想象一下,几十年前,这里摆满了的可不是牛而人的头颅啊!一位当地村民走过,主动走过来为我们讲解着, 我们听着对方

8、的讲述不寒而栗。讲解者大约了解到了我们的心情,看着我们一行人,然后对其中一位男士说, “如果放在从前,像你这样胡须比较多的男人最容易被抓来砍头祭神了?” “哦.是吗?”同行者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做了个极不自在的表情。讲解者笑起来,我们也跟着大笑起来。 太阳西沉,我们离开了翁丁村。车一路行走,我也在思索着:时光在翁丁这个千年佤族村留下了印记,传统也在现代浪潮中一点点地褪却,老年人仍恪守传统,穿着佤族服饰,妇女们挂着银饰,叼着老旧的烟斗,而年轻的佤族人早已摈弃了传统服装,像城里人一样穿着牛仔裤、T 恤衫,摆弄着手机。茅草屋下,村民的生活发生着改变,木鼓、牛头、织机、碳火,这些架构起佤族人生存的原始资料也会逐渐地消失于现代化生活的便利中。这是人类发展改变不了历史潮流,只是期望,被改变后的生活不要失去拥有过的朴素而纯真的记忆。 5旅游小贴士 翁丁村位于滇南临沧地区沧源县,距县城 34公里,门票 50元/人。游人在翁丁村中可解决食宿,不过住宿在村民家里,无洗手间和热水,卫生条件无法保证,所以建议从县城出发到翁丁游览完再回县城住宿。沧源县城宾馆很多,标间价位大约在 100-150元/人之间。餐饮有汉餐、傣餐和佤族餐厅,但风味差异不大。 特别提示:沧源是佤族自治县,游人需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佤族人性格豪放剽悍、易怒,不要轻易招惹。消费之前一定要讲好价格,以免过后难以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