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24026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摘 要: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衡量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对以往快速城镇化发展道路的休整和纠偏。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尤为注意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城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城市;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061-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012 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今年工作总基

2、调:继续稳中求进。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今后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尤为注意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城市。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现时期我国工业化发展迅速,与工业化相伴相随的是城市的快速扩2张和农村地区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城市的扩张建设占用了周边郊区、农村大量空间,占用耕地面积越来越大、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林资源,大大加大了环境的压

3、力。耕地资源和林业资源不断流失的原因主要有:各地区、各部门开发区热是造成了耕地和林地的大量流失。城市为了迅速发展自己,无限制地外延扩张,无规划、缺少目的性地开发建设,也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林地。不合理的、与现实情况相脱离的农业结构调整侵占了大量的耕地和林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建房、修路,甚至修造坟墓等等占用了大量可耕作土地。同时,各类规划中或规划外的交通干线的改建、扩建和新建,也使得大量的土地资源流失。 (二)人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开发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获取物质财富。为了唾手可得的眼前利益,人们常常不计后果地对自然界采取野蛮掠夺式的开发手段,从而严重破坏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并常常造成不可逆

4、转的可怕后果。由于知识上或是观念是对科学的忽视,导致对自然规律缺乏正确、科学的认识,人类在各种开发活动中或是在制定政策过程中的种种失误,也造成了对各类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中国社会已经并入了城市化进程的快车道。我国的城市化率从 1979 年 17.4 增长到 2010 年的 49.7%,现今有 6.7 亿人口常年生活在城镇。未来 10 到 20 年,我国城镇人口都会以每年约 1 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这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结果。中国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正面临越来越突出的“城市病”困扰。3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城市

5、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这已成为影响到城市地区今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许多城市政府开始了重建城市与自然平衡的艰辛探索和实践。据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百余个不同地区、不同定位的城市提出了建设本地区生态城市的目标。 大力倡导建设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生态型城市,这既是人们顺应城市发展演变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进一步推进城市可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一是优先发展绿色生产力和占领科技制高点的需要。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型城市,应当优先发展高起点的、涉入绿色高科技的先进领域,这既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和城市形象,也有利于提升本地区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

6、要。 “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两大发展战略的确定,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确定了总基调。在我们今后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当然要贯彻实施好“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 三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自有城市以来,城市作为某一区域经济、政治活动的中心,既是各种利益的汇集点,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集中点。城市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空间紧张、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概括来讲,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原有生态环境之间矛盾激化的反映。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应当努力建立起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4型城市。 四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随着经

7、济的日益增长,社会的稳步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与愿景已经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数量型转为现代意义上的质量型、从单纯的物质满足型转为更高要求的精神满足型、从简单的户内型转为丰富户外型,生态、旅游、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和发展需要。 三、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议 (一)明确城市功能定位 “生态城市”首先是城市,要进行城市定位。一个城市的定位要准确,主要应考虑四个方面的要素:第一是自然环境条件,包括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及城市周边的自然资源情况;第二是城市所处的区域地理位置,比如是某一省的省会城市还是某一个区域的相对中心城市,或者是居于重要的交

8、通枢纽地带等;第三是城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现代城市不仅仅是经济的腾飞地,更应当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地,这一点从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看显得越来越重要;第四是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的,城市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基础就是城市顺利发展的经济条件。 (二)制定城市建设规划 城市规划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和布局,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和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是城市各项工作的龙头。建设生态型城市,在确定城市定位后为顺利开展一系列工作应当从抓城市规划入手,生态城市的城市规划需要有一整套体现生态城市特点的指标体系。目前我国制定生态城5市建设规划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城区改造,建设生态城市需要在原有

9、基础上重新制定规划,这是大多数情形;另一种是新建城市或老城的新区,比如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城等地区,这类新市或新区在编制规划时可以及时采用先进的生态城市规划理念来指导规划的编制。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城市保护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基础设施,不仅仅包括传统的交通网络、能源供应、水源供应、通讯设施等方面,还包括生态服务、环境保护、信息网络等新的领域。长期以来,国内外各类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在城市的设计、建立之初,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就必须整体规划与设计,并且要适度超前,以避免

10、因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的建设滞后性和盲目性。要保证这些基础设施各系统之间协调及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 (四)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在推进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思想,协调好城镇化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支撑体系,其中包括建立以节地和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以重效益、节能、节材、产业生态化为中心的产业生产体系,以节约资本与资源为中心的技术经济体系等。重点建设由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湖泊、水系和文化公园、街心花园等组成的生态载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在城6镇化进程中加以推进,在企业、社会

11、和城市的层次上加以推广,制订鼓励发展环保产业的相关政策,实施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区域联动。建设环境质量保证体系,对主要城市进行生态定位,制订和实施水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对城乡各项开发建设必须进行环保的可行性评估;并注意在区域人工环境的建设上,要合理规划,建设具有自己区域风格的人工环境,如城市建筑、雕塑、园林、绿地、花坛等。总之,只有注意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的结合。 (五)重视文化传承,倡导生态文明,实现协调发展 城市越是现代化,越需要历史和文化的支撑。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城市魅力的重要方面。生态城市的文化建设应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城市领导人要有高尚的精神文化追求,市民要有比较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

12、文化素质,城市政府要有促进文化繁荣的政策措施,以及较好的机制体制保障;二是城市有比较完善的科普教育文化设施;三是有比较发达的文化事业和产业;四是城市原有的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这种传承和保护既包含了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包含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建设生态城市、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我们城镇化道路的正确选择,也是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赵峥,倪鹏飞.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征、问题及政策建议J.战略研究,2012, (2). 2 杨继学,杨磊.论城镇化推进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河北师范大7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6). 3 陈婧,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4). 4 刘飞,冯广丽,高晓霞.浅谈生态城市建设J.科技信息,2011, (15). 责任编辑 王 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