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资本对价值观的异化以及价值观创新初探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价值观是人的重要思想心理结构之一,具有稳定性及指导性,对人的行为具有规定性。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价值观的变化情况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和引导,对于我国社会的顺利转型以及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当前我国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是受到资本的影响而出现的价值观异化现象,针对价值观的异化现象,文章分析了其原因、表现形式,提出了相关创新途径和应对之策。 关键词:价值观 资本 异化 创新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生产关系的产物。在当前
2、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世界各国之间相互影响,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扩散,我国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决定了我国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仍是昂扬向上的,但是由于受到资本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价值观异化的现象,这应该引起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视。 价值观的异化就是价值观脱离了主体的思想控制,并且受制于它。比较突出的表现是消费主义盛行,这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各年龄阶段都在物质层面上进行攀比,比较典型的实例有年轻2人比名牌、有经济实力的比豪车,还有很大一部分官员为了达到高消费的目的,不惜铤而走险,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个人目的。这种种
3、表现都体现出了价值观的偏颇,出现了价值观被资本异化的现象。 价值观资本异化的基础 异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意是分离、疏远的意思,后来德国哲学借用该词作为一个哲学名词,用来表达客体超出主体控制的状态,黑格尔、马克思等都多次使用该词。特别是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异化的理论,这对于理解机器大工业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运作方式以及工人遭受的巨大剥削具有非常明显的指导意义。本文提出的资本对价值观的异化作用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在资本的作用之下,超出了人作为主体对它的控制,反而受制于它,不能达到精神自由的一种状态。 在资本影响下的价值观异化是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以及人类需求的无限之间的矛盾导致人类之间相互竞争,在竞争的过程
4、中更加强化了这种需求的无限性,这是价值观资本异化的哲学基础。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人类必须满足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之后才能思考更高的精神需求,比如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我国古代也有“衣食足则知荣辱” 、“有恒产者有恒心”之说,表达了同样的结论,图 1 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结构图,可以看出,马斯洛需求层次表现为递进的金字塔结构,意味着人作为主体,只有在满足下层结构的基础上,才能考虑上一层次的结构,分别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具体到价值观与资本之间的关系方面,资本是价值观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图 1 中可以得知,资本对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在它是价值观形成的重3要基础,没有资
5、本以及相关经济基础的支撑,价值观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反过来价值观对资本具有反作用,如果没有价值观对资本运行的一定约束,就会造成资本对价值观的异化。如果价值观与资本二者相互分离,只是单纯强调精神需求或者单纯强调资本需求,都会导致二者的分离或者轻视其中一方的现象。只是强调精神需求容易导致空想主义,如果单纯强调物质需要,又会导致拜物教,这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这都是价值观的异化现象。总而言之,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以及人类对未来的若干未知,导致价值观出现资本的异化现象。 价值观资本异化的若干表现 (一)金钱中心论 价值观的资本异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金钱中心论或者金钱万能论。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过程中,以及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其他相关措施,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也催生了很多落后腐朽的思想,其中突出的就是金钱中心论或者金钱万能论。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在于金钱,任何事件的进行或者停止都是以金钱来衡量。当然不能否认,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之下,离开金钱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如果掉进了金钱的漩涡里不能自拔,则是比较危险的,目前存在的大量贪污腐化现象,就与金钱中心论的资本异化现象有关。金钱中心论的结果导致贫富差距过大,这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最严重因素。反观历史上的王朝更迭以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来推论,可以得到,在贫富差距最大的时期,也是剥削和压迫最严重的时期,就会激起激烈反抗,造成社会发展的不稳定。为
7、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应该预防贫富差距过大现象的产4生,在思想上解决价值观的资本异化问题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最重要方法。(二)极端个人主义 我国的历史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的教育主要是集体主义,而欧美等国家的价值取向则是个人主义。在集体主义盛行的国家,整个群体更有团队意识,但是也能够看出容易导致高度的集中而产生应有的灵活性。而个人主义则与之相反,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和灵活性,但是也导致集中不够,相对来说效率较低的缺点。理想的做法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择优而用之。但是目前在资本造成的异化条件之下,价值观中极端个人主义表现比较明显,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这些不是很明显的
8、个人主义已经不足以表达,目前的情况是一切为我。 (三)消费主义盛行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相比,在人文精神、技术创新程度、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这样的时代特点要求价值观是昂扬向上的,奋发有为的,但是我国提前进入了消费主义的泥潭。豪车、名表、名包都是目前主要的奢侈品,这些于生产力的发展没有太大的价值,会导致整个国家的经费大量外流。长此以往,整个国家的价值观只会更加萎靡,不能奋发向上,这对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技术创新,在于人力资源的不断增值,也就是人力资源逐渐强大,做别的国家或者群体做不了的事情,这样国家才能不断强大。消费主义的
9、核心在于消费而不在于生产,这样会使整个5国家和民族素质下降,与发达国家竞争时就会处于劣势,长此以往,劣势会越来越明显。劣势差别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整个国家的危险。 (四)理论与实践脱离 如果前面三个表现还是存在于表面现象的话,那么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则是价值观资本异化的思想方面的表现。为了在竞争中获胜,或者隐藏自己的真实企图,整个社会就会出现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就是言行不一,孔子有句名言“人无信不立” ,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最重要的注解。 整个社会表现出的言行不一,对国家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相关理论工作者研究出来的都是根据书本得到的知识,跟现实相差很远。政府有关部门言行不一的结果导致一定程度
10、的浮夸,企业在商品销售过程中以次充优、以假乱真等,这些都是言行不一的表现,是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目前所能积极做的就是直面现实,做到言行一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一句真话重于整个世界。这是一个最重要的价值标准,言行不一的结果只能导致自身能力的下降,能力下降意味着淘汰。 价值观的创新途径 创新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它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名词采用的,创新包括采取新技术方法、新材料、创造新市场、新产品、新的组织方式等不同的方面,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可以看出创新可以概括为新,就是前人或者别人没有想到或者没有做到的事情,这就是创新。目前我国的价值观在资本的影响下出现异化,导致主流价值观与大众
11、价值观的分离与疏远,在价值观的趋势上表现出一定的混乱6状态,这些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稳定都是非常不利的。 价值观的创新主要有两条,第一外化于物,第二内化于心。二者没有轻重之别,只有先后之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外化于物显得更加迫切。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也不能忽视内化于心的作用。 (一)外化于物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要解决思想领域的问题,可以以物质基础为抓手来进行。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开展的“你幸福吗?”大型访谈活动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反响,可是在这些访谈中也能够发现一个问题,有些感觉不是那么幸福的人在网上发了大量帖子,而在电视台看到的都是感到幸福的回答,这就告诉我们要多
12、听听不同的声音。而在这些感觉到不幸福的帖子里面,可以把不幸福的原因归为几类,有的认为工作太忙,有的认为工资太少,有的认为工作过于单调,还有的认为家庭不幸福以及个人发生的不幸事件。但是可以看出谈到工作的很多,谈到工作的核心就在于对工作的不满意,不满意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工资太少,房价太高,消费太大。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当然不是任何的需求都能满足,无论如何,一个健康的社会对于人的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生活应该得到保障,目前我国的青年人,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房奴、蚁族大量存在,这些物质层面的不能保障,一定会在精神层面上得到体现,最终表现为价值观的异化。如果不能在物质层面上解决这些
13、问题,很难在精神层面解决价值观的问题。要在物质层面解决价值观的问题,可以从减小贫富差距,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低收入者的收入能够逐渐提高,7高收入阶层能够通过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状态。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 多年过去了,我们的政策已经走到了这个关口,现在是到了考虑先富带动后富的时候了。 (二)内化于心 在物质层面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以及之后,就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价值观内化于心的过程,通过一定的引导与灌输,把社会主义共同的价值追求凝练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建设中发挥巨大的精神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促成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整体来
14、看,当前大众的价值观呈现正面、积极、健康的趋势,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流认识较为积极。要加强大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引导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融入到大众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 当前各种形式的媒体高度发达,尤其是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为沟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一方面使信息流通更加便捷,信息内容更全面,网络诉求正成为新的便捷、有效的民意表达渠道,通过媒体表达民意、反映民生问题的现象不断增多。另一方
15、面,媒体传播对信息有放大作用,一些原来不是问题的“问题” ,经过各种现代传播方式的传播,可能变成问题;一些原本平常的事情,一经媒体介入,可能变成人人关心的大问题;一些本来正面的事件,经过媒体加工传递,可能带来负面影8响。进入社会转型期,各类社会群体在利益选择面前,往往会为共同利益积聚起来,极易使个体矛盾演变为群体矛盾。因此,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要重视各类媒体作用,善于占领舆论高地,通畅与大众的沟通渠道。参考文献: 1.俞吾金.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2003,2 2.王文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4) 3.孔子.论语M.中华书局,2006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王春玺.底层公众的“中国梦”有多远.人民论坛,2012,12 下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