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索面斜拉桥结构对比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多,斜拉桥日益向着更长、更宽的方向发展。当车道数目增加到四车道以上后,桥梁横向跨度很大,这样常规的双索面结构形式必然使得横梁尺寸增大,特别是对于混凝土斜拉桥,横向可能会控制设计。本文通过双索面、三索面两种索面形式的结构分析,为类似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斜拉桥;多索面;结构验算;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1 概述 目前多修建的双索面公路斜拉桥结构型式,对于桥面不是很宽,车道数少的情况是适用的,但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多,车道数增大到四车道以上时,桥梁宽度就会比较大,其载荷也越来越重,横向跨
2、中弯矩大并且可能控制设计。而中小跨径由于梁高度矮,双索面斜拉桥必然会使横梁尺寸增加。 拉索是斜拉桥的主要承重构件之一,其布置方式对整个斜拉桥的结构刚度和经济合理性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拉索的设置形式为切入点,通过已建成的某特大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别对双索面、三索面的形式进行结构分析。 2 工程实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某市跨江斜拉桥,主跨 383m 独塔钢箱梁双索面斜拉桥,设计荷载等级公路-,地震烈度按度设防,桥下通航净空(28855m) 。桥面按双向八车道设计,钢箱梁梁高 3.5m,宽 B=42m。 ,桥型图、主梁横断面如下: 图 1 桥型布置图 图 2 主梁横断面 2.2 结构对比分析 2.
3、2.1 内力对比分析 考虑仅作定性比较,可以采用简化的图式进行,即可以将拉索近似看为刚性支撑。其上作用的荷载有横梁自重、行车道板及桥面铺装(相邻两跨的一半)的重量、活载。近似的计算方法计算。 双索面方案横向内力计算 钢箱梁标准梁段重 322t,标准梁段长度为 16m,横隔梁间距为3.2m。中央分隔带 2m。横梁可以视为一个工字钢,其截面尺寸为:隔板厚 1cm,高 3.5m,上缘厚 1.6cm,下缘厚 1.2cm,翼缘板宽度为 3.2cm。其截面特性计算如下: 双索面 荷载 跨中 L/4 跨 弯距(t.m) 应力(t/m2) 弯距(t.m) 应力(t/m2) 恒载 352 1791/2206 2
4、96 1506/1855 活载 1374 6992/8609 1237 6295/7751 合计 1726 8783/10815 1533 7801/9606 三索面 荷载 弯距(t.m) 应力(t/m2) 弯距(t.m) 应力(t/m2) 恒载 128 368/452 55.5 280/345 活载 609 1651/2030 273.4 1349/1660 合计 737 2019/2482 328.9 1629/2005 表 1 内力计算表 弯矩比较: 双索面与三索面横梁跨中的应力比较: 压应力拉应力 双索面与三索面横梁 L/4 处的应力比较: 压应力拉应力 由上可见,三索面的横梁弯矩减小
5、了 2.6 倍,横梁跨中压应力减小了 3.5 倍,拉应力减小了 5.4 倍。L/4 处拉压应力减小了近 5 倍。 2.2.2 活载挠度对比分析 计算活载挠度可以用 MIDAS/CIVIL 分别建立两个模型。 图 3 双索面方案全桥模型 图 4 三索面方案全桥模型 两种模型的区别只是图 4 中多了一道索面,相应的增加了一个塔柱。索力是将原双索面的索力平均分配到三个索面上。在两个模型中分别加上八车道的活载,则经过计算后,双索面方案中,在八车道活载下,最大活载位移发生在 16#索(主跨侧共 22 对索,全桥 44 对索)位置,位移值为向下 43.5cm,在此位置最小活载位移为向上 0.1cm,其主梁
6、的相对挠度为 1/879;三索面方案中,在八车道活载作用下,最大活载位移亦发生在 16#索位置处,位移值为向下 33.3cm,在此位置最小活载位移为向上 0.1cm,其主梁相对挠度为 1/1147。可见,改为三索面的活载挠度减小了 24%。 3 结论 本文以某实际工程为背景,分析了不同索面的设置形式的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双索面宽斜拉桥在横向上受力不合理,必须要通过设置强大的横隔梁来抵抗横向受弯,如果充分利用中央分隔带的空间多设置一道(三道)索面,则能很好的改善宽桥重载斜拉桥的横向受力问题,因此三(多)索面斜拉桥应该是今后大跨径宽桥的发展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 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 2. 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3. 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 4 胡永,丁靖,闫子才.超宽桥面部分斜拉桥施工控制.道路桥梁施工技术.2007,No.1 5 程进,肖汝城,江见鲸.斜拉桥成桥初始恒载索力概率确定.土木工程学报.2003.12 6 廖凯,高低塔空间索面斜拉桥方案设计及其结构计算分析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戴玉明(1981) ,男,江西南昌,工程师,从事公路工程与市政道路工程的技术管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