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质矿产勘查找矿现状探析摘要:本文根据不同的找矿原理,快速、准确的发现可用矿产,对我们的经济和生活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根据同位成矿的原理找矿,依据地质环境为基础,通过对比成矿的地质条件,是十分有益于找到大型、超大型矿床的。但目前我国的矿产勘探仍存在很多问题,这种方法仍需要不断的实践经验,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 关键词: 地质矿产;地质勘查;找矿;勘查方法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t prospecting, mineral, rapid and accurate findings av
2、ailable to our economy and the life are all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isotopic metallogenic prospecting,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s the foundation, through comparing the ore-form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it is very conducive to find large and sup
3、er large ore deposit. Bu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mineral exploration is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this method still need to constantly practice experience, need to constantly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Key words: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Prospecting; Exploration meth
4、od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我国矿产地质勘查的现状 1.1 地质矿产研究的内容 地质矿产主要对“ 成矿”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类型、成矿机制,以及成矿的地质背景和环境等因素,找出成矿所处的地质条件和规律,对成矿模式进行预测。 1.2 我国矿产地质勘查的现状 目前我国处于投资效益很低,而社会投资却受到诸多限制的困境中,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我国没有专业性强实力大的企业在商业性的矿产地质勘查中确立主体地位,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矿产地质业的发展。 我国地质勘查人才的匮乏也是一直以来制约我国矿产地质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传统的勘
5、查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而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不够深入,较难适应到目前的勘查工作中,不利于勘查工作的展开。 如今我国矿产地质勘探重点从露头矿、高品位、浅部矿体转向隐伏矿、深部矿进行钻研,大型和巨大型矿产的发现才能满足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 1.3 矿产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没有确立企业在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对矿产的勘探和开采受到了体制的屏障。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矿产地质勘查的发展,使得我国进入了社会投资受到了阻碍,而国家投资效益低下的困境。 (2)矿产地质勘查的相关权益的体系不够完善制约了我国矿业勘查的发展。由于我国现有勘查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存在着不透明性和不
6、稳定性,投资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使得矿产勘查市场发育不良。 (3)地质勘查人才的缺失,地质勘探技术的落后造成了严重勘查问题。针对地质勘查人员的培养方面不够完善,使得具有专业的勘查技术的人员匮乏。或者勘查单位的人员技术仅懂得传统的勘查技术,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不够,对遥感、物探、化探等新技术的掌握不够深入是十分不利于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的。 (4)我国矿产地质勘查的主次不够明确。今年来我国对地表矿和浅层矿产的开采已经接近枯竭,向隐伏矿、深部矿的转型是势在必行。然而我国仍停留在露头矿和浅矿的开采中,那些矿山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了。 2、地质矿产勘查方法研究 2.1 物化探
7、测技术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研究深部找矿的关键问题是要解决矿区的成矿规律,例如,深部矿区的成矿环境、成矿系统和成矿的演化过程等。通过对矿床的全面认识可以找到矿床的深度空间和制约因素,以便发现深部矿床,科学技术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1)对成矿系统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深部找矿。所谓的成矿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区域内,通过成矿要素的结合所形成的成矿过程、成矿产物等诸多构成所形成的成矿整体。为了提高找矿的成效需要对区域成矿系统进行基本的了解,对矿床的类型进行整体的认识。同时掌握成矿系统的发育深度也是十分重要的,了解矿床在宏观的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对深度找矿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 (2)物探技术的应用。地球物理勘
8、查技术简称物探,它所研究的范围包括重力、磁效应、电、地震、放射性和地热等共有六类。通过对物探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寻找和扩大对能源矿产、有色金属矿产、非金属矿床等矿产的查找,效果卓越。采用物探技术进行物理勘查之前应对勘测区块内的地层、岩体、矿石等进行测量,通过对其参数和性能的掌握可以确定是否可以使用物探技术。 (3)化探技术的应用。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简称化探技术,在对金属矿产的查找过程中采用化探技术的效果较物探的效果更为明显。具有代表性的化探的应用是以水系沉积物的测量、土壤测量法、矿床原生晕法等。今年来对露头矿和近地表矿的开发已经趋于殆尽,而对隐伏矿的查找越来越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
9、创新,对于灵敏度高、精度高的化学仪器的使用使得对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的研究更为深入,通过对隐伏矿的存在形式和迁移机制的不断研究,提出了很多采用化探技术找矿的新方法。 2.2 地质体运动理论在找矿中的应用 地质体是诸如板块、地块、岩体、底层等多个不同层次的地质客体,是具有自身独特特点的在时间空间中运动的物体,地质体运动实质是在地球内热、自转、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的时空位移、解体、联合等活动。通过对地质体进行观查、研究和认识,掌握其运动特点,根据时空定位信息可以应用于矿产勘查工作。在勘探矿产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步骤,矿带、矿田、矿区、矿床、矿体的定位,因此抓住对地质体的运动特点对矿产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
10、地质体运动的理论,实际应用进行找矿时首要工作是对找矿空间进行布局,根据成矿带的稳定性和成矿类型的不同,根据地质体的整体运动理论结合对成矿围岩和成矿类型的使用进行布局找矿。其次结合地质体内部运动理论对区域成矿能力进行预测,区域成矿能力与元素的丰度、元素含量方差直接相关,同时与矿床的储量分布也直接相关,加上元素空间分布规律构成的异常模式对化探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推测出矿体。此外可以根据矿化元素的空间分布和矿产大小对探矿工程的孔径进行选择和辨别,从而推测出勘探区的实际储存量。 2.3 “地磁测量”方法的研究 地磁测量是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对地磁场的数据进行研究的一种矿产勘查找矿方法。由陆地磁测、海洋磁测
11、、航空磁测和卫星磁测四部分组成,同时根据测量的目的和测量精确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区域性测量、全球性测量和地方性测量。 陆地磁测是使用质子旋进磁力仪测量地磁强度,为勘探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海洋磁测是装有磁测仪器船只对海洋进行地磁测量的一种形式,对研究海洋地质、海底资源信息、编制地磁图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区域航空磁测是地磁测量的方法之一,主要利用航空磁测资料对地球大范围物理测量,通过对测量资料来识别断裂、圈定火成岩体、磁性地层等对成矿进行预测,适用于交通不便利,很难进行地面磁测的地方进行找矿工作,同时还适用于金属矿、石油矿的普查和地质构造研究等。 3、勘查手段的区域选择 勘查手段的选择应从地质目
12、的和经济效益两者出发来选择找矿方法,同时应注意勘查方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勘查方法也在不但的进步,多种先进的勘探技术的出现使得地质工作人员视野得到了开拓,同时使得对地质勘查信息的了解也在不断地深入。在勘查方法的选择时应重视先进技术的引入,同时实用性也应作为参考之一。例如,对航空遥感及时、物化探测技术、同位素成矿技术的原则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方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双重考虑的结果,不要一味的只考虑技术先进,而忽略勘查工作的实际地质情况和资金状况,应从宏观的视野,在信息准确、可信度高的条件下选择适合的方法。同时采用综合的勘查手段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它可以避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使得多种找
13、矿方法各取所长,合理的进行取舍,大大的提高了地质信息和数据量的准确性。灵活的选择勘查手段,通过对勘查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找矿的效率。总之矿产勘查的方法选择应从总体技术,既要满足资金的投入总量,又要缩短勘查周期,专业、科学、效率的完成勘查工作。 4、结语 随着我国矿产业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使得我国的矿产地质勘查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法。在市场经济条件的作用下,矿产的勘探和开发已经是融合数据和信息的双重作用下的自然产物。同时矿产地质的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努力解决我国矿产地质勘探在技术上的突破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劲松,蒋仕伯着重探讨地质矿产勘查遥感找矿技术J.大科技,2012(1):3 1 3 - 3 1 4 . 2 张锦荣,孔海英.陕西地质找矿主力军记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J.法治与社会,2012(1) :58-58. 3 王东善.当前地质矿产勘查行业的基本态势J.河北企业,2012(2):52-52. 4 林永全,郭建新,张峻,等.3s 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查领域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2(4) :18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