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粉喷桩在湿险性黄土地区的应用研究黄土是一种产生于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干旱条件下的沉积物,外观颜色较杂乱,主要呈黄色或褐黄色,颗粒组成以粉粒(0.0750.005mm)为主,同时含有砂粒和粘粒。一般情况下,具有天然含水量的黄土,如未受水浸湿,其压缩性较小,强度较高,是良好的天然地基,但有些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如受水浸湿,则土的结构迅速受到破坏,同时产生显著地附加下沉,强度也迅速降低,后者这类黄土就是湿险性黄土。可以根据湿陷系数 s 来判别黄土的湿险性,当 s18Mpa,地基土范围内的湿险性已全部消除。 实例 2、临汾运输集团公司 51#、52#住宅楼地基土为中等湿险性场地,含水率 15%,经采用粉喷桩
2、处理地基土,处理深度 6.8 米,已完全消除地基土范围内的湿险性。 实践表明,粉喷桩处理湿险性黄土地基,只有当土的含水量在塑限(即 20%)以上,水泥粉掺入量不低于 15%,一般为 18%20%时,才能达到好的处理效果。 四、施工中要重视的问题 粉喷桩在处理湿险性黄土地基时,对土的含水量和水泥的掺入量是有要求的,同时还要认真做到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另外,在确定粉喷桩的处理厚度和场地的外放尺寸时,一定要在经验的基础上,严格经过设计计算来确定,否则水可能会从侧向流入地基下部,导致基础结构和处理后的地基一起下沉。 为了保证粉喷桩处理的效果,还要注意在勘察阶段做好充分准备工作。若勘查手段选用不当,勘探深度、间距考虑欠妥就会导致场地湿陷性类型、地基湿陷等级以及湿陷层深度判定失实,从而影响设计方案的确定,进而可能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处理效果。特别是当黄土层中有呈透镜体或呈夹层分布的粗粒土如碎石层、砂层而漏探时,地基一旦浸水将会加重地基湿陷的危害性。 参考文献: 1行业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中国计划出版社 2地基处理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