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姑田游大龙民俗与传统村落地景空间共生关系研究摘要:面对农村建设中大量建设性破坏现象,应重新挖掘、审视传统文化与村落及地景结构之特性,及其相互间共生关系,以为农村及城镇建设之参考系。本文以此为背景与目的,以田野考察为方法途径,梳理、研究、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俗与村落、地景的共生。 关键词:民俗 传统村落 地景 共生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福建龙岩市连城县姑田镇(图 1)位于连城县东北,北距鹰潭市约282km,南距龙岩市 68km,西距连成县约 22km,距南康市约 220km,东距福清市约 240km,连永公路穿过其境。姑田最早建镇于宋,距今已 1000多
2、年。此镇环境宜人,各姓氏宗祖在群山围合与溪流穿行的地景结构中,察龙砂、点龙穴,以一龙脉为村落空间结构形态基础而线性生长,从东北至西南一条“新街”贯穿连接长较、郭坑、城兜、东华、后洋、下堡、大阪、西洋、上堡、董扶洋、上陈、田头洋等村(图 2) ,宛若游龙。 姑田镇属于福建闽西客家文化核心区,始于晋,一批批从中原迁徙至此,遂使文化亦迁徙,仍以“龙”为图腾信仰,以标示龙孙血脉及对中原文化之固守思念,至此,便得“游大龙”民俗延传 600 年。此俗初源自下堡邓屋,后变为每年 12 条,新中国成立后减为 10 条。游龙在村落与地景中空间变化流程为(图 3): 准备阶段(宗祠):主抬“朋”一年前召各户开会,
3、于各房户自带酒菜之宴上确立理事会,选成员并定各项事宜。 确定乐队(宗祠):乐队形式两种,一是集体组织,由理事会约定唢呐班,费用集体负责;另一是私人组织,又分赠锣鼓和赠十番。 经费(村落空间):有两部分,一是“龙酒”费,二是杂用费。 “龙酒”乃正月十五晚宴,由主抬头、尾的朋主办,朋中各户于前一年始备龙酒吃食。杂用费分摊至主抬头、尾朋的各家户,前一年十二月均会自觉交清。 迎请公爹(客家公王第一庙):客家人视“客家公王第一庙”供奉的随明武宗巡查闽粤之明福为公爹,每逢大年初一子时,须迎公爹回家过年,此俗曰“开天门” 。 备龙板和龙筋(宗祠/各家堂屋):龙板分龙头和龙身板,取材杉木,头(包括尾)板规格长
4、 5m*宽 0.2m*厚 0.05m,身板规格长 4m*宽 0.2m*厚 0.05m。头板、龙珠被视作龙回大地必备且具灵性之物件,逢正月十六龙升天后均会被另一家供奉于祠,屋架搁板,屋顶挂龙珠红灯。龙筋又称筋骨,头筋骨须在祠内准备,将当地盛产毛竹劈为粗细竹篾,骨架中横向布置整条粗竹篾乃筋,纵向布置圆篾圈形细竹篾为骨,故一龙头便需 9 根成年大毛竹。此镇林木丰富,面积 43.5 万亩,毛竹、立竹 720 万株,此一条件是制板、筋之首选材料,再次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特性乃为传统技艺与物皆源于自然,并共生。 清以前龙身直径 40cm,如今龙头高 2.4m,长 7.5m,口大张且衔直径70cm 灵珠,板
5、较大,为 5m。宗族各家所做龙身直径 70cm,总高 2.2m,板长 4m,板两端挖直径 5cm 孔洞以连接龙身,头板只在后端留洞。一节龙身由各家 2 个男子擎,同姓宗族每户皆一节龙身,游时,浩荡绵延千米,以显宗族人丁兴旺。 扎龙头(宗祠):扎头、尾都在祠内,板皆 5m,板上以粗篾扎好筋后,以 20 个直径 0.8m 圆篾圈扎成龙头骨架。头有 12 部分:大嘴,龙珠,眼睛,牙齿,舌头,鼻子,胡须,脑殻,两个鳍,背上矮鳍,两个龙爪和两个腮。常扎仰天大笑升腾的望天龙,故嘴大张,含 70cm 龙珠,龙爪应左抓前捞右爪后伸,两腮挂左右,随游龙抖动翕张。 时间安排:正月初一始扎龙头并将宣纸分发各家,十二
6、清点龙节数量,十三完成龙头,下午查修游龙道路,十五巡游,十六送龙升天。此间还须扎白色龙头 龙尾灯,皆扁长方体,长 50cm、宽 40cm、高 25cm,用一根细竹棍擎,上题吉祥语,其数量据抬龙头、龙尾朋中家户数目定,每户至少一个,唯“掌扇灯”是红色。 扎龙尾(宗祠):尾与龙身大小相仿,只是尾后翘,应与龙头气势相附。尾由 30 个竹篾圈组成,共有 5 部分:2 爪,龙珠,翅,2 鳍,矮鳍。主体筋骨应尾巴上翘并与脊上矮鳍平行,矮鳍两边各扎一刀形尾鳍,上翘龙尾加可动双翅,两爪与龙头相配,左爪后伸右爪前捞,右爪需挂70cm 龙珠一颗。另,规定尾需由族中身份显赫之人扎制。头、尾在祠内完成,扎头则必须于祠
7、之厅堂正中进行,扎身和腰则在各家堂屋,祠乃一族祖灵之所在,堂屋乃一家祖灵之所在,头、身于此完成,寓意图腾神与祖灵合二为一,是村民祈福神祖护佑仪式的象征。 扎龙身(各家堂屋):龙身即龙胯,亦以长、粗竹篾为筋,18-20 个直径 70cm 篾圈成骨,在板上做成华胜“”样式,筋骨交叉处以苎丝绑扎,或用铁丝。龙身扎 3 个刀鳍,每两个间再加一矮鳍。龙身由族中各房于自家堂屋完成,每房做一板龙身,一板为一“桥” ,量越多越好,如 100桥方可显示中堡游龙“长相好”的特色。 扎龙爪(宗祠):龙尾龙爪与龙头、龙尾一起在祠堂进行。龙爪只能扎 4 趾,原因为:天子金龙才能用 5 趾,另,5 趾金龙是真龙乃雨神,会
8、引来雷雨。龙爪在龙身两侧,巡游时随龙身晃动而摆动,爪底为圆形截面,用红、黑两色(或粉、白)绘成八卦,以示大龙脚踩阴阳乾坤。 扎龙蛋(宗祠):龙蛋为红灯笼,分两类,上堡、中堡乃八面椭圆,下堡及其它村子乃八面球形,但两类尺寸相仿,高 60cm,直径 45-50cm。龙蛋龙板较小,2m,故龙蛋多为后生所扎。龙蛋、龙尾同时扎,送龙升天后,龙蛋不焚而扔进鱼塘,以求多子多福。 糊裱(宗祠/各家堂屋):为免竹篾变形常边扎边糊姑田宣纸(明嘉靖始产) ,浆糊由面粉、木薯粉熬制,糊前将纸揉皱,褶皱纹理可使龙身显得真实,且不会因抬龙抖动开裂。 画龙(宗祠/各家堂屋):按传统模版绘制龙鳞、云纹。鳞纹两种,一是“正鳞”
9、 ,扇形排列,另一是“乱鳞” ,圆或方形,正鳞以直径 30-35cm 模板绘。云纹为流线型。色以红、黄、绿、水红、淡蓝、青粉为主,云纹忌黑色。 剪贴(宗祠/各家堂屋):贴龙奶与龙鳍火焰边饰。 题字(宗祠/各家堂屋):头、身、尾每节两端截面(当地称“裁口”,头只有一边)用毛笔题写吉祥、祈福话语。 装灯(宗祠/各家堂屋):头、身、尾、蛋、灯内骨架上必须插蜡,以使夜游时望似火龙。 备龙棍(宗祠/各家堂屋):龙棍又名灯龙脚,乃支撑龙体、板之构件,由 50cm 密节细毛竹而制,长 1.6m。接龙时,上部应连接两节板,故上段凿两长方形孔,间距 20cm,孔内各插竹栅,高的可插拔。 备插袋(宗祠/各家堂屋)
10、:插袋常以牛皮制,厚麻亦可。板、棍、插袋均在各家堂屋屋架供奉,逢年节请下使用。 备插袋布(宗祠/各家堂屋) 抓阄、拈龙(祖祠):分大抓、小抓,大抓乃定某姓氏宗族内10“朋”10 年内 5 次(江、华两姓轮替,故 10 年内各主持 5 次)抬龙头、龙尾顺序(即 5 个主抬“朋” ) 。小抓又名“拈龙” ,逢正月十三,为定各节龙身之序,10“朋”齐聚宗祠展开仪式(主抬“朋”只到不抓) 。号定之后即张榜公布,抬龙头者为其发 5 支蜡。接龙时,各节龙身以号入龙。接出案公爹(客家公王第一庙):正月十五上午十时,响 3 铳,接出案公爹。 祭龙头(宗祠):正月十五下午三时始祭龙仪式。铳响后,抬龙头一房长者肩
11、挑祭品,房中最年轻后生捧龙牌位,将祭品、牌位置于江氏宗祠门口香案,族人将头、尾抬至香案,铳再响,仪式始。 出龙(村落空间):正月十五下午四时,三铳响,头、尾、身等皆抬至张洋华氏祖祠边的山坡,即驳龙台,并行祭祀仪式。 驳龙(村落空间):正月十五下午五时,驳龙(亦称驳桥,将各身连接为龙) 。驳龙台乃村龙脉轴线一坡地,为江、华两家祖先自古约定神龙成形之地。 游龙(村落空间):至赖屋祖祠驳龙完成,游龙始,路线见图 4。游龙时,正月十五白天由各房长辈擎,故姿态稳健,正月十六由各房后生擎,游玩颠耍至龙身破损,乃俗信二次巡游越破越吉,行至溪边庵时,则必由长辈擎至庵门,以示诚心。 吃龙酒(民居):正月十五晚龙
12、酒,十番班、锣鼓师、琴师、鼓师坐正席,主家坐偏席。 送回公爹(客家公王第一庙):神龙升天后,将小公爹像送回庵中。摆龙宴(各家堂屋):最后,各家在堂屋摆龙宴,以庆巡游成功及其兆之丰硕来年。 游大龙是姑田人祖辈沿传之俗,于姑田俗信世界占据最重要地位,代表了客家民俗文化、思想之核心内容,此俗将姑田村落、宗祠、家户、庙宇、地景结构等空间融合于一,在几百年仪式性巡游祭祀中,一次次将姑田人的心想实现与升华,将其之精神凝聚,从形式到内涵标示了龙图腾与人的合一,并从文化层面证明龙乃全中华之图腾,无论中土之虎、牛、龟、蛇、鱼、娃,西羌之羊,北戎之鹿,东北之猪,东夷之玄鸟,三苗九黎之牛,最终皆统一于龙。 参考文献: 1 法约翰劳格文(John Lagerwey).客家传统社会(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 2 福建省连城县地名办公室编.连城县地名录.M.1983,6.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连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连城文史资料(15).M.1991,8.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连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连城文史资料(4).M.19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