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考与探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26749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考与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考与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考与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考与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考与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思考与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面临着许多机遇,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建设规模的快速增长,使工程质量监管任务更加繁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创新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是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不断提高监管效能的必然要求。如何围绕新形势,适应新任务,寻求新突破,是新时期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必须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s urbanization advancement speeding up unceasingly, en

2、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work is faced with many opportunities, also encountered unprecedented pressure.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construction scale, mak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task is more onerous;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q

3、uality supervision manage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Innov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pattern, is the objective demand of the situation, and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improve regulatory efficiency. How about the new situation, to adapt to the new task, to seek new breakthroughs

4、, i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work in the new period have to think about and explore the topic. Keywords: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市场形势发展,为监管方法改进创造条件 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每年保持了 20左右的增长速度,工程建设呈现出量大、面广、点多、线长、周期短的特征,整体规模不断创造历史新高。

5、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中超高层、大跨度、结构复杂的建筑日益增多。从项目管理看,建设规模与管理资源配置失调,制约质量水平提升的客观因素仍然存在。工程技术储备不足,市场不规范,管理不到位,违法分包、转包屡有发生,从业队伍素质不高的情况尚未根本改变。工程实施承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工程管理的多重考验,老问题与新矛盾交织,形势不容乐观。这些问题都与质量监督工作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新形势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监督管理方法要在推动“监督方式的根本转变,实行多层面、立体化、全方位的集体监督的工作要求,这是一个工作体系;既是推行现代工程监督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监管任务变化

6、,为工作机制创新注入动力 近年来,工程监管难度、风险、环境等发生了深刻变化。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技术风险、质量风险、政府问责风险日益突出,加之市场机制不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逐利趋向,给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部分参与工程建设的企业和个人的责任意识不高,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建筑市场不规范,信用缺失、无序竞争、低价中标等现象仍然存在,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行为制约机制难以有效运转;违反法定建设程序和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影响质量的现象突出。一些建设项目未办理图审、招投标、质量监督、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就擅自开工建设。规避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一些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

7、的建设工程游离于监管之外或者监管不到位, “三区”工程成为工程质量监管的薄弱环节和盲区,也成为工程质量事故频发的重灾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尚未建立,缺少法规和监管队伍等方面的必要支撑;工程项目已经向高、大、深、难转移,而建设、管理、监督队伍的总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工程建设。另外,随着近年来工程量的大幅增加,我市的监督力量已不足,人均监督面积已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 3 万平方米增加到当前的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平方米,人员紧缺的问题相当突出。目前,政府实行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又对质量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督人员承受很大压力。面对这种形式,必须尽快建立完善“履职不失职、尽责不

8、追责”的监管工作新机制。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方法必须适应发展形势、管理对象、工作任务的变化,任何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是没有生命力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不断注人新的内涵,赋予新的要素,体现新的特征。只有不断增强监管工作的适应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才能更好发挥监督效能,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新形势下监督管理转变的模式及方向 新形势下质量监督工作中要努力做好“三个结合” ,即转变理念与改进方式相结合,监督抽查与监督执法相结合,强化监督与做好服务相结合。突出抓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探索新思路。监管工作不仅要全力拼搏,还要调整监督模式,

9、建立起一种“执法严格、方法科学、手段先进”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保障机制。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法制国家的重要举措。法制国家的基础是社会有自律自控能力,企业能生产出合格质量的产品。从法制意义看,政府对企业的约束是以执法手段来实现的,所以监督机构加强执法,改“检查监督”为“执法监督” ,从源头开始明确监督机构的执法性质。这样才能体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责,才能保证政府执法的威慑力量。部令提出抽查监督。这指明了监督工作的方式。 “定部位、预约式”的传统质量监督模式,不仅与监督检查随机性、动态性的根本要求相矛盾,大大削弱了监督工作的有效性,而且极易造成因停工待检而影响工程正常进度的问题,客观上也给极个别监督

10、人员腐败提供了条件。这种监督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必须彻底加以改进。建立规范高效的工程质量巡查、抽查制度,把工程质量检查和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检查结合起来,把施工前预控、施工中检查和竣工验收有机结合起来,取消施工过程中的“停工待检”的质量控制点检查,加大不定时,不定点、不定人、不定内容、不提前告知的日常质量监督巡回抽查力度,充分运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和技术,全面实行工程实体监督抽测,对责任主体起到震慑作用。监督抽查要做到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督相结合、告知性检查与突击性检查相结合、综合执法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巡查与层级督查相结合、监督小组、科长、总工室、站领导多层次、立体化、全

11、方位相结合,行为监督与实体监督相结合。通过对关键环节、重点部位的控制,有效防范质量事故的发生。 四、加大监督执法检查制度 监督执法检查是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前因多种因素,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执法不严,处罚力度普遍较弱,甚至有的基本没处罚,致使企业违法成本过低,缺乏搞好工程质量的外部压力。也严重消弱政府执法部门的威慑力。要针对不想执法、不敢执法、不会执法等现象迅速建立监督执法检查制度,提高监管影响力。一是监督执法检查的方式要采取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及随机抽查等方式,综合检查定期开展(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专项检查有针对地进行、随机检查应常态化。执法检查要多采用国检方式,既可以增强检查的威慑力

12、,又可以了解真实情况。二是监督执法检查的内容要重点突出、过程扎实,防止出现死角盲区,杜绝走过场。要着重检查工程参建各方和执业人员质量行为、影响工程结构安全的实体质量等。三是监督执法检查的结果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发现的各类隐患,要及时排除,不能放任发展;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限时整改,严格处罚,真正起到以儆效尤(使人警醒,不犯错误;)的作用,使责任主体不想、不能、不敢、触犯法定基本建设程序及质量强制性条文“红线” ,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质量自控意识。 五、差别化管理制度 面对新形势,要大力实行差别化管理。一是监管对象差别化,根据不同企业业绩、信誉、质量保证能力等情况,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动态确

13、定和区分重点与一般监管对象,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管,要结合信用评价机制,建立动态的重点监控企业和从业人员名单,起到扬优治劣的作用,将列人重点监控名单企业施工的项目作为检查执法和日常监督的重点,实施不同强度的监督管理。对信誉差、能力弱的企业,要加大抽查频次,加大抽查力度。二是工程类型差别化,重点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市政桥梁、中小学校舍、保障性住房和住宅工程等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群众利益工程的监管,同时突出技术性风险较大的高护坡、深基础、抗震异型结构、大跨度结构、大型幕墙等工程的监督。三是投资主体差别化,对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与一般住宅,应实施不同监督控制模式。四是监督过程差别化,突

14、出对工程质量重要因素、关键环节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运用较多部位的监管。同时,要把监控的重点放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技术管理力量薄弱、市场管理欠规范、质量问题较为严重的旗、县、区),着重解决这些地区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违反强制性标准条文和质量通病严重等问题,以提高地区整体质量水平。 六、质量监管与市场监管联动制度 要强化市场与现场联动,建立“两场”监管机制,切实解决建筑管理“三多三少”问题,即企业资质、个人资格审批多,审批后的动态监管少;市场准人管理多,市场清出管理少;监督检查多,检查结果利用少的问题。从招投标、资质资格管理等环节着手,发挥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将工程质量监管与招标投标、施工许

15、可、资质资格等市场管理结合起来,建立一套企业质量诚信与市场准人相联系的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四大数据库,即企业资质数据库、个人资格数据库、项目管理数据库、信用记录数据库,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和利用各数据库信息,实现各地“现场”与“市场”的联动动态监管,形成一种守信激励,失信惩诫的社会机制,促进全行业提高质量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 结束语 创新工程质量监管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的环节多、范围广、时间久。要顺应时代发展,整合各种资源,建立相应制度,不断提高质监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在工作理念、工作重点和履职方式上实现提升和转变,切实保证质监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要进一步探索完善质量监管制度,尽快构筑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努力实现“保障结构安全、保证使用功能、防止重大质量事故、维护公众切身利益”的质量监督工作目标,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