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27933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简述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简述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简述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简述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简述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摘要: 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既相互协调配合又相互制约,建筑设计需要的是创新,而结构设计需要的是务实。本文主要对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结构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对框架结构进行合理的技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框架结构技术进行合理的设计是完成城市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从几个方面讲解了完善框架结构技术设计的措施。 一、框架结构技术设计的现浇板截面及配筋方面 现浇板的截面尺寸大小

2、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首要工作,在考虑到规定标准的取值范围后,还要注意让柱的线刚度比上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大于 1,一旦遇到强烈的地震作用,使梁端变成塑性铰,柱端保持非弹性形体免于屈服,节点处保持弹性形体,符合规定的“强柱弱梁强节点”原则。在框架梁的配筋设计中根据“适中”原则,设置配筋率为0.4%-1.5%之间。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采用 1%-3%的配筋率,梁的纵向最小受力钢筋配筋值要大于 2%时,增大 2mm 的箍筋最小直径。还要保持规定要求的最大、最小配筋率。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影响着框架中梁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此外,根据规范水准,框架中梁的配筋率最小值还要考虑到混凝土轴心强度设计值比上

3、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的比值。对于配筋的调整率都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当电算出来的结果是构造配筋时,均不会在实际工作中采用这种框架柱的配筋。这是由于框架柱受地震的作用,角柱会受到很大的扭转剪力,再加上双向弯矩的影响,横梁受到较小的约束,当处于工作状态时会双向的偏心受压,使地震作用重于框架柱的内柱。可以对框架进行计算,分别从纵向、横向两个方向对框架柱的配筋进行计算,选择其中的配筋较大值,根据配筋对称的原则,满足框架柱可以在受到多方内力组合时保持强度要求。 二、框架结构技术设计的人工调整框架节点配筋及填充墙 目前许多设计者在框架梁的下面不加区别的伸入支座,这样是不正确的做法。根据抗震设计中“强柱弱梁”的原

4、则,当地震发生时,拖延框架结构中柱塑性铰的现象,让塑性铰的现象出现在梁端,防止柱铰出现,这样一来,可以保障整体的框架结构安全, 。在满足了受力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些不用的粱下部钢筋从下面的支座中断开,保持框架结构的合理性,防止框架节点处的钢筋过多而引起的节点出负担,保障了整个框架工程的质量。此时框架节点处钢筋断开的数量要满足“混凝土结构规范”的相关规定要求,下面的支座与截断点的距离可以取0.05ln。在人工调整框架结构填充墙方面,当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大于五米的长度时,需要对墙顶和框架结构中梁进行拉接工作;当墙高于四米时,在墙高的中间位置设置和框架结构柱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水平墙梁。填充墙的拉筋以及

5、预埋件方面不能同框架结构梁、柱进行纵向的钢筋焊接工作,需要在框架结构柱内进行预留预埋件处理,当砌筑框架结构的填充墙时,再进行填充墙的拉筋以及预埋件的焊接工作。 三、框架结构技术设计的柱模板结构设计方面 支柱结构的特点是高度大,截面尺寸小。柱模板的垂直度和抗侧压力的混凝土对构筑框架柱模板影响巨大,这方面做得好,可以方便混凝土浇筑,捆绑钢筋和垃圾清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操作步骤普遍忽视。间隔沿柱高 3 米不会打开喷水孔,由于钢筋过于密集造成串筒也不能使用。致使了在浇筑混凝土后拆模时,会出现分层离拆、大面积的暴露筋骨和严重的小洞现象。对于这一问题,在有较多的水泥砂浆出现在框架柱顶时,由于柱顶水泥砂

6、浆的强度不大,所以要加干净骨料,然后将其捣实均匀。这样一来防止了在梁柱的接头处出现裂缝现象。在处理柱施工缝时,要按照规定要求,持续的在施工缝处浇灌混凝土,让浇灌的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施工缝表面水泥薄膜处松动的混凝土需要去除干净,然后拌一层水泥的砂浆,对框架进行浇筑混凝土后还要仔细的捣实结实,让新混凝土和老混凝土结合的完好。框架混凝土施工中用到的梁木模,需要设计部门进行专门的模板设计,按照相关的规定要求框架柱模板的施工使用。实践表明,梁具有的特点是宽度小,跨度大,用支柱来支撑下面。如果梁的跨度超过 4 米以上,梁的底模必须起拱。这么做可以解决框架结构在浇筑混凝土时的跨中下垂。根据经验梁

7、木模起拱高度要控制在跨长的 3-10 编。要保证框架结构中混凝土梁的质量达到标准,必须采用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有的施工单位忽视了框架结合梁的底模必须起拱的规定。控制策略是采用支好的底模和一边的侧模,用钢筋进行捆绑安放,最后安置梁另一侧的模,这样一来,钢筋的位置就可以正确摆放,钢筋的骨架也不会弯曲变形,框架结构的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四、强化建筑物框架结构设计的管理措施 现在我国建筑物的框架结构设计有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技巧,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框架结构设计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施工单位需要结合以往的经验教训,结合国外先进的框架结构设计理念,进一步强化我国的框架结构设计技术的管理措施。有

8、了有效框架结构设计技术的保障,才能让建筑物的工期缩短,质量提高。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物需要把框架结构当成建筑的主体备份,当成建筑物工程的重点。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框架结构的设计,不能照搬照抄以往的技术经验,而是需要结合原有的技术,进行整合改进,形成适合我国框架结构设计技术管理的理念。由于框架结构设计技术有很多的方面需要管理,管理相对复杂、难以具体操作,只有对框架结设计进行有效的技术管理,才能使建筑物满足现代工程的技术要求。 五、框架结构设计中其他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框架结构的抗震验算时,根据不同楼盖不同的理论计算。具体验算时留意场地土的类别。通过增加剪力墙,可以使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大幅提升。框架结

9、构设计为双向梁柱刚接体系。框架结构不能采用不同的结构模式,例如对于楼、电梯间的房间,不能采用砖墙进行承重,因为砖混结构作为一种刚性结构,没有框架结构的柔性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结构的混合受力可以使框架结构变形时互相协调。对于短柱构造需要加强,框架结构设计过程顶棚可能需要吊顶装修,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节约开支,在框架结构的柱间填充墙上任意打门窗洞口或是柱间填充墙没有到顶,这都造成了框架结构的短柱。因为短柱刚性大,在吸收了地震的作用后受剪,一旦混凝土抗剪能力不够,就会造成交叉裂缝的出现以及脆性的错断,造成建筑物整体结构的破坏倒塌。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完善,一是减小短柱的楼层作用,通过降低

10、相连梁之间的高度、用铰接的方式进行梁柱间的结合来进行。二是加大箍筋配置,使短柱内箍筋的间距维持在 100mm 以内,框架结构柱的纵向钢筋间距不超过 150mm。三是应用合理的框架结构箍筋类型,比如复合螺旋箍筋、螺旋箍筋以及双螺旋箍筋等等。在框架结构需要梁的外挑,在梁的下部进行设计钢筋混凝土柱时,有的框架结构设计人员在进行柱的内力计算以及框架结构配筋的计算过程中,对框架结构柱的受力概念含糊不清,把框架结构柱错误的当成了构造柱,把框架结构的配筋错误的当成了构造配筋,也没有对悬臂梁进行配筋的计算,导致了水平负荷能力的不足,埋下了建筑工程质量的隐患。对此,应在框架结构的整体计算过程上,把框架结构柱当成

11、偏心受压的构件,考虑到悬臂梁需要梁端的协调变形,柱与悬臂梁梁端的结合处和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相似,需要对框架结构柱进行竖向的构件结构整体分析,柱与悬臂梁梁端的结合处按照框架结构梁柱节点进行处理。对于框架结构的钢筋骨架方面,需要在框架结构的钢筋底部放置具有保护作用的预制垫块,不能用框架结构的钢筋骨架向上拉升的办法保护框架结构保护层,防止框架结构钢筋的骨架弯曲变形,钢筋网走位移动,使建筑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 六、结束语 只有根据规范要求,在在实际的工程中的现浇板截面及配筋方面、人工调整框架节点配筋及填充墙方面、框架柱模板结构设计方面不断的进行框架结构技术设计的总结、积累,加强建筑物框架结构设计的管理,

12、同时处理好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其他问题,才能使建筑的框架结构满足要求,才能对施工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文佳,陆东泉,邵翠霞.钻孔灌注桩配筋与非配筋交界处断裂原因的分析J.现代建筑施工,2008(01) 2韩萌,姚中玲.当代施工单位框架结构设计采用的技术手段分析J.企业制度管理,2008(01) 3陈立平,张红,陈钢.三维水工配筋 CAD 系统的集成方案J.机械工程师,2009 (05) 4孙占国,林宗凡,戴瑞同.施工单位菱形配筋剪内墙连梁的受力性能J.建筑结构学报,2011(05) 5魏琏,王森,韦承基,彭伙水,林云,黄世敏.双向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配筋设计方法的研究J.工程抗震,2008(04) 6刘铁军,雷勇,胡国有,李越.建筑结构中常见的配筋错误与质量预控J.辽宁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