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1 年度深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和模式研究报告 科技创新(产学研)平台的评价机制 2 内容摘要 根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深圳市“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应强化人才、科研、产业、企业等创新载体建设,广聚优质创新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着力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率先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 家创新型城市”。而近几年来,深圳市虽然在全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中处于领先位置,但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以及产业链的深
2、度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科技竞争力提升的需求日渐迫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营造集聚创新资源软环境也迫在眉睫。 创新要素的集聚、创新效率的提升与创新体系的健全均需要成熟的创新资源整合平台来完成,然而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作为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活动的高级组织形式,其运行不仅是对单个产学研项目的管理和运行,更重要的是对产学研项目平台的建设。产学研项目平台是以多个产业项目群为载体、以提升多个项目的协同管理效 率为目标、以项目治理为基本管理方法的创新资源协同管理平台,因此如何建立科学的平台建设机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课题组 在深圳市政府科技创新主管部门人员、各大学驻深圳研究院产学研合作负责人员、企业
3、产学研项目负责人员、相关高新技术行业协会等的大力支持下,从 2011自 2011 年 7 月份正式启动,经过专题研究、理论探讨、调查研究,实证统计分析等阶段,于 2012 年 8 月中旬完成了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和模式研究报告(分为总报告和专题报告)、大学研究院平台建设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即相关成果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 前言部分主要对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相关过程进行了总体概述。总报告部分首先通过参考国内外产学研技术联盟、创新平台的现有研究成果,对不同研究者的观点进行分类、辨析;然后通过分析国外先进技术联盟发展模式的经验与特色,根据深圳市现有创新
4、平台发展现状提出深圳市协同创新面临的挑战及问题。 专题报告以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载体 大学研究院为例,分析了其在创新联盟中的地位和应具备的平台建设能力分析,对平台建设的各项要素指标及其相关关系进行了充分的阐述;由于平台建设能力与深圳市协同创 新的成效息息相关,因此该部分构建了对平台建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类指标的内涵和衡量标准进行了界定。 实证调查分析报告通过对多家参与产学研项目的企业、大学研究院等进行实地调研,并经过 200 多份问卷的数据分析,采用 spss 软件, Amos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所有评价指标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出平台的评价建议提供数据支持。 最终,政策建议部分为深圳市科
5、技创新主管部门提出政策建议:一、建立 /加强基于项目思维的科技创新的管理平台;二、建立各个 “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贡献指数白皮书 ”制度;三、建立产学研各方信用体系。 3 本课题研究视角新颖,协同创新平台已经成为技术创新领域的关键词,然而并没有人对平台的基本构成进行研究,更没有对科技创新平台的评价理论及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视角独特,以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运行的基本元素 项目为研究视角,运用项目管理思维剖析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过程及运行机理;最后,项目治理理论是项目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本研究在项目治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平台的概念,并构建了产学研项目平台 。 本课题以各大学深圳研究院为主要数
6、据来源,对产学研项目平台的构成、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为各大学深圳研究院建设项目提出平台完善的建议,从而能为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做出更重要的贡献;第二、为深圳市创新联盟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借鉴;第三、为深圳市科技创新主管部门提供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评价方法、指标及其政策建议。 4 目 录 目录 . 2 前言 . 6 一、研究背景 . 6 二、研究目的 . 6 三、研究方法 . 7 四、研究过程 . 7 第一部分 总报告 . 9 一、理论综述 . 9 (一)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内涵、分类和特点 . 9 (二)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 10 二、深圳市产学研技
7、术联盟发展概况 . 11 (一)深圳市产学技术研创新联盟取得的成效 . 11 (二)深圳市产学研技术联盟面临的挑战 . 14 (三)深圳市产学研技术联盟存在的问题 . 17 三、国外产学研技术联盟组织模式发展的现状及其启示 . 17 (一)国外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组织模式现状 . 17 (二)国外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组织模式的启示 . 20 第二部分 专题报告 . 24 一、大学研究院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中的重要作用 . 24 二、深圳市大学研究院对深圳市自主创新成效分析 . 26 三、深圳市大学研究院运行机制分析 . 28 四、科技创新平台 大学研究院对深圳市协同创新的贡献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8、 29 (一 )基于项目文化的组织理念 . 29 (二 )基于知识复用的软硬技术共享机制 . 31 (三 )基于角色的多项目资源配置机制 . 34 (四 )基于系统思维的绩效评价机制 . 37 (五 )基于情境的项目运营机制 . 38 5 第三部分 调查分析报告 . 41 一、问卷设计 . 41 二、实证分析 . 44 (一)数据基本处理 . 44 (二)平台建设指标的重要程度验证性因子分析 . 50 (三)平台建设情况与产学研成果的回归分析 . 54 三、实证结论 . 61 第四部分 促进深圳市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 . 63 一、建立基于项目文化的组织理念平台 . 63 二、基于知 识复用的软
9、硬技术共享平台 . 67 三、基于角色的资源调度平台 . 68 四、建立基于系统思维的绩效管理平台 . 70 五、建立基于情境的项目运营平台 . 71 六、建立“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贡献指数白皮书”制度 . 74 七、建立产学研项目利益相关方信用体系 . 75 参考文献 . 76 附件 1 大学研究院平台建设现状调查 . 79 6 前言 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和模式研究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下达、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承担的软科学研究课题。在深圳市政府科技创新主管部门人员、各大学驻深圳研究院产学研合作负责人员、企业产学研项目负责人员、相关高新技术行业协会等的大力支持下,该课题从 2011
10、 自 2011 年 7 月份启动,经过专 题研究、理论探讨、调查研究,实证统计分析等阶段,于 2012 年 8 月中旬完成了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和模式研究报告(分为总报告和专题报告)、大学研究院平台建设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一、研究背景 根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深圳市“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应强化人才、科研、产业、企业等创新载体建设,广聚优质创新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着力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率先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 、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
11、市”。而近几年来,深圳市虽然在全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中处于领先位置,但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以及产业链的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科技竞争力提升的需求日渐迫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营造集聚创新资源软环境也迫在眉睫。 创新要素的集聚、创新效率的提升与创新体系的健全均需要成熟的创新资源整合平台来完成,然而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作为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活动的高级组织形式,其运行不仅是对单个产学研项目的管理和运行,更重要的是对产学研项目平台的建设。产学研项目平台是以多个产业项目 群为载体、以提升多个项目的协同管理效率为目标、以项目治理为基本管理方法的创新资源协同管理平台,因此如何建立科学的平台建设机制已成为亟
12、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大学驻深圳研究院作为近些年来深圳市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已成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运行的重要载体,如何评价各个大学研究院平台建设的有效性以及对深圳协同创新的贡献度,也为在深圳市创新方式的转型过程中政府对各类平台的评价提供了理论方法和依据。 二、研究目的 在借鉴美国、日本、德国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与模式的经验基础上,对深圳市产学研技术联盟已经取得的成效、现状 进行信息统计及科学调查,并对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重要平台 -大学研究院的现有创新成果进行搜集。然后在总结平台建设的关键成功要素的基础上,得到评价平台建设有效性与贡献度的指标体系,为政府科技主管7 部门评价平台建设的绩效
13、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并且为促进深圳市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 本课题将在国内外主要文献成果数据库( CALIS 西文期刊检索、 CNKI 知网数据库 )查阅以“产学研技术联盟”、“运行机制”、“平台建设”“创新主体绩效评价”等的书籍、期刊成果, 对文献内容 进行系统的归 纳分类和总结, 形成主题概念。 通过分析现有文献研究的结论成果及不足,找准本课题研究的切入视角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建立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模型。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在逻辑推理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假设。 ( 2)半结构化访谈研究 本课题将选择政府科技创新委、相关行业协会、
14、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高校驻深圳研究院等 10-15 家的产学研团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在访谈过程中,通过描述关键性问题、案例讨论与相关数据搜集,了解来自于不同产学研参与方对于创新平台建设的观点、思路与建议,为后续建立对平台的评价体系提供建议 与支持。 ( 3)问卷调查研究 本课题采用实证问卷调查来完成对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平台 -大学研究院平台建设关键成功因素的挑选、确定工作。问卷结合众多该领域相关学者所界定的产学研创新平台的关键成功因素,设计了各项调查指标。通过了解企业、大学研究院、政府自身对平台建设各项要素的重要性以及执行程度,得到未来改善平台建设的领域与方向。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二
15、手数据的采集( 2012 年 1 月 -2012 年 2 月) 1美国、德国、日本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数据。 本部分资料通过借鉴欧美、日本等国家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发展 历程,为深圳市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分析不同组织模式在各国的成效以及影响成效的原因(政策、文化、产业布局),找到深圳市可以复用和改进的建议。 2深圳市技术创新联盟的创新整体成果数据 该部分来源于科技创新部门网站公示的年度数据统计和广东省省部产学研会议的公开数据,通过该数据能对深圳市截止至 2012 年的各种形式、行业的创新成效进行充分了解。 3. 大学驻深圳研究院的各项绩效数据 该部分来源于虚拟大学院的年度数据统计及部分不在
16、虚拟大学园的高校的网站公开数据,这些数据有助于了解高校研究院的平台建设现状,并为待改进之 处提供参考。 4具有采集典型意义的产学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合同及流程资料,例8 如项目合作协议、项目启动会议纪要、项目变更制度、项目验收报告等,有助于把握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分析产学研项目的运行过程。 第二阶段:从各类项目中抽取少量样本,进行半结构化访谈( 2012 年 3 月 -2012 年5 月) 1对产学研合作项目 /活动的主要参与单位负责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行访谈,了解产学研创新平台 -大学研究院平台建设的成功标准; 2了解各个创新平台对项目文化的理解、接受程度;
17、3了解各个创新平台知识管理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待改进之处; 4了解面临多个项目的运作管理时,各个创新平台资源调配的现状及代改进之处; 5. 了解对产学研项目的绩效评价制度及待改进之处; 6. 了解对产学研项目运营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本阶段的目的在于为设计调查问卷提供支持。 第三阶段:问卷调查( 2012 年 5 月 -2012 年 6 月) 1基于组织理念、知识复用、多项目的资源调配机制、绩效评价机制、情景流程式的项目运营机制设计对平台建设评价的调查问卷 2邀请政府科技项目主管部门、产学研合作专家等对问卷进行修正 3选择部分调研对象,开展预调查 4根据预调查的结果修改调查问卷 5选择预计数量
18、的调研对象,开展正式调查 回收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撰写大学研究院平台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第四阶段:管理建议与报告撰写( 2012 年 7 月 -2012 年 8 月) 1基于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分析提出评价大学研究院平台建设绩效的建议 2邀请政府科技项目主管部门、产学研合作专家等对建议进行修正 3撰写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报告初稿 4项目指导委员会讨论初稿并提出修改建议 5确定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 的报告终稿 9 第一部分 总报告 一、理论综述 (一)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内涵、分类和特点 “技术联盟”是指具有不同主体功能的组织为了实现在各自领域的更大发展,在彼此相关的技
19、术领域通过各种形式所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在早期,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等知识密集型的组织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得早期的技术联盟主要局限在从事制造或商业活动的企业之间,但是,这类组织的研发能力普遍较弱,使得技术创新处于落后状态,极大地影响了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以及所经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随着高校等科研机构研究能力的不断 增强,技术创新成果越来越丰富,但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在早期的技术联盟范畴内,是不可能将科研机构纳人到联盟中来的。但是,工商企业及科研机构都逐渐的认识到,单打独斗是不可能获得较大利益的,因此,双方的合作成为可能。现在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就是突破了早期联
20、盟成员上的限制,除了包括早期的企业外,还包括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等 。因此,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优势互补、长期合作、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战略联盟组织,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高级阶段,能够 实现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的转变 。 可以看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有以下几点涵义:一是为了国家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要,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等社会创新要素聚集到产业持续创新链上来,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以提高国家竞争力;二是目的在于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聚焦于战略高技术、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支
21、撑性技术的创新,满足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和保护的联盟协议,形成产学研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实现共同投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四是着 眼点是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得参与联盟的企业可以充分了解技术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 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按照引导力量可区分为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与市场配置下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按照联盟主导力量可区分为政府推动型、企业主导型、高校主导型、科研机构主导型和产学研联合型等模式;按照主体对应情况可区分为点对点式联盟(即高校与企业一对一结成联盟),点对链式联盟(即一对多结成联盟)和网络式联盟(即若干所高校与若干
22、家企业、科研院所共同结成联盟);按照结合的紧密程度可区分为技术转让型、合 作开发型和共建实体型等;按照功能可区分为人才培养型合作模式、研究开发型合作模式和生产经营型合作模式等 。 邹德玲 .产学研技术联盟的动力及运行机制研究 J.企业活力 ,2011,(11):50-53.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 .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发展规划 (2007 2011 年 )R. http:/. 百里清风 , 李海鸥 . 部属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对地方高校的启示 J.渤海大学学报 ,2012,(1):127-130. 10 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说明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区别于与其他类型联盟
23、的特点。李新男 认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与其他类型联盟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明确的技术创新产出目标,任务分工和责权利清晰,而非停留在意向性的合作;二是联盟成员以法人身份依据合同法及有关法规建立契约关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障;三是联盟以成员的共同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主要解决的是产业技术创新的问题,不是个别企业技术问题。蒋芬 基于产学研技术 创新联盟构建的背景和目的考虑,认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有四个特点:一是联盟建立在企业发展内在需要之上;二是体现国家和区域战略目标;三是具有法律约束和保护的联盟协议;四是实现开放发展的组织和运行机制。总的来说,产学研技术联盟不仅是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缔结
24、的技术联盟,而且是一种基于满足企业长期技术创新需要的战略联盟。 (二)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运动原理,以及内在的工作方式。它通过微观层次运动的控制、引导和激励来使系统微观层次的相 互作用转化为宏观的定向运动。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高进形式,其系统的组织运行当然需要相应的机制作为支配。迄今为止,诸多学者对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王雪原在分析政府引导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类型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科技计划和科技园区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25、运行机制,并给出相应策略,为保障产学研战略联盟顺利运行提供相关策略和方法支持 。 李岱素在深入分析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内涵的基础上,对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 (合作动力机制 、盟友选择机制、资源投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盟友退出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大型风电机组整机及关键部件研制技术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作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有助于指导建立健全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推进联盟高效运作 。 何菲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否能高效运行,受各参与方的合作动力是否足够、资源投入是否充足、学习制度是否健全、风险控制是否严格、利益分配是否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一套完整高效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
26、制应当通盘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本文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是指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影响 合作创新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具体可包括 :动力机制、投入机制、风险机制、学习机制与利益机制 。 李雪松以复杂系统理论为核心思想,从合作过程、系统结构、外部环境三方面对产学研合作的复杂性来源进行剖析;刻画了产学研合作的系统性特征与演化的一般规律; 李新男 .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J.科技潮 ,2009,(9):12-15. 蒋芬 .“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结合的趋势 J.华东科技 ,2009, (12):36-37. 王雪原 .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25(6):32-35. 李岱素 .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机制系统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26(16):19-22. 何菲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机制与模式研究 D.武汉理工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