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测绘技术在耕地保护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29723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测绘技术在耕地保护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测绘技术在耕地保护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测绘技术在耕地保护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测绘技术在耕地保护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测绘技术在耕地保护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测绘技术在耕地保护中的应用【摘 要】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测绘技术应用到国土资源管理中,极大地提高了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本文就 3S 技术在在土地勘测规划等方面的应用,浅述了测绘技术在耕地保护中发挥的作用。遥感技术可以动态监测耕地变化;管理信息系统是图、数、实地三者一致的耕地帐册,可以评价工程选址,特别是线性工程的合理选线,也可用于基本农田上图及各种规划编制辅助;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方便地实地勘测核查新增耕地面积。 【关健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土地调查;耕地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对土地的管制也越来越严。如何合理地规划利

2、用土地,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之一。 “留的方寸地,剩与子孙耕” 。保护耕地已不能再仅仅是一句口号,必须明确责任,落到实处。各种测绘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为保护耕地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1、遥感监测 明察耕地变化秋毫 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第一次全国土地大调查,遥感技术已呈现出其巨大的科技生产力。经过近二十年的科技发展,不管是遥感图像的获取、空间分辨率大小,还是其处理技术及费用都已能达到生产应用。近几年来,国土资源部已成功地使用遥感技术监测重点城市的城市扩展和土地违规违法。 我市已从每年 5

3、 月份开始进行卫星遥感土地执法检查。稍有经验的判读人员,分析几个时相的 2.5 米分辨率 SPOT 卫星图像,就可基本上判断出可能新造的农民住房、农田或山丘中小小的养鸡养鸭棚、山脚的小块取土场以及村边的小块垃圾堆放场等,更不用说那些一目了然的厂矿、道路等中大型建设用地。是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是否占用了耕地,遥感图像立此存照,一查一个准,绝对不用存侥幸心理。 还有,2008 年 7 月份开始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将全面应用遥感技术,一般省份采用高分辨率卫星图像,主要省份采用航空影像,将最大程度地保证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遥感技术是核查执行这一责任制的可靠手段。过去国土资源部门由于技术、经费、人员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有时数据难以落实到图面及具体位置,或者图件更新困难,几年后就很难达到数据、图面、实地三者一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遥感技术对于调查监测耕地总量及具体图斑位置、落实保护耕地责任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2、管理信息系统 图、数、实地一致的耕地帐册 与遥感技术相辅相成、同步发展的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当今任何一门技术都是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结果,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尤其密切。如果说遥感技术研究探测的是什么、如何变化,那么,变化多大、如何统计分析

5、并管理则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第一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主要以遥感技术应用为主,当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图件的转绘、清绘、面积求算、统计分析等基本上都以手工操作为主。近十年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早已达到了生产应用阶段。一套简单的地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只需12 万元左右,一般基层单位也能购置。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知识也得到相应的普及,在近几年的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及土地勘测中都已或多或少的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我省 20032004 年开展的全国土地调查试点显示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巨大生产力,技术先进、作业周期短、数据准确可靠,得到了图、数、实地三者相一致的调查成果,并建立

6、了县级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是一本实实在在的耕地帐册,在保护耕地中起到了其他任何工作都不可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切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2005、2006 二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调查已从管理信息系统中输出统计报表,根据外业调查成果,数据与图件同时变动,使之与实地相一致,不再是以前仅仅在数据上变动。如果耕地不能占补平衡,即使有建设用地增量指标,而且实地确实已经变化,也不能落实到管理信息系统,只能采用欠帐的方式,等第二年再落实。管理信息系统使得耕地占补平衡不再是仅仅是数据变化,必须要切实落到实处,是国土资源管理中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之一。除此之外,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

7、息系统还限制了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的立项与新增耕地量,有效地消除一些水分。土地利用调查、耕地保护与土地整理开发分属国土资源局不同的管理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依据及考核指标,但这些指标或依据有时可能不协调,甚至相互之间冲突或矛盾。比如土地整理开发立项依据可能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而不是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事实上该地块土地利用现状早已变化,各种地类面积已经不同,因而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新增耕地与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图件出现不符,造成土地整理开发项目不能完全落实到管理信息系统,耕地占补容易形成欠帐。 3、全球定位系统 勘测核实新造耕地面积 近十年来,测绘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全球定位系统 RTK 技术已经普

8、及,在土地测绘、规划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基站式 GPS 已达到厘米级精度,手持式的单个 GPS 也达到亚米级精度。 耕地占补平衡是保护耕地总量及质量的硬指标,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必须占一补一。GPS 技术使得我们能方便快速勘测建设红线内的各种地类面积,核实新增耕地的位置、面积以及质量。目前的建设用地报批土地勘测定界、土地整理开发项目设计及验收、建设用地的耕地占补项目核查、省委托造地项目验收等都采用了 GPS 技术,如金东区、兰溪市的省委托造地项目,甬金高速耕地占补平衡验收,金东区上河塘畈土地整理开发项目设计验收等,查出耕地占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纠正解决,保证了耕地占补的数量和质量。 4、3S 技

9、术结合 耕地保护的技术保障 遥感技术(RS)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如同三足鼎立,组成了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应用技术,缺一不可。3S 技术的结合应用,将在耕地保护、合理规划利用土地上起到其他工作不能替代的作用。 道路选线 3S 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工程建设评价。如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通道的选线,采用遥感技术,分析航空影像或卫星影像,选择评价可能的线路并地形测量成图;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道路选线方案红线内分析占用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尽可能减少占用耕地。金义城市快速路、东永高速等交通建设项目的选线评价曾应用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有关数据。 黄土丘陵规划 金

10、华市位于金衢盆地中部,许多县市(区)分布相当面积的黄土丘陵,合理地规划利用黄土丘陵,是解决目前建设用地需求和保护耕地双重制约的出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黄土丘陵区各种地类面积、分布及地形地貌,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开发黄土丘陵,分别规划工业开发区和农业开发区,工业开发尽量少占用耕地,农业开发区则保证建设用地的耕地占补平衡数量及质量。 基本农田上图 基于目前的耕地保护政策及具体做法,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只保证耕地总量及基本农田保护率,每个县市(区)及各乡镇基本农田保护率各不相同,并没有落实到具体图斑地块。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后将更执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上图,具体落实到图斑,进入数据库,

11、并与农户或村民组织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数据库电子数据将上交省国土资源厅及国土资源部备案,便于今后核查。也就是说,今后国土资源部或国土资源厅完全可以不用到实地,采用遥感技术核查各地耕地或基本农田占用情况,无疑给耕地保护加上了一道技术保障,使得各地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时要更加慎重。 耕地后备资源 为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我省今年以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外业调查,初步建立了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也明确了此项任务。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保证了土地整理开发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采用同一套基础数据,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新增耕地的数量、质量的可靠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12、 由于第一次土地调查时尚未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成图、求积、统计等工作基本上以手工操作为主,原始成果图件及数据的精度相对比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精度要低。有的县市(区)在 1996 年土地利用总规编制时将现状图或总规图数字化,有的则在 2000年前后将总规图数字化。由于当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知识尚未全面普及,一些县市(区)的数据采集、处理的方式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更降低了图件几何精度,以致现在的 GPS 数据或遥感数据根本无法与之匹配,给土地报批、总规修编等工作造成不便。即将开展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图件、数据将全面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处理,采用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件、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文本及电子数据在有关部门备案,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将会更加严格地管制各种土地用途,审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把保证耕地总量、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放在首位,从根本上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