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汇总2016.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83185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汇总20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汇总20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汇总20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汇总201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纺织材料学复习资料汇总201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基础知识 1、表示纤维细度的指标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习惯上各表示什么纤维的细度 ? 直径 直观,用于圆形截面的纤维。如:羊毛; 投影宽度 用于非圆形截面的纤维; 截面积 测量困难; 比表面积 计算值。 特克斯 Tt( tex) 国际标准单位在公定回潮率下, 1000米 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 克数, 公式LGT k1000t , m/g10001000 k 表示多少米长,表示 LG,特、分特、毫特, 10进制 。 旦数 (旦尼尔数) Nd( den) 在公定回潮率下, 9000 米 长的纤维所具有重量的 克数 。 LGkd 1000N 公制支数 Nm 常用于棉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

2、单位重量(克) 的纤维所具有的 长度(米) ,kNm GL ,g/mk 表示多少GL ; 英制支数 Ne: 在公定回潮率 9.89时,一磅重的棉纱线所具有的长度是 840 码的倍数。 特克斯和旦数是定长制,数值越大,纤维越粗,支数是定重制,数值越大,纤维越细; 结晶度 纤维中晶区部分的质量或体积占纤维总质量或总体积的百分数称为结晶度,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1 0 0f1 0 0f vv ac cac c VV VMM M )(或)( , Mc为结晶区部分的质量, Ma为非结晶区部分的质量; 2、推导公制支数( Nm)、旦( D)、特( Nt)、直径( d)之间的关系。 间接细度指标间的 换算关系

3、 : tdmnmt T 9 = N,9000 = NN,1000 = N T 公制支数为 5500的棉纤维,合多少分特?直径为多少? )(26.12)(54.1 1 8 2.00 3 5 6 8.00 3 5 6 8.010 4d)(1 8 2.05 5 0 01 0 0 0 010tt3m4tmmmTTte xNT 2 1. 纤维 :通常是指 长宽比在 103 倍以上 、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柔软细长体。 2. 化学纤维 :凡用 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以及无机物为原料 ,经过人工加工制成的纤维状物体统称为化学纤维。 3. 差别化纤维 :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

4、性状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4. 复合纤维 :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物通过一个喷丝孔纺成的纤维 5. 超细纤维 :细度 低分子的Tm。 4 68. 热塑性: 合成纤维或制品加热到 Tg以上温度,并加一定外力强迫其变形,然后冷却并去除外力,这种变形就可固定下来,以后只要 T0,表示 A纤维向纱的外层转移; Ma=+100%,表示纤维集中分布在纱外层; Ma=-100%,表示 A纤维集中分布在纱的内层。 120. 捻向: 细纱中纤维的倾斜方向,或股线中单纱的倾斜方向。从下向上看,纤维或单纤自右向左倾斜的叫 S捻;自左 向右倾斜的叫 Z捻。 121. 临界捻度: 纱线的强

5、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捻度的增加而增加,纱线获得最大强力时的捻度值称为临界捻度。纺纱时采用的捻度接近或小于临界捻度。不同的原料、纺纱工艺和纱线细度,其临界捻度值不同。 122. 捻回角: 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指纱线表面纤维的倾斜角,用纱线表面展开图中纤维与纱轴的夹角表示。捻回角愈大,纱线表面的纤维倾斜愈厉害,表示加捻程度愈高。反之亦然。捻7 回角大小可直接量度或由计算而得。能用来比较相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123. 捻系数: 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 的加捻程度。捻系数与纱线的捻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由纱线的捻度和间接指标计算而得,有特(号)数

6、制捻系数与公制捻系数等。 124. 捻缩: 加捻造成的纱线长度缩短。一般用加捻前后纱条长度之差与加捻前的长度之比的百分率即捻缩率表示。捻缩的大小与捻度、纺纱张力及温湿度、纱的粗细等有关。此外股线的捻缩还与合股时的捻向有关。当单纱与股线同捻向时,捻缩随捻系数的增加而增大;当合股捻向与单纱捻向相反时在加捻开始阶段,股线会产生负捻缩(捻伸),捻系数增加到一定值后,捻缩变为正值,并随捻系数的增加而增加。 125. 混纺纱: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 不同类短纤维混和后纺成的纱,称为混纺纱。通过混纺能充分利用原料资源,降低原料成本,增加花式品种、改善可纺性、染色性及织物服用性能等。 126. 吸湿性: 是指纺织

7、材料在大气中吸收或放出气态水的能力。吸湿对纺织材料的重量、形态尺寸、物理机械性能都有影响,因此在商业贸易、性能测试与纺织加工中都要考虑和测定吸湿性能。 127. 回潮率: 是纺织材料的吸湿指标。指试样所吸着的水量占试样干燥重量的百分率。 128. 实际回潮率: 是指试样在任何情况下 ,用回潮率指标表示实际所吸着的水量。在用烘箱法测试时 ,由于烘箱所置的环境温湿度条件对烘干结果有影响 ,应把 烘箱置于标准环境中 ,或用修正方法给以温湿度影响的补偿。 129. 公定回潮率: 国家根据纺织材料吸湿能力,规定允许含水量所用的回潮率数值叫公定回潮率。它是商业贸易、成本核算和细度指标等方面为计算标准(公定

8、重量)而统一规定的 130. 吸湿平衡: 纺织材料放置在一定大气条件下,空气中有水分子进入纤维,也有水分子脱离纤维返回空气,单位时间内吸收的水分子与放出的水分子数量相等时称作吸湿平衡。由于纺织材料的性质与吸湿有关,所以在进行物理机械性能测试时,试样应趋于吸湿平衡状态。 131. 含水率: 是纺织材料的吸湿指标。指试样所吸着的水量占试样重 量的百分率。 132. 平衡回潮率: 纺织材料处于某一大气条件下,纤维内部的水气分子,由于热运动有逸出纤维表面进行放湿的倾向;而大气中的水分子,由于部分水汽压的作用有进入纤维内部产生吸湿的趋势。当纺织材料的吸湿与放湿达到平衡时,这时的回潮率称为平衡回潮率。 1

9、33. 标准回潮率: 是指纺织材料放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一定时间后,吸湿达到平衡时测得的平衡回潮率。 134. 标准温湿度: 指温度 20 度,相对湿度 65。由于纺织材料结构上的差异或形态尺寸、附着物质的不同,同一种类材料的标准回潮率有一个变异幅度。 135. 标准重量: 又称公定重量,通常指折 算到公定回潮率(或公定含水率)时的纺织材料重量。 136. 标准状态: 又称试验用标准温湿度。由于纺织材料的吸湿性随大气的温湿度条件而变,为了可以进行比较规定的标准状态是指温度 20度,相对湿度 65%。此外,根据试验精度要求,还相应有温湿度允许偏差量的规定,实际测定时应遵照规定。 137. 吸湿等

10、温线: 是指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纺织材料吸湿平衡回潮率与相对湿度的关系曲线。不同纤维的吸湿等温线不同,但形态相似,都呈反 S形。 138. 吸湿等湿线: 是指在相对湿度一定下,纺织材料的吸湿平衡回潮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其规律为温度提高,平衡回潮率降低 ,但在高的相对湿度时,温度升高可使平衡回潮率略有增加。 139. 吸湿滞后性: 又称“吸湿保守性”。同样的纤维材料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由放湿达到平衡回潮率大于由吸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这种现象叫做纤维的吸湿滞后性。吸湿滞后性的大小与纺织材料的吸湿能力及吸、放湿前原来回潮率的条件有关。 140. 直接吸着水: 吸湿时一部分水分子首先与纤维大分子上的亲水

11、性基团结合,称为直接吸着水。它与纤维大分子的结合力比较大,但用适当的干燥方法是可以使这部分水分子脱离的。 141. 间接吸着水: 已被纤维大分子亲水性基团结合吸着的水分子,还可能另外的水分子连接, 这后来的水分子称作间吸着水。这部分水分子的结合力比直接吸着水小,但一般的吸湿和放湿现象大都发生在这部分水分子中。 142. 吸湿膨胀: 是指纺织纤维吸湿后,长度、截面积、体积增大的现象。由于纤维结构的各向异性,8 纺织纤维吸湿后横截面的膨胀百分率通常显著大于长度方向的膨胀百分率。例如,粘胶纤维润湿后截面可增大 50 60,但长度仅增大 3.7-4.8。吸湿膨胀是造成织物浸水后尺寸不稳定、缩水和变硬变

12、厚的原因。 143. 吸湿放热: 是指纤维在吸湿时有热量放出。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子被纤维大分子上的亲水基团所吸引而与之结合,使分子动能 降低而转换为热能释放出来。吸湿放热有利于纺织品的防寒保暖,但在贮存堆放时要注意其发热、霉变,甚至自燃。 144. 吸湿微分热: 是指无限质量的纤维在各种回潮率时吸着 1g水所放出的热量,单位为 J/g(水)。各种干燥纤维的吸湿微分热大致接近,但随着回潮率增大而下降。 145. 吸湿积分热: 又称润湿热,指干重为 1g的纤维,从某一回潮率吸湿到完全润湿时放出的热量,单位为 J/g(干纤维)。一般吸湿能力强的纤维,吸湿积分热也高。 146. 机械性质: 亦称“力

13、学性质”。纺织材料在受到拉伸、压缩、弯曲、扭转、摩擦等各种形式的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磨损、 破坏等性质。根据受力方式不同,分静态和动态机械性质。常规测试项目有强度、伸长、初始模量、断裂功、弹性变形、塑性变性、弹性功、耐磨等,它们是纺织材料品质评定中的主要内容。 147. 绝对强度: 亦称“断裂强力”或“绝对强力”。纺织材料断裂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 p( N、cN)。 148. 相对强度: 是指单位细度纤维或纱线所能承受的绝对强力。细度指标有截面积 S(mm2)、公制支数 Nm(支 )、特数 Nt(tex)纤度 Nd(旦 )。 149. 断裂长度: 是相对强度指标。随着纤维或纱线长度增加

14、,自重增加。当纤维或纱线自重等于其断裂强度时的长度,为断裂 长度( km)。我国用断裂长度来表示棉纤维、毛纱、绢丝等的相对强度。数值越大,表示纤维或纱线的相对强度越高。 150. 断裂伸长率: 亦称“相对伸长”。拉伸纺织材料至断裂时的伸长值,除以试样原长的百分率。用来描述纺织材料伸长能力的指标,数值大小受纺织材料性质和测试条件的影响。 151. 预张力: 亦称“初张力”。纺织材料测试时,为保持试样伸直一致,在试样一端加上适当外力,即预张力,其大小以试样伸直而不伸长为条件,对不同纺织材料的预张力,一般在标准中均有具体规定。 152. 初始模量: 亦称“初杨氏模量”。表示纺织材料拉伸曲线起始段直线

15、部分的斜率 ,可通过作图法求出。用来描述纺织材料在较小外力作用下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初始模量大,表示材料不易变形,刚性大。在常用纺织纤维中,初始模量以麻类纤维最高;羊毛、锦纶纤维最低;其它纤维介于两者之间。但化纤初始模量受加工工艺影响,在较大范围内变化。 153. 屈服点: 纺织材料拉伸由斜率较陡趋向平坦的转折点。在屈服点以下,纺织材料的应力应变成近似的正比关系。超过屈服点后,纺织材料的变形恢复性能变差。屈服点高低与纺织材料拉伸恢复弹性有关。 154. 断裂功: 将纺织材料拉伸至断裂时外力所作之功或消耗的能量,是材料坚韧性指标。断裂功大的材 料具有耐冲击、耐疲劳、耐磨损等特性。 155. 断裂

16、比功 拉断单位长度、单位细度纤维时外力所作的功,是断裂功的相对指标。对拉断不同粗细、不同长试样时外力所作功,应以断裂比功作为比较的依据。 156. 急弹性恢复变形: 亦称“瞬时恢复变形”。除去加给材料上的外力的同时,材料的变形立即恢复的部分。数值越大,弹性恢复性能越好,织物尺寸稳定,耐疲劳、耐磨性能好。 157. 缓弹性恢复变形: 亦称“粘弹性恢复变形”。除去加给材料上的外力后,材料的变形能缓慢恢复的部分。缓慢性恢复变形与分子柔曲性、环境温度等有关。缓弹性恢复变形在变形恢复时所需的时间长短或 变形恢复的多少不一致,易引起织物表面不平整等弊病。 158. 塑性变形: 亦称“永久变形”或“剩余变形

17、”。材料受力时产生变形,除去外力后,材料的变形不能恢复的部分。塑性变形数值越大,材料恢复性能越差,织物尺寸稳定性、耐疲劳、耐磨等性能均差。 159. 弹性恢复率: 是指在纺织材料的总变形中,急弹性恢复变形和缓弹性变形所占的百分率。数值越大,材料变形恢复能力越好。织物抗折皱、尺寸稳定、耐磨、耐疲劳等特性均好。通常用定伸长9 或定负荷方法测定材料的弹性恢复率。 160. 蠕变: 纺织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增加的现象。因此在拉伸性能测试 中,必须考虑时间因素。 161. 松弛: 亦称“应力松弛”。拉伸变形保持一定,材料内应力随时间延续而减小的现象。纺织材料在热定型中,常用热湿条件加速

18、消除内应力,其实质是使材料中内应力松弛。 162. 疲劳: 纺织材料在较小外力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塑性变形不断积累,当积累的塑性变形值达到断裂伸长时,材料最后出现整体破坏的现象。弹性恢复率和弹性功率高的材料,耐疲劳性能好。常用的指标有:材料至破坏时外力反复作用的次数或经一定疲劳次数后所积累的塑性变形值的大小等。 163. 抗弯刚度: 是指纺织材料在弯曲力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难易的程度。它是拉伸模量和 压缩模量的综合值与材料截面惯性矩之积。 164. 抱合力: 纺织材料间法向压力为零时,材料相对滑动的切向阻力。与材料几何形状、表面特性有关。抱合力与纺纱性能、成纱质量关系密切。 165. 摩擦力:

19、纺织材料在法向压力作用下,材料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所产生的切向阻力。它分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一般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二者差值越大,在加工中易引起粘跳现象,不利于控制纤维运动,易引起纱线粗细不匀。 166. 负荷伸长曲线: 亦称“拉伸曲线”。是指纺织材料在拉伸测试全过程中负荷与伸长的对应曲线图。经过座标转换可得应力 -应变曲线。从曲线上可求得初始模量、 屈服点负荷和伸长、断裂功、断裂点强力和伸长。 167. 动态机械性质: 是指纺织材料在受交变的外力或变形作用下所表现的应力应变性质。例如:运行轮胎内的帘子线所受的外力是脉动的动态机械性质。动态机械性质与纺织材料的疲劳性、耐磨性、抗折皱性等有着密切的

20、关系。 168. 比热: 质量为 1g 的纺织材料,温度变化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纺织材料的比热,标准单位为 J/( g)。各种干纺织材料的比热在 2.1以下,水的比热为 4.2,是一般纺织材料的 2 3倍。 169. 导热系数: 当材料的厚度为 1m,且两表面之间的温差为 1时,每小时通过 1m2材料传导热量 的焦耳数,叫材料的导热系数。单位为 J/( m. .h)。导热系数愈大的材料,其热绝缘性和保暖性愈差。水的导热系数最大,静止空气的导热系数最小,纺织材料的导热系数介于水与空气之间 170. 玻璃化温度: 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是高聚物从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21、叫玻璃化温度。在玻璃化温度时,高聚物的比热、导热系数、介电常数、膨胀系数、初始模量、弹性功、双折射等都有显著变化。 171. 粘流温度: 是指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开始相互滑动的温度,或是高聚物从高弹态向粘流态转化的温度。合成纤维熔体纺丝的温度必须高于粘流温 度。 172. 熔点温度: 是指高聚物大分子链相互滑动的温度。 173. 分解点温度: 高聚物在高温下,大分子主链产生断裂的温度,称为分解点温度。 174. 热塑性: 将合成纤维或制品加热到玻璃化温度以上,并加一定外力强迫其变形,然后冷却并去除外力,这种变形就可固定下来。以后遇到的温度不超过玻璃化温度,则纤维或制品的形状就不会有大的变化,合

22、成纤维的这种性质称为热塑性。 175. 热收缩: 是指纺织材料受热后形态尺寸收缩。用热收缩前后纺织材料长度的差值除以热收缩前的长度,以百分率表示,称为热收缩率。根据测试时加热介质的不同有沸水收缩率、热空气收缩率、过热蒸 汽收缩率等。热收缩具有不可逆性。 176. 耐热性: 是指纤维耐短时间高温的性能。一般用纤维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程度表示,或用纤维经过短时间高温再回到常温后,其强度基本不变的温度表示。 177. 热稳定性: 是指纤维耐长时间高温的性能。一般用纤维在高温作用下,强度随时间而降低的程度表示。 178. 极限氧指数: 极限氧指数是表示纺织材料可燃性的指标,指点燃纺织材料后,放在氧

23、氮大气里维持燃烧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氧指数数值越大,表示纺织材料的可燃性愈差,愈不易燃烧。 179. 双折射: 也称“双折射率”,是纤维的光学特性。平面偏振光在非光轴方向进入 纤维时,出现二条折射率不同的折射光。其中一条振动面平行于纤维轴的折射光,其折射率为 n ,另一条振动面垂10 直于纤维轴的折射光,其折射率为 n,则双折射 n=n -n,双折射越大表示纤维内分子平均取向愈高。 180. 闪光效应: 改变光线入射方向或观察角度时,可以看到纤维的光泽随着上述变化发生明暗程度交替改变的效应,称为闪光效应。闪光效应对三角形截面的纤维更为明显,因为它具有全反射特性。 181. 耐光性: 是指纺

24、织材料抵抗光照的能力。纺织材料经光照以后,除在强度方面受到损伤外,还伴随着颜色的改变。一般纤维耐光的顺序为腈纶 羊毛 麻 棉 粘胶纤维 涤纶 锦纶 蚕丝 丙纶。耐光性好的材料宜做室外用品和窗帘等。 182. 闪色效应: 闪色织物的闪色效应表现在将织物抖动或转动时,织物色彩发生很大变化的效应。主要因为经纱和纬纱色相不同,他们互为补色。因此,当织物抖动或转动时所引起的反光强度随观察角度发生改变,导致闪色效应。 183. 纤维色泽: 是纤维颜色和光泽的总称。天然纤维的色泽与其内在质量密切相关,所以是作为评定原料品质的重要依据之一。 184. 纤维光泽: 光线在纤维表面反射所引起的一种感觉。从微观角度

25、可认为纤维是粗糙表面,则会引起表面正反射光和散射(漫射)反射光,而进入 纤维的折射光中又会引起内部散射反射光,所以纤维的光泽是由三部分反射光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三部分的数值和比例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光泽效果和感觉,若反射光很强而分布不匀,会出现“极光”,蚕丝纤维的光泽特征来源于内部反射光强度于表面正反射光强度,有别于其他纤维。 185. 光致发光: 任何物质在受到邻近可见光谱的紫外线的照射时,材料的分子受到激发,都可能辐射出一定光谱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致发光。光致发光有两类:一类是在紫外线照射过程中材料所辐射的光谱,称荧光;另一类是在紫外线照射停止后,材料继续辐射的光谱,称磷光。不同纤维光致 发

26、光的性质不同,故可用来鉴别纤维。 186. 纤维介电系数: 在电场里,由于介质极化而引起相反电场,将使电容器的电容增加。纤维的介电系数,是指以纤维材料为介质时,电容器的电容量与以真空为介质时电容器的电容量比值。各种干纤维材料的介电系数在 2 5范围内变化。 187. 纤维介质损耗: 纤维材料及其中的水分子,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极化现象,并作交变取向运动,使分子间不断发生碰撞和摩擦而消耗能量。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引起发热而消耗的能量,叫做介质损耗。 188. 纤维比电阻: 即电阻率,是表示纤维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比电阻越大的材料,导电性能越差 。根据纤维导电性能的特点和区分上的需要,有体积比电

27、阻、表面比电阻和质量比电阻之分。 189. 永久性抗静电纤维: 采用金属纤维(例如直径在 12微米以下的镍铬不锈钢纤维)或导电纤维(表面涂铜或锡碳合金、碳粉微粒嵌入化纤的纤维),少量混入纺纱使用,从而达到抗静电效果,而且是永久性的。凡具有这类性质的纤维,称为永久性抗静电纤维。 190. 抗静电剂: 通常是化纤油剂的一个重要成分,其作用是尽量控制电荷的发生,并使产生的电荷尽快导走。抗静电剂绝大多数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在纤维表面定向排列,亲水基向着空气,疏水基向着纤维。当在大气中吸湿 后,可显著降低纤维的表面电阻;而表面活性剂的润滑作用可降低摩擦系数、减少静电的产生。 191. 机织物: 由经

28、纱和纬纱两个系统的纱线 ,在织机上按一定交错规律织成的织物 ,称为机织物。 192. 织物组织: 织物重复单位(组织循环中经纬相互交织结合的形式(浮沉方式和规律称织物组织。按照织物经纬交错的特点,分为原组织,如平纹、斜纹、缎纹组织,以及变化组织,联合组织和大花纹组织等。 193. 交织织物: 是指用两种不同品种纤维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的织物。如经用棉纱线、纬用毛纱制织的粗服呢,经用粘胶丝、纬用棉纱线的线绨等。 194. 织物经、纬纱密度: 织物单 位长度中含有的经纱(或纬纱)根数称为经纱(或纬纱)密度。 195. 织物经、纬向紧度: 织物中经(纬)纱线覆盖的面积对该部分织物面积的比值百分率。有经向紧度、纬向紧度和总紧度。织物紧度用来表示织物的紧密程度,也是划分织物种类的依据。 196. 织物重量: 是织物品质的一个综合指标,和经纬纱特(支)数、经纬纱密度、织缩率等有关。织物的重量有用一米长织物的重量(克)和平方米织物的重量(克)两种表示,前者适用于传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