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摘要: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很容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内外温差过大,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温度裂缝,这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整体性,因此,采取必要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本文阐述了温度收缩裂缝的基本特点,并介绍了设置后浇带及控制温度收缩应力、采用 UEA 补偿收缩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温度裂缝控制措施,可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后浇带;UEA 补偿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梁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裂缝始终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
2、种现象,这是因为混凝土会因为水化热问题而产生温度裂缝,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而,必须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1 温度收缩裂缝的基本特点 混凝土在水化的过程中发生干缩,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当这两种变形受到模板及钢筋的约束后,在结构内部就会产生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这两种应力超过混凝土当时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开裂而形成收缩裂缝或温度裂缝。超长混凝土结构中较多见的是在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共同作用所产生的
3、温度收缩裂缝。分析温度收缩裂缝的基本特点,首先应了解收缩和温度变形的一般理念。 1.1 收缩变形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一般混凝土最终收缩应变约为(35)10-4,其特点是早期收缩快,半年内可完成第 1 年收缩量的 80%90%,一年后仍发展但已不明显。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品种、水灰比、坍落度、掺和料、外加剂品种、养护(保温、保湿)和体表比及环境等因素。 1.2 温度变形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混凝土温度线胀系数一般为 1.010-5/,其变形随温差升降而变化,一般发生在混凝土浇筑终凝到建筑物使用 13 年内。其影响因素有季节温差、内外温差和日照昼夜温差。 1.3 温度收缩裂缝的基本特点
4、(1)温度裂缝由收缩和温度变形共同产生,其分布一般为收缩和温度两种裂缝的组合,随环境湿度和温度而变化,随时间的延长而发展,裂缝的开裂和危害程度往往较单一的收缩或温度裂缝严重。 (2)根据不同工程裂缝出现的时间、发展与变化,以及分布、形状、尺寸等特征,一般可分为以收缩变形为主或以温度变形为主,实际工程中较常见的是以收缩变形为主的温度收缩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半月至数月之内,在一年以后趋于稳定,变形极小。 (3)主要影响的部位及构件是底层和顶层,房间的梁板构件以及基础梁、挑檐、栏板等外露构件。 (4)梁板裂缝呈不同分布和特征,梁裂缝一般垂直于纵向,分布在两侧面,形状呈两头细、中间宽的棱形。裂
5、缝为表面、深进或贯通。单向板缝等间距平行于短边。双向板缝较单向板缝严重,两个方向的板缝纵横交错,不规则,缝大都贯通,板面缝一般宽于板底缝。 2 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2.1 设置后浇带及控制温度收缩应力的措施 (1)设置后浇带 后浇带是列入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2002)中,目前设计人员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混凝土早期收缩量大的特征,其设计思路是“以放为主” 。主要作用是释放早期混凝土收缩应力,减小以收缩为主的变形。规程虽然对后浇带的间距、宽度、钢筋处理、浇筑时间有较明确的要求,不少资料对此也有介绍,但是结合多年来对南方地区一些较大型超长工程的设计施工看,深感对后浇
6、带的做法必须予以重视。如设计施工处理不好,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留下结构隐患。因此就后浇带的具体做法提出几点看法: 间距:规程规定为 3040m。应根据具体工程结合建筑物长度、气候环境特点综合考虑,一般以控制在 30m 左右为宜。 位置:宜安置在小跨梁开间或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可在梁跨 1/3处;平面布置时,要注意梁的布置宜平行于后浇带以免梁截断太多;视具体情况可沿平面非直线宜曲折通过。 宽度:规程规定 8001000mm。建议预留的宽度要考虑满足钢筋错开搭接的要求。可允许在 10001200mm 之间。 钢筋:目前对后浇带内梁纵向钢筋处理有两种做法。第一种:梁、板钢筋均断开后搭接(规程要
7、求),但由于梁钢筋搭、焊接处理筋多截面小操作困难,质量不易保证,易给结构造成隐患;第二种:板钢筋断开,梁钢筋直通不断。目前工程采用较多,但由于梁主筋不断开处理较多时,钢筋全部不断开会约束混凝土收缩,达不到预期效果。 处理措施:梁上部钢筋、腰筋及板墙钢筋应断开后错开搭接或必要时先搭接后补焊。梁下部钢筋不断开,可适当加大配筋率。这样既可大大减小梁钢筋全部不断开对混凝土收缩形成的约束,又可避免梁钢筋全部断开后造成的钢筋搭、焊接困难,这种处理方法多年来已在一些工程中得到较好地使用。 浇筑时间:JGJ3-2002 规程要求,宜在两个月后且补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的温度宜低于主体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由于混凝土
8、早期收缩量最大,相对 1 年的收缩量,半月约占 30%40%;1 个月约占45%55%;2 个月约占 65%75%;半年约占 80%90%,故应按规范执行,一般应保证两个月后浇筑;当两个月后主体施工未完,可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后浇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或微膨胀混凝土,强度较主体混凝土提高 C5 级,施工图设计要特别注明施工单位应注意的问题:后浇带两侧宜设钢筋网片,防止主体混凝土流入后浇带;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应清理凿毛两侧,浇筑时要振捣密实,并精心养护;后浇带两侧支撑应保证稳定可靠,后浇带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除竖向及底模。 (2)有针对性地控制温度收缩应力的措施 加强屋面保温隔热措施,采
9、用高效保温材料,严格满足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 屋面板、外廊板、阳台板等外露现浇板(含施工期间主体暴露时间较长的室内现浇板)以及板跨大于 4m 且采用泵送混凝土的双向连续板等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板,均应在板面(即板的受压区)配置不小于 8200的双向钢筋网片,或支座钢筋隔一全跨贯通,但间距不宜大于 200mm,配筋率不宜小于 0.2%。以上板在有受力钢筋处,实配钢筋应考虑温度收缩应力影响予以适当增大。 框架梁及所有现浇梁凡高度600mm(外露梁高度500mm)者均设置不小于 214 腰筋。腰筋宜细而密,间距不应大于 200mm,每侧腰筋配筋率不宜小于 0.1%。 檐口板、外露栏板应双面双向配筋
10、,上下端头各配212 温度抵抗筋,并每隔 1520m 设置一道 20mm 温度伸缩缝。要控制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 C35。后浇带列入现行规程中已在许多工程中广泛得到使用。其主要作用是减小混凝土早期以收缩为主的变形。因此,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收缩裂缝的预防不能仅靠设置后浇带来解决,必须采取上述“放” 、 “防” 、 “抗”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在南方地区一些较大型的超长建筑中,根据具体工程各自的特点多次采用了上述综合措施,实践证明比较有效。防止和减轻南方地区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收缩裂缝,目前应首先采用设置后浇带以及控制和抵抗温度收缩应力的综合预控措施。考虑目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趋于增多
11、以及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偏低的现实,建议采用上述综合措施,房屋总长宜控制在120m 以内。 2.2 采用 UEA 补偿收缩混凝土 (1)问题的提出及建议 由于后浇带延长工期,钢筋断后的搭、焊接和清理凿毛均给填缝施工带来较大困难,处理不好将留下结构安全隐患,因此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游宝坤教授提出采用 UEA 加强带取代后浇带连续浇筑超长建筑的无缝设计施工方法,在一些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2)设计措施 “以抗为主”的设计原则,利用 UEA 补偿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膨胀作用,在结构中产生少量预加应力用来补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和收缩拉应力,从而防止收缩裂缝或把裂缝控制在无害裂缝
12、范围内。 (3)具体做法 所有楼板混凝土配制时均掺 10%20%UEA(膨胀率为(23)10-4)。但每间隔 50m 设置一条 2m 宽膨胀加强带,带内混凝土掺加14%15%UEA(膨胀率为(46)10-4),两侧设密孔钢丝网,防止混凝土流入加强带,可连续浇筑 100200m 的超长建筑体。据介绍,该技术已经在全国许多重大工程中得以应用。 由于这种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方法存在规范未列入、施工要求严、气候环境影响大、潮湿地区膨胀可保持、干燥地区会存在收缩量大等问题,因此南方地区应慎重采用,若采用可做必要计算和试验,测得一些技术数据。 2.3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可加强梁板刚度,梁板中所
13、产生的预压应力可抵消由于混凝土温度变化和收缩产生的轴向拉应力,从而达到扩大温度伸缩缝间距不设后浇带的目的。经对某工程介绍了解到:梁板在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后,平面尺寸为 84m48m,未设后浇带,建筑物各功能使用良好。在满足建筑层高要求而采用该技术时,可考虑在采用必要的控制和抵抗温度应力的具体措施后,增大温度伸缩缝的间距,应结合工程状况具体分析应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是一直困扰混凝土施工人员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工程实践证明,本文所介绍了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控制措施对防止和减轻温度收缩裂缝是比较有效的,值得参考。但面对应用日益广泛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我们还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技术措施,从而使混凝土施工技术更加完善、更加可靠。 参考文献 1 倪志豪.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浅论J.科技资讯,2012 年22 期 2 张庆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机理和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09 年 1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