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在施工阶段针对不同的主体所采用的合理造价控制策略由于图纸、施工条件、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变化,使得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是一个动态、系统的过程,各不同主体的知识、信息拥有量、经济利益、目标各不相同,而项目资金费用的大量使用主要在此阶段,使得这一阶段造价控制变成了难点与重点,因此基于不同主体对造价控制方法进行探索,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方法来对造价进行控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针对业主所采用的合理造价控制策略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案、具体施工方法、施工措施、现场信息及施工知识结构方面,承包商了解的比业主要更透彻、更清晰明了,防止因信息歪曲而使造价失控,可用如下措施来对造价进行控制。 (1)为提高
2、对整个项目的整体把握,信息知识互补,首先搞好图纸会审、答疑,提前发现图纸设计失误、偏颇,及早更正,减少以后经济损失和工期延误。 (2)在保证建设标准和施工质量下,对那些通过引进新工艺,新方法,合理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效率的承包商给予奖励。这样不但促使施工单位降低了造价,同时业主和承包商均获得了良好的效益和利润,可以减少一些靠恶意变更来增效的工程变更的发生。 (3)基于不同经济主体利益不同,对变更审批、签订管理的程序和原则上要严格管理,对造价人员要通过培训更新其知识体系,并让其经常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最新信息,从而提高合理性程度,减少行为偏差。(4)业主人员也要多关注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新方法的发布
3、,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加信息量,减少决策失误。 2、针对承包商所采用的合理造价控制策略 承包商是施工现场的第一人,对了解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占很大优势,但是对整体项目规划和设计方面知识有所欠缺,随着施工的进展,对于当初的一些不确定已经相对明晰,本来可以通过调整以减少整个工程造价费用的,却没有实施。因此,业主和设计的技术和经济等相关人员要经常深入项目第一现场,填补彼此知识信息的欠缺,达到知识和信息互补,做到事前控制,及时根据现场实际调整整个项目的规划。承包商要及时与业主、设计等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业主和设计等相关人员相应地给予帮助和解答,从而增强知识体系和信息了解程度,防止项目管理中由于信息沟通
4、不畅而发生的各种无效作业与活动,从而节约了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3、针对设计所采用的合理造价控制策略 设计人员对设计规范,设计要求和目的了解的较多,但其知识体系中经济观念缺乏,设计思想保守,设计规范相对落后,很少考虑施工的可行性或方便性,因此应加强设计人员和经济人员、承包商的有效沟通,特别是对于设计方案的经济性、设计方案的可施工性、方便性、成本经济性等进行沟通与探讨,从而及时做出正确的技术选择和设计决策,避免重复设计和返工设计的出现,浪费人力劳动。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可以为设计单位节约大量的人力劳动,对于靠消耗人力劳动来盈利的设计单位来说,人力劳动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设计单位的收益和利润随之也
5、会增加。 据统计,良好的信息沟通和知识互补可以减少工程造价的 20%左右,因此通过一定的控制措施和及时有效的沟通,增加知识信息互补是控制造价的方法之一。为了使不同主体经济利益统一化,可设置造价节约奖来激励各方主体,这样使不同主体拥有了共同的目标,是一个利益统一体,这样不但使造价得到了控制,而且各不同主体还能得到项目利润和节约奖励,更好的满足了自身经济利益,最终达到“共赢”的目标。 4、针对不同主体所采用的合理造价控制策略的基础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全成熟,法规制度不健全,为了真正达到各参与主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达到共赢的效果,实现造价控制的目标,需要健全法规制度,对各主体和各具体参与成员采用
6、一定的激励制度和方法。 法规制度方面:在我国目前工程领域,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业主、承包商、设计地位是不平等的,业主占据了主导地位,存在优越感,承包商和设计等唯命是从,损害了自身的利益,阻碍了共赢的实现,成为了造价控制的绊脚石。业主行为不规范的关键在于缺乏一套对建筑市场主体进行公平监管机制,特别是对业主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的机制,体现了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例如:建筑法侧重于对施工单位行为的规范,有对施工单位的信用评价体系及黑名单制度,但是对业主单位却没有,对业主仅提到应按时拨付预付款、按进度付款等,并没有对其不按时拨付款做出相应的处罚规定,缺乏有力的约束,造成前面失控原因分析中所指承包商
7、有限理性原因。而个别业主代表依靠地位的不同吃、拿、卡、严重影响了业主方的利益和国家利益,因个人原因造成的造价失控现象也不容忽视。 企业激励方面:为了达到共赢的目标,需要对企业和个人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对于各企业来说,利益最大化是激发项目各参与方工作效率和潜能的驱动力,引导各参与主体意识到,只有不断地去寻找新的“奶酪”才能够把“蛋糕”做大,从而各主体才能得到更多的利润。但是由于利己的本性,个别参与主体可能会受短期利益的驱使故意隐蔽某些知识和信息,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和人民的监督作用,建立举报平台、企业诚信机制,并且在诚信机制中加入造价结余评价一项,并将其纳入投标评标中,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渠道
8、收集和公开企业的诚信信息。加强奖惩制度的实施,政府要大力支持,对参与整个项目使造价节约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使诚信良好的企业获得品牌形象和物质奖励,使项目参与各方意识到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长远利益出发的正面效益,放弃短期利益的不良行为。将对业主的信誉评价中加入履约支付服务情况,业主违约,也应进入到金融机构的黑名单。诚信制度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机构的浓缩历史,将来各企业的最大竞争将是信誉的竞争,无论是业主、承包商、设计均应意识到提高企业信誉的重要性,不能因小失大。我们在招投标中不可能有完全的相关信息,此时便可以依靠可获得的信息如声誉、各投标人在施工单位中的排名、业主在
9、金融机构的排名等。负面的声誉将成为一种无形的制裁机制,在造价控制中能力不足者将逐步被淘汰。将造价节约作为企业管理能力的一个荣誉,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评价。这样企业会从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而不会贪图暂时的小利益,由此可以部分解决承包商和业主有限理性原因导致的造价失控。 个人激励方面:对于具体参与者个人来说,巴纳德强调了用激励的手段诱导组织成员努力工作的必要性,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将报酬与绩效挂钩,个人利益和单位利益一致,争取在最大程度上使业主、设计代表等的努力和收益成正比,在制定考核目标时各单位领导者更多的考虑个体成长、发展潜能和其自身的成就感,制定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合理公正的报酬,充分发挥其
10、积极性,防止其面临巨大外部诱惑时,牺牲单位长远利益,换取个人眼前利益,从而实现参与主体和其员工的双赢。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建立个人诚信制度,这样各成员在面对诱惑时,考虑到自己的升迁、职位、信誉时,道德底线的枷锁就会起作用,让其放弃短期的个人利益;而当各成员没有这些约束时,就有可能丧失掉道德的底线,只为了让自己暂时获得利益,放弃整体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的法律要起到保障作用。而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道德信用问题约束不强,加之有法不依,导致部分人信用缺失、道德沦丧,导致个人原因的造价攀升。因此应逐步建立个人诚信机制。 因此我们要较好的运用造价控制方法的基础是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面对行业和个人普遍存在的诚信问题, 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和违规清退机制。建立企业和个人的诚信制度,这个基础做好了我们才能真正解决造价失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