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47756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摘 要 网络是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既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着消极的影响。客观地分析正负效应,研究对策,力争使网络负面新闻的传播能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产生积极、正面的效果成为新形势下的紧迫任务,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网络负面新闻 大学生 行为模式 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6-169-02 今天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媒体的发展也身处在社会结构复杂、社会思潮活跃、社会价值多元的宏大背景下。因此,对新闻事件的报道

2、、传播方式及传播效果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一、网络负面新闻认知 提及“网络负面新闻” ,很容易与网络媒体报道中的“负面题材新闻事件” 、 “批评性新闻” 、 “灾害性新闻” 、 “产生负面效果的新闻” 、 “敏感性新闻事件”等概念混淆,其实这些词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学术界中对“负面新闻”的界定,主要是从事件本身的性质和传播效果来区分的。其中,后者包括了积极新闻事件因报道方式不当所产生的负面效果。本文中所指的“负面新闻”界定为网络新闻中对社会负面题材事件的报道,即与现行的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新闻事件。例如近几年新闻媒体对极受社会关注的校园暴力事件、就业市场不公等新闻事件的报道。有的人认

3、为负面新闻一定会产生负面的效果,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若媒体人能够坚守职业道德,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受众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辨析负面新闻的内容,负面新闻的报道是可以发挥正面的、积极的功效的。 二、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产生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网络媒体具有超地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大学生获取资源信息提高了极大的便利。但由于网络媒体传递的信息良莠不齐,很多带有反动、消极、错误的负面新闻信息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冲击着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网络作为当今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载体,负面新闻的传播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自然有着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

4、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力争使网络负面新闻的传播能对大学生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产生积极、正面的效果成为新形势下的紧迫任务。 (一)积极意义 一是警示作用。 “负面新闻报道强调变动、反常和冲突、目的在于反映和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震惊警醒。 ”网络新闻中对社会丑恶或不公现象的曝光,可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并时刻警醒自己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报道,可以使大学生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省。不同媒体选择不同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剖析,可以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全面认识和深刻认知。 二是引导作用。 “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

5、通过制约人的认知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新闻报道事件往往有着强烈的舆论导向功用,大学生通过事件人的经历和受到的惩罚来调整个人的行为,以免重蹈覆辙。 三是激励作用。 “一些负面新闻信息的适时传播,能够使人们在心理和认识上感到某种挑战,并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激励人们奋发应战并主动投身于解决所反映问题的实践中,进而进一步推动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 ”网络中的负面新闻,有一些可能正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案例。媒体对于事件的披露,让大学生内心的不公平情绪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释放,保持心理平衡,并对社会充满信心和期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成熟,并促进了大学生的价值主体意识。 (

6、二)消极影响 从心理特征来看,大学生的价值观尚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他们在心理上还不够成熟,自律意识比较差,认知能力、辨析能力、以及对外界事物的抵抗力都比较薄弱。在这个阶段,如果大学生长期接触不良信息,容易导致道德的失衡和人格的不健全发展。 一方面体现在网络负面新闻的报道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大学生在接受新闻信息的时候,受着不同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影响。而由于大学生缺乏人生经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比较弱,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价值评判标准,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错误引导。当前,国际环境异常复杂,部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用网络媒体的开放性,歪曲事实,尤其是在国内外

7、重大政治活动和敏感事件时期,散发大量腐朽的价值观念和不良的信息,使得一些判断能力弱和价值观不稳定的青年大学生不能明辨是非,崇洋媚外,动摇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另一方面,网络负面新闻的大量报道对大学生行为有着一定的弱化或强化影响。 网络对负面新闻的报道过程中,势必伴随着对事件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渗透在事件报道中的观念以及大量网民的情绪,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意识的形成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对新闻事件的反思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行为。 不同的价值观和价值规则,对大学生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弱化或强化效果。网络新闻中对事件的多角度、多立场报道

8、,尤其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舆论的自由性和匿名性等特点,擅自发布很多具有煽动性的虚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使大学生的价值评判标准与价值选择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并呈现出多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造成大学生价值选择的矛盾和迷惘。 例如 2006 年曾备受关注的“彭宇案” ,最终的判决一度曾使大学生困惑于“看到老人摔倒时该不该扶” ,而这样的困惑使得社会的文化主流群体大学生深陷道德危机,严重违背了社会道德秩序。富二代的奢华生活和官二代在就业市场和职场竞争中的不公现象,更是瓦解着大学生的心理防线。网络上充斥的大量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欺压诈骗等负面新闻,不仅影响着大学生对传统美

9、德的认知,更使得大学生精神上处于迷茫和涣散的状态,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敏感的社会事件,尤其是网络充斥着大量的负面新闻报道时,要及时引导学生冷静对待,调整心态。 三、重视网络载体建设,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促进网络负面新闻的积极效应 网络负面新闻的报道对于有着强烈获取信息愿望的大学生来说,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但对于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此,阻止大学生去接受网络负面新闻是因噎废食和毫无意义的。在这种形势下,探索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发挥网络媒体在信息获取中的积极效应,提高大学生甄别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0、借助网络媒体的实效性,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关注网络负面新闻的动态。对于广受关注的社会敏感事件,不应逃避,更不应把负面新闻事件作为满足大学生猎奇心理的工具;而应充分利用网络的负面新闻报道,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事件本身,能够客观地评价社会中的各类问题和矛盾,并冷静地对待,加强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提高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信息时对是非、正误、美丑的道德判断能力,避免负面报道带来的消极效应。 (二)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建设 网络媒体以独特的方式传播着人类的文化与思想,它在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的同时,也

11、以强有力的渗透机制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学生在利用网络媒体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盲目性较强,缺乏必要的信息筛选能力,媒体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网络时代要求公民具有相对成熟的辩证思维能力,能在积极参与、分享时代机遇的同时,正确理解和接受媒体信息,善于保护自己和身边的儿童。 ”网络为负面事件的披露与传播提供了空前的方便。大学生应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内涵,提高自身对网络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辩证思维能力。而这也是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三)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体素养 所谓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是指大学生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体信息服务

12、于个人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媒体素养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拓展。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媒体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媒体信息传播又具有着很多特殊性,使得网络新闻中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和片面报道。面对网络媒体的负面信息报道,如何提取有效信息,自我服务,如何形成健康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归根在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括提高大学生借助网络媒体发现信息、鉴别信息、组织信息和保存信息的能力,也包括大学生对网络媒体新闻信息分析、提炼和运用的能力。从具体举措上,不仅需要网络把关人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还需要大学生

13、在获取信息时的意识自觉。在面对一些虚假的信息时,要以青年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勇敢地揭露和批判,并对真理锲而不舍地追寻。此外,也可通过邀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辩论交流等途径,提高大学生在面对负面新闻报道时甄别信息和全面客观分析事件的能力,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注释: 韦璐明.负面新闻报道引发的正反社会效应及媒体应对方式.百科论坛.2011. 王晓英.浅析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积极作用.攀登.2008(3). 胡启恒.网络时代如何提高公民媒体文化素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3). 参考文献: 1党静萍.传媒教给我们什么:青少年传媒素养教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2陈先元.大众传媒素养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孙琴.大学生行为素养.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