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48033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内容摘要: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占有资源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总和。本文通过建立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从 31 个省(区、市)经济数据出发,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的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对比分析,探讨各区域经济发展,从中探究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及其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更有效途径。 关键词:区域经济 综合竞争力 评价 对策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它区域相对比所具有的当前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以及凝聚各种经济要素,在未来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内实现健康

2、、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的总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包涵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环境和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 在借鉴波特模型和 IMD 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多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想,本文提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模型。用公式表示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潜力+协调发展水平。 (一)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发展水平三大核心。本文参考各地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经综合整理后细化得出表 1 指标评价体系。 本文评价方法主要采用综合指数法,首先应用频度统计法和相关统计分析法构建和筛

3、选评价指标,其次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再次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运用综合加权法计算综合总指数。 (二)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步骤 第一,具体计算步骤为: 第一步: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首先是给系统中的每个指标规定两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最大值) ,另一个是不允许值(最小值) ;然后计算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再依据单项功效系数,用加权平均法得到平均数,公式如下: Yi=xi-x(s)i/x(h)i-x(s)i40+60 式中,xi 是统计指标的实际观测值,Yi 是对应于 xi 的评价分数值,x(s)i 为第 i 个指标的不允许值(最小值) ,x(h)i 为第 i 个指

4、标的满意值(最大值) 。第二步:对各层指标赋权。第三步:逆向逐层汇总,计算评价要素层和最高层的得分值。 第四步:根据计算结果,按分值对区域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 第五步:计算结果评价。 第二,标准化处理公式的确定。上述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Yi=xi-x(s)i/x(h)i-x(s)i40+60 是将指标数据转化为取值范围在 60 至 100 之间的无纲量数据的计算公式。60 表示将有量纲数据转化为无量纲数据后的最小评价值,40 表示经过无量纲处理后评价值之间的最大差异值。最小评价值和最大评价差异值之和为 100,如果确定的最小评价值越大,最大评价差异值就会越小。第三,评价指标赋权。根

5、据层次分析法(AHP)作为评价指标赋权的方法得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各层指标的权重,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权重为 42%,可持续发展潜力权重为 43%,协调发展水平权重为 15%。我国各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 (一)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综合竞争力评价 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特色比较明显。近几年,东部 10省市 GDP 总量均达约 50%左右。本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其他地区中排名第一,综合评价分值高达 81.05 分,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农业总体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工业基础扎实,现代服务业在工农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得以健康发展,近几年

6、GDP 约占全国的 18%左右,测算的综合评价分值为 73.56 分。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近几年 GDP 总量达 15%左右,测算的综合评价分值仅为 71.45 分。 4.东北地区。在国家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近几年 GDP 占全国的 9%左右,测算的综合评价分值为 77.72 分。 (二)各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趋势评价 1.东部地区。东部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利用型工业行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高科技产业

7、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现代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信息咨询等行业也将成为东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域、交通、科技和人才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因此,原材料精深加工、装备制造产业将是中部未来发展的优势和方向。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弱于东部地区,在未来发展中,西部地区将走上一条充分开发利用地方资源、提高劳动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新型发展道路。同时,将借助自身独特的人文历史、自然风景,打造出独具魅力的特色旅游行业。 4.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凭借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优势,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调整和转型进一步深入,现代工业、现代生产

8、性服务业加速发展,东北地区未来发展后劲十足。 (三)各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优势及劣势 根据上述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各个区域由于历史原因、区位特征、政策体制、资源状况等原因形成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其中优势表现在:基础设施条件好,产业结构优化,支柱产业发展较好,政策导向有利等。劣势表现在:区域经济总量小,产业集群化水平不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弱,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能力有待加强。 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促进地区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推进经济发展的核心。一方面,把一些资源消耗大、

9、污染严重、优势丧失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从本地产业发展的基础出发,吸引发达地区转移出的本地重点发展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以带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 (二)强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强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升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第一,从外部经济效益看,集群可以带来劳动市场和公共设施的共享,有助于产生专业化;第二,就产业集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而言,生产替代产品的企业即同行企业集聚在一起,实现规模最大化;第三,生产具有互补性的企业即上下游企业集群,企业间提供了相互的市场,降低成本;第四,产业集群促进分工与协作,创造了良好的竞争与创新环境。 (三)加快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并实现由点到面的全

10、面可持续发展 一是提高 I 类发达地区、重点城市区域首位度。集中力量加大重点城市,如省会、资源城市等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其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步伐,提高其要素聚集与产业融合程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其真正成长为具有强大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二是推进 II 类综合经济较好的城市地区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发展、吸引人口、支撑城市网络体系的重要功能。努力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三是将 III 类综合经济欠发达区要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结构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规划建设,发挥本区域的比较优势,增强竞争力。(四)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11、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创新一是要高度重视教育投入,特别是专业性强的高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教育;二是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三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从教育、管理、法律和技术等方面共同推进,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五)在产业梯度转移中抢抓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综合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内部各经济区域之间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地区振兴等区域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国内产业转移加快。一是西部加强与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方面的有关合作

12、与交流,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二是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因时因地制定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规划;三是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制定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加强对产业转移中的相关企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发挥政策优势,促进综合竞争力协同提升进一步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在各地协调发展中形成重要的一极。 (六)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是对西部地区而言,从东部甚至国外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式,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二是加强与周边相对发达省份的经济协作。充分利用地缘关系、人文联系,延长企业生产链;三是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加强其与国际企业集团的合作;四是大力加强宣传推广

13、;五是提升区域产业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合作比例,强化项目带动与对接。 回顾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之间横向对比虽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纵向对比经济社会面貌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总体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要按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快速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强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加强区域间的协作,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 参考文献: 1.初丽霞,楚永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J.经济纵横,2005(10) 2.马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4(19) 3.王梦奎,李善同.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0 4.李闽榕.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06(5) 5.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