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理论解读:实施难点及其推进路径研究【摘 要】由于传统城镇化的弊端日益显现,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致力于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成为非常明朗的发展趋势。我国新型城镇化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撑,坚持走多元的城镇化道路,培育城镇化的强大动力机制,为城镇化搭建多层承载平台。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机制创新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是以城市为主导进行生产要素空间再配置的历史进程,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政府多提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冯兰瑞(2001)指出,到 20 世纪最后几年,针对农民进城的热潮和城市职工下岗增多,才有
2、“城镇化”的提法。当时提城镇化的部分原因是要达到控制进入大中小城市的农民数量的目的。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如城乡发展不协调、生态环境遭破坏等,这些都会严重阻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便走入我们眼帘。吴江等认为,新型城镇化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型产业以及信息化为动力,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杨重光(2009)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基础,以现代交通通讯网络为物质技术手段,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合理的结构和空间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并以
3、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城市带领农村发展,从而形成国民经济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的实施难点 (一)城乡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 城镇化进程中存在误区和片面倾向,导致在现有的体制框架下,忽视了城乡有机联系,孤立地进行城市和乡村建设,其结果必然导致城乡分割进一步加剧,其实质就是一种单维度的城镇化(刘嘉汉、罗蓉,2011) 。城镇化以来,中国居民的财产分布差距出现了快速而明显的扩大趋势,而这趋势的扩大主要归因于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谭伟,2009) ,中国的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 0.2 激增到目前的 0.48(陈学云,史贤华,2011) ,大大超出了 0.4 的警戒线,
4、而城乡收入差距对基尼系数的增长贡献最大,城乡收入差距之比从改革开放初期的 1.8:1 扩大到2007 年的 3.33:1。城镇化不仅造就了更加贫困的农村,也造就了城市中的大量贫民,社会不公平现象正在从农村向城市蔓延。肖万春认为,农村人口城镇化水平低,滞后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水平。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城镇化有极高的相关关系,但城镇数量增长本身不能代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关键要看农村人口城镇化水平。 (二)脱离公共服务体制 中国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容易让人做出城镇化进程会提高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逻辑判断。王伟同(2011)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居民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主要
5、得益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而城镇化进程本身并没有带来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相反甚至出现了阻碍居民福利改善的现象。城镇化道路与民生福利相脱节,固化了原有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下的差异化福利分配结构,无益于甚至阻碍了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协调发展不利。 (三)城镇体制僵化 中国城镇体制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与改革,形成了以地域性建制为主、实行市管县与城带乡的城乡综合治理体制。中国城镇体制僵化的问题直接体现为“纵向”的城市行政层级过多。中国的城市行政组织系统包括有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建制镇)等五个层级,与广大农村地区的政权组织系统一起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双
6、轨制地方治理体制,带有显著的计划经济体制烙印,不适应于工业化、市场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也不符合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既阻碍了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的有效发挥,也不利于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在市场机制下发展壮大。另外, “形象工程”遍地开花,有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脱离本地实际,贪大求洋,没有把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上来。还有些地方把城镇化等同于工业化,忽视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带动、互为前提的作用,不惜代价招商引资上工业项目,但这些项目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性,不能形成紧密的上下游产业链,导致城镇的产业聚集功能较弱,
7、发展后劲不足。 三、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 (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体制问题仍然是比较大的障碍。因此,我们建议:第一,确实放开城镇户籍管理。对已经在城镇形成稳定就业,愿意把户口转入所在地城镇的农民工及其家属,可以制定规范的转入办法,让其顺利转成市民。第二,对产业集群发展基础良好、已经形成“产业大、城镇小”的特色镇,可以借鉴福建省的做法,实施“镇级市”改革,赋予其更多的管理权,推动这些实际上已经超过很多县城发展规模的镇摆脱行政区划的约束,尽快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中小城市,带动周边地区农村加快发展步伐,使其成为新型城镇化的突破点。第三,改革城镇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
8、加快小城镇建设用地制度的改革,实现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由单一的行政性征用、出让向以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最终达到既有利于大幅度降低进城“门槛” ,促进乡镇企业和人口集中,又能充分保护集体和农民的长期土地权益的目的。新型城镇化还肩负着体制改革层面上突破城乡二元分割、协调城乡发展的历史使命。城镇化自身具有的内生机制会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陈学云、史贤华(2011)指出,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就业岗位、服务业和相关产业从大城市中心向原农业生产地带郊区迁移,即城市郊区化。郊区基础设施逐步步完善、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相伴随的是城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组织方式的“外向式扩散
9、” ,城市中心区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才流向郊区辐射,这些都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条件。郊区化通过空间重组,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互补,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 (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城镇的功能定位、城镇的产业重点不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当按照各个区域的具体条件来确定,防止雷同化(肖万春,2003) 。例如一些靠近大江大河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内地城市,可以发挥区位优势,形成一定的地区经济中心,拉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一些有资源优势的城市,要围绕这些资源的开采、科研、加工来进行建设;靠近大城市的一些小城市和小城镇可以利用其地理位置和工资低的优势,承接在大城市已经不合算、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
10、和配套产品的生产。特色产业集群是有效推进城镇化的强大动力,而建设相关产业的聚集区能够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大大降低集群中单个企业的平均成本。可以考虑在重点城镇建设产业聚集区,完善水、电、路、讯、污水处理、空气治理等配套性基础设施,提高职能部门服务水平。相关联企业落户产业聚集区,不仅可以强化彼此间的配套协作,还能实现市场信息、生产资源的共享,通过定期举办企业发展沙龙共同分析产业前景、合力构建产品研发平台共享科技进步成果等。 参考文献 1肖万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聚集效应J.经济学家.2003(2) 2陈学云,史贤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路径研究基于新农村建设平台J.经济学家.2011(3) 3谭伟.中国收入差距:增长“奇迹”背后的利益分享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33) 4陈剩勇,杨馥源.建国 60 年中国城市体制的变迁与改革战略J.社会科学.2009(8) 5冯兰瑞.城镇化何如城市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4) 6顾朝林.中国城市化空间及其形成机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 20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