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诌议生态城市的建设与规划设计方法的探讨提要:21 世纪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高度城市化时期。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开拓城市规划新思维,把”生态思想”引入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引导正确的城市化方向和城市”生态化”实现城市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创造高效和谐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本文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角度界定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并从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系统协调发展角度,提出了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以期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开展。 关键词:生态;建设;城市规划;生态导向;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人类在建城活动中的生态思想经历过生态自发
2、、生态失落、生态觉醒、生态自觉几个阶段,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关系从尊重顺应到控制征服到保护利用直至上升到协调共处,这种变迁反映了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人类建城的价值取向,实际上也是人类对理想城市探求的过程。生态的价值取向使在生态学原则下建设未来城市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世界各国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谋求全球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结果。 一、生态城市概念及其创建标准 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环境的客观需要,是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全球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的创建,具体说来要满足实现以下标准: 以下几个方面,说明了生态城市在社会生
3、态、经济生态和自然生态三个方面的互相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内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和价值取向,也反映了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和必须具备的主要条件。 1 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实施文明消费,物质、能量利用率及循环利用率高,消费效益高。 2 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3 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所在区域对其有持久支持能力,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适应。 4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环境质量高,符合生态平衡的要求。 5 居民的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高,有一个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环境。 6 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
4、质量高。 7 生态(健康)建筑得到广泛应用,有宜人的建筑空间环境。 8 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并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9 居民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包括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和环境道德观,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 10 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自组织、自调节能力强。 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一)着眼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 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是在对传统规划方法反思基础上,摒弃传统规划价值观,适应城市生态化建设而提出的。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与传统的规划价值观有本质区别,是对人类主宰自然、追求物质利益的
5、传统规划价值取向的彻底否定。 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实质上是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出发,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以自然生态优先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采取行政立法、科技等手段,促进系统向更有序、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最终目标是建设宜人的人居环境,实现人、自然、城市和谐共生,持续协调发展。 1、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特点 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规划方法,较之有以下特点。 1.1 系统性系统思想把城市看作一个功能整体,一个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的系统,而不是三者的简单组合。规划设计变单因单果的链式思维为系统思维,综合分析、研究和处理城市系统各要素的整体联系。 1.2 整
6、体性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不是单一的物质形体规划(physicalplanning),而是兼顾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规划(integratedplanning)。它不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物质建设的需要,它必须同时考虑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后果;在规划工作上也不再是只有少数单学科背景的规划人员,而是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是跨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 1.3 可持续性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导向,从城市长远利益出发的,凭借必要的技术手段,保证规划设计既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又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不因眼前、局部的利益而用”掠夺”的方式来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保证每个
7、阶段发展目标、发展途径的科学性、合理性。 1.4 生态导向性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方法来规划设计、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引导城市”生态化” 。这种导向性是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核心和重点。 2、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的巨系统。三者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相互关联而不可分割。经济生态原则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采用可持续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区发展模式。 自然生态原则给自然生态以优先考虑,最大限度的保护,使开发建设活动一方面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另一方面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
8、影响,增强其健康性。复合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把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体效益最高,实现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的永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对策 1、以生态城市所在的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 城市的形成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所在的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城市与其区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城市本身就是”区域市”,生态城市应当与其区域共存共荣。 2、对生态城市的环境容量、社会经济总负荷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其合理活动容量,保证生态城市发展与其补给区相平衡。 规划运用环境容量论和门槛理论对生态城市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建设用地容量、供
9、给容量、工业容量,水、大气及土壤等环境容量进行系统分析和发展建设可能性分析,确定区域的活动容量和城市的合理容量,使城市的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使城市与其补给区的长期供给能力和长期承受能力相平衡,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相适应。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城市。 3、强调空间规划、生态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的结合 这意味着规划内容的扩大,仅仅考虑物质环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提出社会、经济的生态化对策,规划是多学科、多工种协作配合,进行跨学科研究,从而使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综合性。 4、以土地适宜度等分析为依据,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保护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通过对不同区位土地开发成熟程度(开发度)、土地的最佳
10、利用方向(适宜度)及土地对人类活动强度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值(承载力)的分析,进行土地分区(比如可分为优先发展区、引导发展区、从缓发展区、限制发展区、更新改造区、自然保护区等),确定土地开展顺序,保证城市的发展环境。 (三)生态城市功能区规划设计对策 生态城市也是由多种不同功能的分区有机组合而成的功能综合体,这些功能区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都是城市功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规划设计重视多样化自然景观的保护和优美人工环境的创造,将人工建造的生活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创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规划设计中也注重加强立体绿化,提高景观的多样性,另外还可起到隔热、截水、净化空气等效果。 在进行绿色景观建设的
11、同时,根据条件可利用有机垃圾制造肥料在居住区中来发展种植业,既为居民提供了多样的生活环境,又增加了景观的生产性。规范设计以人为主体,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普遍需求,创造多样性的栖境。功能多样化,活动场所多样化,住屋空间多样化等。 (四)生态城市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对策 城市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了大量的建筑物。这些设计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寻求最充分的实现建筑的高效、低耗、无污,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消极影响。设计必须综合考虑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增强建筑及其环境的健康性,提高生活舒适度,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全面生态化。 三、结语 建筑生态城市这一基本思想,为城市
12、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远景目标,它是寻求城市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代表国际城市的发展方向。生态城市并不是一个不可实现、尽善尽美的乌托邦,但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持续发展过程。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相信通过全球、全人类共同的不懈努力,它将不再是一种趋向,而将是确确实实到来的人类理想住区。 参考文献 1、陈勇 1生态城市新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1重庆建筑大学硕士论文,1995。 2、黄光宇、黄天其 1论生态城市的概念与评判标准,1992。 3、黄光宇 1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1989。 4、美I1L1 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5、鲍世行主编 1城市规划新概念新方法 1商务印书馆,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