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PP 项目风险因素分析与控制研究摘 要:采用 PPP 特许经营模式融资,政府部门和私有组织可以取长补短,政府公共机构发挥政策优势,私有组织发挥技术与经济优势,双方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有效的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PPP 项目运营时间长、涉及面广,面临多种风险,对风险进行因素分析,进而有的放矢的控制这些风险,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PPP 项目;风险因素分析;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近年来的主题,而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仅仅依靠政府财政的力量远远不够,特种经营融资模式应运而生,如 BOT、TOT、PPP 特许经营模式。其中 PPP 模式在项目初期就
2、可以实现风险分配,同时由于政府分担一部分风险,使风险分配更合理,减少了承建商与投资商风险,从而降低了融资难度,提高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成为城市建设项目融资首选。而 PPP 项目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建设活动,风险存在于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中,掌控这些风险,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PPP 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一)宏观风险因素分析。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国内政治环境风险,主要包括政局不稳、政治抵制或敌对、资产征用等;一类是项目所对应的政策、法律的稳定性风险,包括项目审批与许可的延误、税收政策变化、交通行业法规变化等。 (2)经济风险。经济风险主要包括金融风险与市场风险。
3、金融风险主要是指汇率、利率以及通货膨胀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市场需求不足导致未来收益不足的风险,对于交通项目,客流量的预测往往过于乐观,而实际需求低于预期需求,导致项目公司收益达不到预期水平。 (3)法律风险。PPP 项目涉及较多的法律法规,需要相应健全、稳定的法律法规为支撑,而 PPP 模式发展时间较短,法律法规还不稳定、完善,极有可能产生法律风险。 (4)自然风险。自然风险主要包括地质风险、气候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 (二)微观风险因素分析。 (1)融资风险。融资风险既包括政府向私有组织招投标的风险,也包括私有组织向金融机构融资的风险。只有项目能够带来收益,各种环境相对稳定,能够给各金融机构以
4、信心,才能保证私有组织融资成功,否则或融资成本过高或融资不力直接取消中标资格。 (2)建设风险。政策支持、融资到位,一切前期条件满足也会产生建设风险,主要包括设备获取风险、技术低下风险、成本超支风险、质量不达标风险、施工安全风险、延迟完工风险等。 (3)运营风险。在项目的运营阶段,由于经验不足、管理水平落后、准备不足等原因,导致运营企业也面临着多种风险,如运营费用、维修成本过高,运营收入较低,运营安全性低等。 (4)合作风险。合作风险主要指政府与私有组织合作不畅产生的风险。在实际项目建设中,往往由于双方沟通不畅,权利分配不当、风险分担不清而影响项目的建设,对项目产生不良影响。二、PPP 项目风
5、险控制 (一)宏观风险控制。 (1)政府力量。 针对多数宏观风险,即使政府作为 PPP 项目责任方也无法完全控制,如经济风险、自然风险、政治环境风险等,但有些宏观风险可以控制,如提高办事效率,做好项目的审批工作,缩短谈判时间,健全相应法律法规,保障项目运营期政策法规的稳定性等。 (2)私有组织力量。对于宏观风险,虽然私有组织无法阻止其发生,但可以事前进行相关准备,将风险降到最低,如进行宏观风险投保,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协议中规定发生宏观风险的补偿或保证等。 (二)微观风险控制。 (1)项目前期风险控制。项目前期风险包括融资风险、合作风险等。融资方面:私有组织在进行融资时,需要考虑融资的成本、
6、使用期限、到位时间等,以降低资金的融资时间与成本,保证资金的持续使用;合作风险方面:政府与私有组织应多方位考虑,充分沟通,尽量协议化,避免责任推诿。 (2)项目中期风险控制。项目中期风险主要包括建设风险,私有组织应首先选择有能力、具有良好信用、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施工承包商,就项目建设涉及的全部事项进行沟通、谈判,签订协议,要求施工承包商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3)项目后期风险控制。项目建设完成后进入运营阶段,运营是企业收益的回收阶段,所以私有组织需要关注项目的运营收益,根据运营情况进行相应调整,需要专业的运营管理人员,保证运营的顺利进行。同时,运营期间还需要关注运营服务质量,保障项目的安全。 结语:分析 PPP 项目的风险因素,了解风险的类别与责任方,有利于有效的控制风险,在项目前期、中期、后期实现风险的防范与分担,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 桑美英.基础设施 PPP 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 D.长安大学,2014 (4). 2顾曼.PPP 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公私双方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