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镇化下新农村建设的未来走向摘 要 在推进城镇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迁移流动,农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该现象的产生严重阻滞着新农村的建设。我们深刻反思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要在解决之道上另辟蹊径。本文认为在通过多项治理功能的发挥,找出解决空心化问题的对应策略,为未来的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路径。 关键词 城镇化 村民自治 新农村 基金项目:1.云南省哲学规划项目,项目名称: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社区协同治理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B2015055。 2.红河学院博士专项,项目名称: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社区协同治理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XJ15B01。项目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乔海彬
2、,红河学院东亚农村研究中心,博士,副研究员。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1-220-02 我国在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中,城镇村民的价值观发生改变,需要政府提供的行政服务种类、功能不同,当今时代是需求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行政服务的要求向高级化、复杂化转变,涉及城市发展规划、环境政策、信息化服务、法律援助等。城镇一体后,政府机构在财源和人员因行政规模扩大,显得比较富裕的情况下,就有可能配备更具有专业知识的职员。同时政府也有可能通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修培训,提高政府职员的办事能力,使城镇居民获得更具专业水平和更高质量的行政服务。同时需要建设农村政策实施
3、的保障机制,确保把政策落实到位。从以下三方面阐述未来的村民自治发展趋势。 一、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范围和质量 我国农村的公共设施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公共设施的网络化,不能够很好的为村民服务,村民不能够享受舒适的环境。因此公共团体设施的管理中,村委与乡镇需要发挥比较大的作用,是连接着各个设施的重要机构。村内的公共设施包括儿童用、学校用的设施、公民馆、体育馆、青年馆、图书馆各项设施都是有办事处管理。公共设施的开发使用,公共团体设施的增加与减少,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谈话室、接待室、村民利用室、会议室、印刷室、图书室这些经常利用的地方,还有一些复合型的设施需要进行添加。 在公共设施里面
4、进行活动是免费的,设施是中心村出资建设的。目的是让村民相互之间交谈,互相了解;让小孩子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村民们从物质和精神全面锻炼有良好的身体。从设施建设的目的理解:事业方面,发展农村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村民可以在里面规划自己的事业,并且通过讨论,计划后容易实施;财产方面,是该地区的村民的公共财产,可以积极有效的利用;管理运营方面,一般的情况是开放村委员会、村民与乡镇共同参与管理。 由于现在的土地价格的高升,财源的不足(建设费、土地费、工资、维持费)需要地区扩大化,人口的集中,这样才能把复杂、多项目、公开的设施避免浪费。现在由于中小学校的学生人数在慢慢的减少,老龄化人口比较严重,空的学校逐渐在
5、增加,很多设施没有利用,需要把这些设施进行合并再建设。乡镇根据实际情况,把闲置的设施统一合并,并且通过有效的规划做一个合理的建设。主要合并的有村民体育馆、图书馆、工作中介、老龄化的作业地点、临时买卖商会、空着的游乐场地等多种多样的公共的设施与土地进行合并。并且把这些设施的周边的专门店和商店乡镇与村委都进行调整。比较好的设施进行合并,使用新的管理和运营方法,因此就在各个设施管理中设置一个负责人,由负责人自己组织例会,地域内公共设施管理的意见与负责人进行信息交换。公共设施与民间的活动有负责人自己进行联络组织。中心村委员会与各个团体帮助负责人协商解决设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对接触的信息进行交换和办理。
6、让这些设施在今后运营中思想有大的变化,让接触设施运营的村民自身感觉进入了商品化和市场化。让更多的工作者有这方面思想意识。 二、村务监督机制 从权力的合法性分析。在日本农村干部的管理权来源于村民的渡让,因此,必须在村民的监督之下。然而,我国实践中农村干部“权力失控”时有发生。一部分村干部的权力脱离村民的监控之时,亦是村委会等自治组织逐步演变成一股“村民中产生,但又日益同村民脱离的形势” ,制定村的“政务监督会议制度”和“农村基础民主监督体制” ,有效避免村干官权力失范。 “政务监察委员会”主要是由乡镇政府执行机构,对国家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观察监督,有 3-4 人组成的监察委员会,在村民委员会里面
7、的常设机构民主监察。监委会有以下权利,列席政务会议,接受举报,对财务支出凭证进行稽核,对村违反制度的行为纠正意见,对村干部进行政务管理,需要接受监察委员会的监督。形成了以“两项管理制度、监督一个机构”为框架的政务监督体系。进而使政务监督全面的拓展开来,由以前的事后结果监督向过程监督延伸,及时发现问题,即时纠正的工作系统。大幅度地减少村违规违纪现象。 “村的监督体制”设置在村委员会里面,设置政务监察委员会,要有办公经费、办公地点、必要的设施、工作人员一一落实到位。监委会职能是,政务公开监督检查、民主性的管理财务、监察和纠正违规违纪、新职能界定。村委员会的书记与村长要有不同形式的选举,各自有自己的
8、支持者,实行不同时间的任期回避和工作报告制度。监委会在监督政务决策与管理的同时,要明确了监委会在村委会领导下代表村民独立行使监督监察权,监督村政务与村干部正确的履行工作职责。前移监督事务的关口,正确的实施民主权利的前提下决策监督,让民主性监督渗透到村民自治的整个过程。 三、村庄合并的发展走向 现在农村的过疏化,少子化与老龄化的改革措施,集约化的农民生活方式。村庄的发展需要有合理的方法措施,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一是合并很慢不见效果,二是合并后容易解体,甚至有时不能够合并。要认识到不同地区不同方法,即因地制宜。脚踏实地的逐步实施合并,不能急于求成,切合实际的安排工作和有序建设,确保合并的工作扎实有
9、效的推进。从以下几点入手发展: (一)政策支持 现在农村合并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主要是关乎着千家万户的自身利益,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社会稳定。例如:日本的市町村合并经历三个时期有百年的历史,一直到现在总结的经验,告诉我们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与法律支持。因此合并时有“合并促进法” 、 “合并特例法” 。对我国也需要类似这样的法律出台。解决村民的土地问题、资金问题、民主问题等。只有政策措施的出台,法律的保障才能够使村民更好的发展合并利益。为农民创造舒适、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新世纪以来,农村的问题是比较大的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
10、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行政村庄社区逐步走向解体从行政村庄社区的成员构成上来看,当前乡村社区逐步容纳了本地村民、外来新居民、城市居民、以及各种驻村企事业单位等不同成员组织。构建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中国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赋予在乡村生活的各种居民同等的公民待遇成为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这也客观上要求打破原来以行政村庄社区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上述这些新问题及新要求都推动着当前中国乡村社区的重建。由此,中国开启了新时期的农村社区重建运动,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开放性、容纳性、融合性新型乡村社区共同体,夯实基
11、层治理的社会基础,并为破除城镇二元体制,实现城镇发展一体化及城镇基层治理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村民系统性的积极参与 农村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中合并,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与村民的积极系统的参与,充分的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能够促使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主动性,鼓励村庄之间的优势互补联合、小规模村庄的撤并,进行合理性的建设。对于村民的系统参与总结以下几点: 1.村委会用选举的方法组合。村委会选举的方法是由间接或直接参加选举出来的委员组成。直接表达村民的意见,委员会需要让村民参加发言,这使村民自己发出有力的声音,村民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村民依据法律对本村条例大纲的制定与废除上,制定适合村民的条例大纲
12、。村委会的委员大部分是由村民身边有经验人员通过选举产生。包括各组产生的组长;还由地方出身有影响力委员;由党员出身的委员参加;由这些人员组成村委会。 2.乡镇政府与村民交流的方法。乡镇政府要召开村的例会、政府的洽谈会、活动的中心例会、不同时间的村长发布会,随时掌握村民反映问题的目的,政府要有谈话室,调察民意,村长的电话,邮政信箱,电子信箱要制度化,便于村民的行政对话。这些多样化、活性化、实效化、内在化的交流非常重要。 3 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方法,公开事务信息。现在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情报的传递必须进入信息化、广域化,高度发达的情报机,能够把自治体带入技术的改革发展中使之进入一个新的台阶。现已有的有
13、线电视、区域内情报的通信网,高度情报通信、收费的通信网,双向文字图文并茂。村民在议会出现陈述内容的信息、TV 会议、电子证明书、会议终止后的继续召开,政策决定后审议结果的电子公示。这些都是在发展中自治体要实施信息公开的形式。 4.村民与乡镇政府公务员的合力协作。主要指的是乡镇政府公务员自愿与村民在对犯罪份子的预防与侵害、知识教育、生产上的技术指导等不同方面的合作。有的乡镇政府公务员生活在自己服务的区域里与这里的村民有着很好的关系,利用下班休息的时间参加村民的一些村民集会。乡镇政府公务员的参加是在自愿、自主、前提下进行的。乡镇政府公务员的这种参加形式,在村民中间是比较新颖的方法,有较高的呼声。乡
14、镇政府公务员参加日常的工作,业余时间参加活动,这个计划需要有督导府县的行政机构,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制定出自主性的一整套方案,促使政策实施上产生较大影响力。 综上所述,参加的方法多样化和复杂化。行政方面快速的网络化形成,反映了村委组织有待于改革。直接对行政组织开放化的村民政策,村民参加、组织开放是村民组织的组织观点,地域村民开放型组织,是行政信息方面有质和量的扩充。创造出一些村民之间的柔性管理,使行政组织的开放性更加民主化。 参考文献: 1姚锐敏、汪青松.乡村治理中的村级党组织领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陈浙闽.村民自治的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何增科.基层民主和地方治理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陈华栋.建国以来我国乡乡政府机构沿革及角色演变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7(2). 5陈盛伟.撤销乡乡政府诸观点述评.理论前沿.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