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5263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摘 要:就业观是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的态度,对大学生就业观进行研究,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缓解就业严峻形势,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以文献资料、调查问卷、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佳木斯大学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观进行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成因,进而提出对策。以期能对当代大学生群体顺利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就业指导;市场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112-02 一、问题的提出 “就业观是指人

2、们对于各种不同职业的意向、评价以及对就业所持有的态度,是人们的择业倾向和就业行为在思想中的反映。 ”1每一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观具有社会性,因为它受家庭、高校、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制约,同时又具有个性,因为它在大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下不尽相同。 ”2大学生就业观客观反映出他的就业期望和职业道德。这对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缓解当前就业形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树立正确就业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我国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观情况。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调查问卷法 以佳木斯大学 2014 届毕业生

3、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从知、情、意三个维度对大学生就业观现状进行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共发放问卷 1 000 份,有效回收率为 98%,问卷效度和信度检验结果符合调查要求。 (3)专家访谈法 访谈佳木斯大学就业指导教师 5 名,访谈用人单位招聘负责人 5 名,请专家对问卷进行检验,对研究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与建议。 (4)逻辑分析法 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观现状 1.就业认知的调查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有 91%的学生对就业政策了解的积极性不高,说明大学生缺乏就业的危机意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专门人才供大于求,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减

4、少” 、 “学校的专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薄弱” 、 “就业市场不规范,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 、 “用人单位在聘用上过于挑剔”等,说明大学生能够认清就业的困境;有 70%多的学生靠自己的力量、20%多的学生靠家庭力量,还有不到10%的学生依靠学校和政府的力量来就业,说明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意识基本确立,他们主动进入人才市场积极参加各种宣讲会和供需见面会,主动进行择业。 2.就业情感的调查 在对就业情绪和心态方面的调查中,65.9%的学生持乐观态度,说明学生对就业具有一定的自信。在选择地区方面,70.5.%的样本首选国内省会城市南方发达地区,这一结果与国家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极不协调。在

5、薪酬期待方面,对于工资的期望值底线,有 52.7%的样本对工资的期望值底线为 1 5002 500 元之间,这一结果与单位实际所能支付的月工资相符。这一结果说明,面对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薪资预期不再好高骛远,已经逐步下降至较为理性的水平。 3.就业意志品质的调查 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有 47.1%的学生感觉到有压力,并很苦恼;32.1%的学生感觉有压力,但会变成动力,推动自己的就业;另有 17.2%的学生选择无压力,相信会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这说明面对压力,就业意志品质不同,就业压力也不同;在对择业还是就业的态度上,68.3%的学生选择优先就业,说明学生的就业理念逐步趋于现实

6、,注意立足实际,生存第一,然后才是发展,逐渐树立了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念。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因素分析 1.家庭因素 家庭的教育方式、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城市的父母不希望子女到不发达地区去就业。而农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靠知识来改变家庭命运能在城市中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当今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及包容,忽略培养他们自理能力、处事能力,导致部分大学生生活能力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影响他们正确就业能力观的形成。 2.自身因素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生涯使他们缺少机会接触现实社会。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会感叹现实是如此残酷,而事实

7、上产生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与之相悖的是就业市场并不能总是给大学生提供最理想的工作。 ”3导致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3.社会因素 当前,许多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倾向严重,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中心,过多地考虑眼前的利益,缺乏对职业的长远规划,也缺乏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导致其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而集体主义思想、奉献社会精神被忽视,致使其就业观发生了扭曲。 4.教育因素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体制的一些弊端也日益凸现出来。 “在高校加大改革和发展力度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只注重自身利益和短期效应,不搞深入的社会

8、调研,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忽视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有些高校学科内容和教学手段过于陈旧,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分化,轻综合。 ”4从而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学而无用”的感觉。正是这种高等教育的滞后性,造成办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办学质量的负面影响,给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三)树立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对策研究 1.大学生自身的调整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就业观应先从自身入手, “所谓自我教育,就是教育对象自己教育自己,自觉接受积极的影响,完善自己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特点的自主构建活动。 ”5在遇到挫折时,需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总结

9、教训调整心态和目标,争取下一次机会。 能力是影响大学生求职的重要因素。 “首先,思维方式即全面地透彻地思考社会活动的每个细节,包括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其次,个人发展即全面发展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增强能力认识;最后,社会能力即突破专业学习的局限,加强和社会的沟通。 ”6对自己的能力要正确认识和定位并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能力。 2.家庭教育需要转变 在就业过程中, “家庭教育观念对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影响具有普遍性、权威性、长久性的特点。 ”7父母不要过分干预孩子的就业,让他们大胆的去和别人竞争,慢慢的融入社会,从而消除小时候培养起来的那种依赖症。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才让他们

10、今后的生活更加幸福。高校和政府也要通过各种舆论渠道,让持传统观念的家长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政策认识到就业形势的变化,改变不切实际的传统就业观念。 3.大学教育的改进 就业观的教育应该贯穿大学始终。从入学开始,就应该让大学生对就业形势有个初步的了解,对其专业作出规划。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8学校应该帮助大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同时加强大学生特殊能力

11、的培养;然后,明确职业目标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充分运用专业技术和正确的就业观沉着应对就业。另外,要鼓励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学习国家政策,利用国家提供的条件,走上创业的道路。 4.调整社会风气 国家的政策引导、社会舆论和用人单位挑选人才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重要因素。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9同时要发挥媒体正确的指引作用, “传媒和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就业观起着潜移默化的指引和导向作用,具有较强的感染性、目的性、广泛性、持久性和针对性。 ”10 “学生的就业观与整个社会的就业导向息息相关,尽管行行业业均可出人才,

12、但是大学生忽视职业平等观和创业观的现象依然存在。 ”11所以,要引导用人单位摒弃对于高学历的追捧,转而加大对能力的注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三、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就业观体现了整个社会,包括家庭、高校和用人单位对待就业问题观点的转变。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不断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高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已经认清了严峻的就业形势,所以就业观的转变是迫在眉睫。就业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大学生以及其他因素共同努力,综合改善,最终攻破难关。 参考文献: 1 黄宣平.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浅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 (16):46-47. 2 南音.关于我国大

13、学生就业观的一些思考J.商情,2010, (20):6-7. 3 杨晓华.谈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就业心理的影响与自我调适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1):22. 4 杨小琼.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研究以广西四所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例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7. 5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2. 6 路德维希?胡贝尔.通识教育与跨专业学习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 (4):38-40. 7 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 郭蓉.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 9 张伟.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新型就业观J.经济论坛,2005, (8):138. 10 朱鹏武.试论和谐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开封:河南大学,2006. 11 黄妍,钟小川.高校扩招条件下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化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1). 责任编辑 柯 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