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教学刍议【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语料库语言学正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普及,语料库的应用改变了外语教育教学理念、手段及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外语教学改革。通过结合语料库语言学相关理论,探讨语料库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手段、方法及作用。 【关键词】语料库;双重体系理论;“3I”教学模式 一、语料库的概念 语料库(corpus)是指存放在计算机里的原始语料文本或经过加工后带有语言学信息标注的文本,用简单的话说,语料库就是存放语言材料的仓库。语料库最初出现的目的是为了语言研究,通过广泛的采集、运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保存的口语和书面语等语言材料,这
2、些语言材料一般采用电子文本的形式。这些材料真实的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行为及语言特点,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语言事实。目前、语料库在外语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中能够起到多种作用,作为一种高效的、具有检索功能的语言工具,它提供的大量的现实的语言实例能够提示从短语、构词、句法结构乃至语篇几乎所有语言单位的语言生态(language ecology) ,包括语义和语用、搭配规律、使用频率、语境等。 二、语料库与语言的双重体系理论 语料库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建立在语言的双重体系基础之上,2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加注重语块的作用,关注语言中的预制件,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原本应当被忽略的单词及语法。 受结构主义的影响,2
3、0 世纪很多语言学家离开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去研究语言,过度夸大了语法的作用,把语言看成是一个词汇在语法所规定的规则之下逻辑性地组合、高度规律化和系统化的体系。这种做法导致了在语言学习及教学中的不正常后果:语言就像是一座“大厦” ,字母组成单词,单词组成句子,句子构成文章,语法则是构建这些“砖头”的规律及方法;学习就是砌一块块“砖头” ,学习者的任务是识别每一块语言“砖头” ,并且掌握语法规律,将正确的“砖头”放在正确的位置。这是一种简单的“slotand-filler”意义构建模式,Sinclair 认为这种模式是“前计算机时代”研究方法缺乏、语言观察手段局限的产物,不能充分揭示语言的本质
4、。随着语料库的建立及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逐渐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通过调查,语言学家发现,幼儿从不依赖对潜在语法的认识去学习他们的母语。每个幼儿都经历了一个在一定语言环境下记忆并使用大量没有经过理性认识的语言的时期,他们学习语言是通过语块。日常语言的主要特征是可预见性、重复性,而不是创造性。语用的基础主要是“范例”和“语块” ,如:习语、搭配、 “词化句干” 、句子骨架等具体的词,而不是语法等抽象的规则。儿童在学习母语时,通常是将听到的语块化结构完整地储存到大脑里,并不会刻意加以分析,在遇到相类似的语境需要使用的时候直接取出加以使用。在语言学习中,首先学习到的是语块,词汇的
5、用法和意义以及句子的搭配都是通过语块3而学习到的。同样地,学习第二语言的前期阶段和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一样,预制语块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有效习得第二语言的基础,二语学习者也是通过掌握大量预制语块而学习到语法和词义的。 语料库建立以后,基于大规模语料分析,Sinclair(1991)提出熟语原则(the idiom principle,指拥有大量提前预制好的语块)和自然选择原则(the open-choice principle,指按语法规则进行选择)在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中会同时发生作用。Skehan 等人于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了语言的“双模式心理表征” (dua
6、l-mode representations) 。这一观点强调存在大量的语块这一语言“预制件” ,而忽视语言规则、语法的作用。在此基础上,Skehan 等人认为:语言习得不仅包括以语法为基础的内在规则体系(a rule-based analytic system,强调语言规则的作用) ,更应注重以记忆为基础的套语性、固定结构体系(memory-based formulaic system,强调语言发生频率的作用) 。Wray 在文章中指出,语言是一个双重体系,一是由单词和语法规则构成的相对封闭的内在规律体系;二是由具有交际功能的语块组成,以记忆为基础、相对开放的套语体系。套语体系在语言学习中比
7、由语法所构成的分析性体系更加重要。成功的语言习得都是从套语性体系向语法性体系的不自觉地过渡,而不是相反。 三、语料库的运用与“3I”教学模式 如今的语料库已经提供了语言教学、语言研究所需要的丰富的潜在资源。通过语料库特有的海量的语例信息和便捷的有效的检索手段,有4利于外语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在大量的语境下对语言特征进行观察,从而发现和学到特定语言的典型性、倾向性特征。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用语料库的关键在于要对语料库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工,包括从海量的语料库信息中检索和选取与当前教学内容相关的语料,根据语料库所提供的信息确定阶段性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将教学语料转化为多种多样的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材料
8、与练习等。 语料库在课堂中的运用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有深远、重要的启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语料库的工具和资源,可以实现“3I”教学法(即 Illustration 例证;Interaction 互动;Induction 总结) 。3I 模式是 Carter 和 McCarthy 最初针对口语语法教学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上,与传统的3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教学法相比,更具探索性的 3I 模式可能更为适用。其中“例证”就是观察语料库所提供的真实的语料, “互动”就是师生共同磋商、讨论从语料库的语料和语块中发现的规律,
9、 “总结”就是学生独立地对某个语言点在各种语境中的用法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从语料库中检索、提取出真实例句,并据此设计学习任务。通过让学生分析和观察这些语料,进行语料库驱动的自主学习。语料库中提取的例句都可以按行进行排列,需要研究的语块都位于每行的中心位置。这种格式能够使学习者更清楚地了解所研究语块的用法和使用的语境。 语料库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而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学习一般5被称为数据驱动学习(data-driven learning,简称 DDL) 。显然,3I 模式与数据驱动学习(DDL)有异曲同工之效。数据驱动学习“让学生作为一
10、个研究者进行自主学习,主动地在语言学习中进行独到的发现,对语言使用的语境形成自身的感受,从而做出学习者应有的贡献” ,而不是总处于被动接受的过程中。Johns 的研究指出:语言学习者“其学习需要通过接触真实的语料来驱动” ,语言学习者应当成为“研究者、探索者” ;他将数据驱动学习中借助语料库进行的探究式学习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包括(对检索结果的)观察, (对典型特征的)分类,以及(对规则的)概括。事实上,这 3 个阶段与 “3I”教学模式大体上是一致的。为适应不同水平层次的外语学习者的需求,数据驱动学习可以由教师进行指导,也可由学习者主导,但在基本层面,数据驱动学习应以外语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在此
11、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语言的用法规律和语境特征,教师在其中主要扮演助手和伙伴的角色。学习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地观察语料库所提供的真实的语言现象,发现语块的用法,总结语言使用的规律。因此,语料库运用于语言课堂受到研究者的高度评价,认为语料库有助于发展学习者对目标语的认知、归类和总结。参考文献 1 何安平.语料库如何走进课堂教学原则和方法探究J.中国外语教育,2008(4). 2 Kramsch.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6作者简介:马晶(1982.06- ) ,女,河南驻马店人,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