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论语对合作原则的违反【摘 要】 论语是儒家重要经典,集中记录了孔子的主要思想,从中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才思敏捷,见解深刻,诲人不倦,以及孔子对弟子们的一片爱心。合作原则主要内容是人们在言语交流过程中,为了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就要互相配合。而在论语中,由于特殊原因,孔子经常有意无意地违反合作原则。 【关键词】合作原则;论语 合作原则(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Herbert Paul Grice 1913-1988)于 1967 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格莱斯认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
2、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格莱斯称其为“合作原则” 。有了合作原则,交际的双方所说的话语就不会互不连贯,双方都能互相配合,以期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1975 年,格莱斯在他的著作Logic and Conversation一文中提出,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括一条准则和一些次准则,即: A)数量准则(QuantityMaxim) 。这条准则要求提供适量信息: a)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b)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B)质量准则 (QualityMaxim) 。这条准则要求尽量说真话: 2a)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b)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C)关系
3、准则(RelevantMaxim) 。这条准则要求说话内容切题: 说话要有关联。 D)方式准则(MannerMaxim) 。这条准则要求表达清楚明了: a)避免晦涩; b)避免歧义; c)简炼; d)井井有条。 然而,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并非总是遵守“合作原则” 。儒家经典论语中许多地方都违反了合作原则。 论语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但却不是孔子本人的著作。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 ”其实论语是未经分别章节的孔子和其弟子的混杂语录,其中大部分是孔子的语录。其结集工作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
4、弟子完成的,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其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没有分门别类地编纂,上下文之间有时散乱无章。今本论语凡二十篇,篇名取自每篇首章中的前二三字,并无实际意义。论语的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教育、礼仪、认识论等等,多以问答的方式出现。但有时对所论之缘起、前因后果、当时情景却无记录。因为这部书编纂的主要是孔子语录,为了突出孔子的中心3地位,所以编纂者把弟子们的发问部分尽量缩短了。有时发问简单得只剩一个字,如“颜渊问仁” , “子路问政” 。这样,由于发问的具体问题无法得知,仅从孔子的回答上看,就可能使读者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有时虽然有具体的问题,但是问题记录的过于简单,
5、使人不知道发问者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如: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叶公问政治。孔子说:“使境内的人高兴,使境外的人来投奔。 ”在这里由于只把叶公的问题记录为“政”一个字,又没有上下文及当时情景记录,使人不知道叶公问的是有关“政”的哪一方面的问题。叶公问的可能是从政的具体措施,但孔子回答的是施行仁政的目的或结果,而不是针对性地回答叶公的问题。叶公想知道怎么从政,但他从孔子这里没有得到答案。孔子违反了关系准则, “答非所问”了。 如果说上段对话的答非所问是由于对叶公提出的问题记录不全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而有时孔子回答弟子们的问题时,出于某种特殊的目的,不能或者不愿正面回答,就故意地转移
6、话题,违反关系准则。如: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子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子路的问题实际上预设了有鬼神存在。因为有鬼神存在,才谈得上如何去事奉。这个问题着实使孔子陷入了二难境地。 论语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虽然不能据此说孔子是无神论者,但也不能说孔子不敬鬼神。孔子无法直接肯定或否定鬼神的存在,他不能正面回答子路的问题。于是孔子只好转移话题,很聪明地又不被察觉地回答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 孔子这里讲的“事人” ,指事奉君父,他希望人们能够4遵循周礼,忠君孝父。在君父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忠尽孝,君父死后也就谈
7、不上敬奉鬼神。子路没有从老师这里得到答案,但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不甘心地追问:“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自己也不知道“死”是怎么回事,于是再一次转移了话题,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这段对话表明了孔子在鬼神、生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他不信鬼神,但也不是不敬鬼神,只是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在君父生前要尽忠尽孝,至于对待不可知的鬼神就不多提了。可是这段对话不太符合孔子回答弟子们提问时循循善诱、敦敦教诲的风格,显得有些文不对题、答非所问。这不是孔子不能胜任老师这个职位,至于孔子为什么这样回答子路,我们可以在其他文献中找到些许答案。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
8、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 ”子贡问孔子:“死去的人还有没有知觉?”孔子回答说:“如果我说死去的人还有知觉,我担心孝顺的子孙会不惜妨碍他们的生活去安葬死去的先人。如果我说死去的人没有知觉,又担心不孝子孙把已故的长辈丢弃而不埋葬。子贡啊,想要知道死去的人有没有知觉,等你死去时自然就会知道了,到那时候还不算晚。 ”所以,孔子“敬鬼神而远之” ,他面对子路、子贡的问题,只能说些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回避问题的话,都是违反了关系准则。 如果说上面的问答都是孔子无奈之下无意地违反合作原则,下面一段问答则是孔
9、子故意违反合作原则。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5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 ”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她出生的国名加
10、上她的姓。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周礼规定同姓不婚,鲁昭公娶吴国同姓女,因她姓姬,故称为吴孟子,而不称吴姬。孔子倡导“克己复礼” ,就是要恢复周礼。 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周礼的规定,孔子对此不会不知,而孔子却说鲁昭公懂礼,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这表明孔子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在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 。所以,在被揭穿后,孔子不得不解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事实上,孔子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已。孔子明知鲁昭公娶同姓女违反了周礼的规定,却还说鲁昭公懂礼,违反了质量准则。 综上所述, 论语全篇有很多地方违反了合作原则,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联想。 参考文献 1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论语先进篇第6十一、论语述而篇第七. 2 刘向.说苑辩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