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维特自身精神特质对其及其性格悲剧.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62332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维特自身精神特质对其及其性格悲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维特自身精神特质对其及其性格悲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维特自身精神特质对其及其性格悲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维特自身精神特质对其及其性格悲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维特自身精神特质对其及其性格悲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论维特自身精神特质对其及其性格悲剧摘 要:本文中笔者就维特自杀事件进行思考,分析了维特自身精神特质,和其死因的社会和性格的因素。 关键词:维特 精神特质 性格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205-01 1772 年的一个冬天。午夜十二点,一位年仅二十出头的德国青年饮弹自尽。他身着青衣黄裤,为爱殉身。这就是青年时代歌德的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人公维特。此书一出,得到了社会上各界人士的热捧,恩格斯也称歌德为“最伟大的德国人” 、 “伟大的德国诗人” 、“真正的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 。同时维特也遭到了封建教会的封禁。当时甚至有很多青年选择以

2、维特的方式自杀。维特之死成为了 18 世纪欧洲文学的一个符号。那么,到底是谁杀死了维特?维特之死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有何关系? 我认为,维特之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自己的独特的精神特质,而理想的受阻和恋爱的失败只是其自杀的诱因。 很多人认为维特的自杀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的黑暗,维特并不是因为失恋而死,而是因为社会理想不能实现,因为德国社会的腐朽压抑窒息而死。这种说法有其根据。维特生活在怎样的时代呢?恩格斯曾生动地描述过当时的德国社会, “这是一堆正在腐朽和解体的讨厌的东西。没有2一个人感到舒服。一切都很糟糕,不满情绪笼罩了全国。甚至连德国最优秀最坚强的思想家都对自己祖国的前途不抱任何希望。 ”1在这样

3、的社会制度下,维特受到了极大的压抑。 “他看到“为了追逐等级地位,他们互相警觉,彼此提防,人人都想捷足先登” 。与善良淳朴的下层劳动人民相比, “表面的光彩掩盖着他们的精神贫乏和空虚无聊!”2在这种社会现实中,饱受压抑的维特觉得理想不能实现,人生已无意义,于是选择了自杀。 我不能苟同这一看法。尽管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认为, “小说家们在自己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治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提示的还要多。 ”3恩格斯也说:“建立在革命广场上的断头台,无非是维特的手枪之可怜的摹制品罢了。 ”但我认为这部小说并非歌德为了鞭笞黑暗的社会现实而作

4、,至少社会意义只是这本小说的一个引申义。因为这本小说实际上是歌德年轻时的生活的写照。歌德在谈到自己这部作品时曾说:“使我感受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进行创作的,导致产生维特的那种心情,无宁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情况。 ”可见,这部小说的创作原动机是表现青年作者的感情苦闷而已,而正是这种情绪导致了当时大众的感情共鸣。当然从文学史角度讲, 维特的揭示社会现实的作用是不能磨灭的。 但很明显,受到社会不公的打击就会选择死亡的情况,只在维特的身上出现了。当时的青年基本上都面临着同样的现实问题,但选择自杀者寥寥无几。难道与维特同时代的歌德不是同样遭受着理想爱情双重的3打击吗?可是与自己的镜像维特不同,歌德选择

5、了坚强的活下去,因为他有着坚毅的性格和坚定的理想,这在他后来的生活中也得到了印证。之所以维特在面对社会的黑暗和理想的破灭时会感到绝望,显然有其更为深刻的原因。何况,维特之所以会投身于社会工作,只不过是为了逃离瓦尔海姆的感情纠葛。因此认为,社会理想破灭导致自杀之说实不可取。 那么既然维特的死因并不是理想的破灭,那么从小说文本中能找到的另一个原因就只有为爱情而死了。这是不假的,我觉得维特的确是殉情而死,而非其他什么原因。殉情而死这条原因更为直接,更为合理,也更接近作者的创作意图。可是我认为,维特的爱情并未失败。他其实得到了绿蒂的爱情,而并非单相思。但维特所渴望的是单独占有绿蒂的爱情,并永远与绿蒂相

6、爱。这与他的精神特质有关。而阿尔伯特和绿蒂的婚姻关系与绿蒂的拒绝严重破坏了他的“理想” 。他因此殉情而死,而实际上是他自己把自己逼上了死路。因此,可以说维特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自己爱情理想的破灭,更深维度上来看则是他单纯的性格与自恋自欺的心理特质造成的恶果。 维特的精神特质是什么?可以说,维特是一个天性单纯,热爱自然,追求完美,却又多愁善感,自恋自欺,愤世嫉俗的年轻人。而最致命的就是他不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思想过于单纯和理想化,就像一个孩子,总是希望世界能够按照他的想法来改造。而这是不可能的。他行为极端,在和阿尔伯特关于自杀问题的讨论中说:“在这混乱的,互相矛盾的力的迷津中,大自然也找不到出路

7、,人就唯有一死。 ”面对和自己处4境相似的杀人犯,他竟精神失常的说:“你没有救了,不幸的朋友!我明白,咱们都没有救了!”可见他对自杀早已做好准备。维特还带有一点病态(感伤主义作祟) 。 “似乎患了一种忧郁症,刚到瓦尔海姆时.他就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把人生当作可厌恶的负担。 ”4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一个人能很容易地理解另一个人。 ”自己把自己孤立了起来。 在维特的精神特质的引导下,维特自己堵死了每一条退路,最后他所能做的只有痛苦赴死。这正是维特的性格悲剧所在。所谓“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他自视甚高, 认为“我这颗心是我唯一的骄傲,只有它才是一切的源泉,一切力量,一切福

8、佑,一切灾难的源泉。”愤世嫉俗的维特在事业上只见识了社会工作的无聊和琐碎,自己社会地位的低下(甚至不能参加道貌岸然的贵族的沙龙) ,却并未怀有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或去通过改变什么获得这种理想。他只是感到了自己的无能和无事可做,人生的无聊。而参与社会工作本就是为了逃避感情的折磨而已。而他的爱情,正如他的事业和理想,完全违背了他自己的想法,导致了他的感伤。什么是感伤主义呢?“感伤主义是十八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时代潮流,是当时流行的“时代病” 。当时的青年感情细腻,带有一点病态,把人生当作是可厌恶的负担,以此来作为对社会的抨击和反抗。 ”5他渴望单纯而完美的爱情,同时又不愿放弃自己所痴迷的绿蒂,而这

9、就更增添了他的感伤情怀。维特多愁善感,甚至连时序的变化也能影响到他的内心。维特追求完美,他无法面对命运的不公,无法理智的面对现实,而现实在他看来是没有出路的。维特固执己见,钻牛5角尖,最后只剩下了死路一条。这是一场绝对意义上的人格悲剧。 维特之死是因为其独特的精神特质导致的,而他的殉情则具有更为广阔的人生意义。恩格斯说:“维特决不象那些从人的观点来读歌德的人们所认为的只是一本平凡的感伤的恋爱小说。维特的自杀,不是为了他的恋爱,而是因为他不能认清自己和世界的相互关系。 ”这正验证了维特殉情而死的真正原因。理想和爱情的失败仅是诱因,是他自己的性格迫使其走上自杀之路。如果他能够正确认识这个世界,这个

10、悲剧也许不会发生。因此我才说,维特之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自己的精神特质。人生的旅途中,爱情或事业的挫折随处可见。而只有正确认识人生,坚强的面对每一次挫折,才能继续生活下去。郭沫若译的维特的卷首诗说:“可爱的读者呦、你哭他,你爱他、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名闻、你看呀,他出穴的精魂正在向你目语、请做个堂堂男子吧,不要步我后尘!”6也许这就是歌德想要告诉世人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李芬芬 透过维特式的爱情看维特之烦恼. 2刘娟 试论少年维特的人生追求: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 3马克思 英国资产阶级. 4邓楠,杨华 维特的自我救赎-关于维特之死的一种解读. 5何湘君从哈姆雷特看少年维特之烦恼 . 6韩耀成 狂飙突进运动的一颗硕果-六、圆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