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大众化.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6281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大众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大众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大众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大众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大众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大众化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就是使其为大众认同内化、认知理解和实践外化,使其实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实践价值。认同内化、认知理解和实践外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三个相互关联基本环节。认知理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实现的前提,认同内化是关键,大众实践外化是目的。为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通俗化、具象化和普及化推进其为大众认知理解;要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公信力和合法性推进其为大众认同内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政策化推进其为大众实践外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大众

2、 4t5的路径 一、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遇到的问题 人的思想转化规律、认识规律和社会发展现状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长期性的。 毛主席曾经说过:“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 。 首先,人们只有在认识和实践之间反复转换的过程中才能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规律的认识。 2再者,人的思想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行为准则化,认识大众化上也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 同时,以社会发展现状来说,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再加上经济体制的转变必然会引起社会生

3、活、经济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变动,而政策、体制、法律、管理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都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过程。 目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众化遇到的问题包括: (一)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未融入大众的生活 就目前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提的很多,也被许多专家、学者研究和分析,但其仅仅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真正融入大众的生活,并未被大众所熟知、掌握和运用。 (二)忽视环境自我教育功能 环境是联系主客体的载体和中介,对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努力营造一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润物无声的良好氛围,使社会逐渐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这无疑会提高大众对社

4、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接受水平。但在现实社会中,却忽视环境的自我教育功能。 (三)理论不够凝练,很难被大众熟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概念的规定未对其的解读、阐释加以合适的区分,由于使用了过多的解释性的话,以致使人难以记忆,难以接受。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尚且很难做到一字不落地将其记下来,对于大众而言就更不可能了。 3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 理论因为能够解决和满足大众的现实问题和需要,所以被大众所掌握。科学彻底的理论总是来源于大众并随着大众的实际需要而不断发展。任何一种脱离实际、孤立封闭的理论都必将被大众所抛弃。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是使其投入大众之中,

5、使之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同和掌握,并积极地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只有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工作,使其成为人们思想行为上的共识和准则,才能为有效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提供坚实的支撑和基础。 (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活化 日常生活往往被我们看作最稀松平常的事实,从而缺乏对之加以凝视的效果,德国的胡塞尔曾说过, “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化”的世界,日常生活的“非课题化”表明我们对熟知的世界缺乏真知,缺乏一种反思的维度,而是将其直接作为理所当然的事实接受下来。因此,我们最熟悉的日常生活成了我们的陌生领域,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任务就在于使教育融入人们的生活,

6、让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生活化,为之创造生活的条件,让受教育者在日常活动中体会、比较、鉴别和接受。 比如,首先,可以建立并规范各种礼仪制度,开展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传播主流价值理念。其次,要重视精神文化产品,因为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提高人们的思想和道德情操。要注重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创作的主体内涵,用高质量的4精神文化产品有效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追求。 (二)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对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密不可分。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如时代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与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忧患意识有着一致性,民族精神的塑造与传统伦理中的爱国主义也有着必然联系。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和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因此,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众化就离不开与传统文化的对接。 在吸收传统文化时,要坚持继承与批判,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不能盲目批判和继承,要批判抛弃传统伦理中糟粕,继承发展传统伦理的精华,同时还要在继承发展传统伦理的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比如,要批判传统伦理中的封建礼教和等级观念,抛弃“三纲五常” 、 “三从四德” 、 “官本位”等观念中的糟粕。但

8、是对于传统伦理中的精华部分,比如,诚实守信、戒奢节俭、尊老爱幼、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养性之道;敬业乐群、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等,我们要继承和发展。这些优良传统美德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和提升道德品质和修养境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凝练 5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和提炼应尽可能用简练、鲜明的语言加以表达,不宜用过多的解释性的语言,以致使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在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要高度重视“三贴近”工作,但也不能过分片面地强调照顾不同群体的

9、接受要求,否则必然会降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使之不能科学地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根据目前的认识程度以及各学者的理论分析,建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表述为,高举科学理论,坚持共同理想,弘扬民族和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科学理论是灵魂,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他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更多的是国与国之间软实力的较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是在这种较量中的关键,它直接反映着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有助于鼓舞斗志、凝聚民心,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有效的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