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对中职音乐教学的指导意义摘 要:中职的音乐专业课只强调专业性,其它专业的音乐课更是形同虚设,对于音乐本身所要传达给人的审美理念相差甚远,这样的现状对中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很不利的。好的音乐课除了学到音乐专业知识外,更多的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的传统音乐美学倡导“真” “善” “美”的理念,本文浅谈中职课堂教学中适当渗入传统音乐及歌唱审美理念的感受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中职音乐课 传统音乐美学 传统声乐审美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132-01 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思想体系和本质 中国传统
2、音乐的本质是“真” “善” “美” ,是人们内心真性情的表达。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著作中都有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哀有哭泣,乐有歌舞”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尽善尽美”的记载,主张音乐要“善”和“美” ; 汉代音乐美学:“乐者,音之所由生也” ,主张音乐是人的内心对事物真性情的表达;魏晋时期的音乐美学:“声无哀乐;音声有自 然 之 和 ,故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主张音乐美的本质表现为自然性情;隋唐以后音乐美学:“悲乐在于人心,非由乐也,此时无声胜有声” 、“淡则欲心平, 和则躁心释,发于心情,由乎自然” ,主张唱歌兼唱情,是情感自然的流露。这些古代精辟的论述都在阐述同样的观点:音乐从2实际
3、出发,通过声音来表现情的,而情来自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美好的音乐使人内心和谐平静,而这种平静能够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陶冶,得到升华,黑格尔曾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 ”音乐是主情的,是长于传情的,善于挑动人心弦的一种艺术。 二、中职音乐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中职生阶段是学生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大多数是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因此,对中职生进行正确的审美教育更显得重要和迫切。根据现状调查,中职音乐教学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很多职业学校认为职教是技能教育、次等教育,缺乏对音乐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以及高度的重
4、视;缺失对学生精神素养以及艺术潜质的培养力度;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音乐课程,音乐教育形同虚设;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过度理性化,只追求技巧,声乐教学更注重发声方法部位而忽略了歌曲本身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使音乐教学索然无味。 三、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对中职音乐教学的指导策略 1.转变中职音乐教育的教学理念 时代的发展需要有情商的社会人,而不是只懂技术的工具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同时又是时间的艺术,是声音在时间中的艺术展现。一个人一生的岁月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懂得欣赏聆听歌唱也是一种与人交流的手段之一,学校音乐教育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要获得这种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
5、发掘和培养每个学生内在的音乐艺术潜质,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32.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趋向 中国传统音乐有着久远的历史,历代礼乐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的。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人声的歌唱是最自然,最合适的音乐手段。中国传统音乐著作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皆由心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感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音乐艺术也融入到多元文化共生的潮流中,文化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情感表达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趋向于心灵世界的满足。音乐编配的形式和审美标准也走向多元共生的互相影响的局面。现在的各大媒体都在用不同的式举办各种歌唱赛事,学生对
6、这种音乐的喜爱超乎想象,校园里随处都能听到学生在唱节目中的歌曲,这些现象说明生活中离不开音乐,而好的音乐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3 .歌唱教学中适当渗透传统声乐审美的歌唱理念 中职音乐教学有些班是专业课,有些班是公共课,不管是怎样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课堂真性情的歌唱并获得美的感受是最终的目的。现在有很多的原生态的民间歌舞,无不震撼着我们的视听,大众对音乐审美的趋向是回归到它原本自然的状态。 乐记中对歌唱水平的审美也是有所描述的, “声震林木,响遏云霄” 。古代音乐著作乐府杂录中记载:“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期间出,至候乃噫气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 。书中
7、也提出了关于气息,呼吸的发生理论,这些古人对歌唱技能的审美观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有很深刻的指导意义。我在教唱歌曲儿行千里这首歌曲时,首先集体练声,专4业班的学生再分别指导练声。让学生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中发声练习,带词歌唱前对歌曲情感内容进行分析 ,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闭眼想一想自己离家上学时妈妈的样子,内心的感触,然后把这种情感的堆积用歌唱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在这种状态中用意念来运气并以声音形象为手段进行情感体验。 四、小结 “礼乐之邦” , “中和之美” , “天人合一”等等。虽然有些片面,但其中有关音乐真善美的主导思想对我们现代的音乐教学还是有很好的引导作用的。在传承中取之精华,弃之糟粕。这只
8、是本人对此很浅显的认识。人类对音乐感知植根于本性之中,只有通过对音乐本性的情感体验,才能是这种感知能力得到健康发展。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内容,而音乐教育则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和理论,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兴趣的支持下完成审美过程,同时积累审美经验,积累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最后达到知美,懂美,并能在生活中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 参考文献 1刘蓝编著.中国音乐美学名著诸子论音乐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第 094558 号. 2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音乐美学篇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7)第 094385 号. 3音乐教育论坛 ,人民音乐音乐出版社,2006, (8). 54薛良歌唱的艺术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7, (6). 5廖乃雄.音乐教育理论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3). 6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4)(2000,7)重印第 363600 号. 7 蔡忠德.中国音乐美学史 (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第 125639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