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竹林撑起的“绿色银行”竹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生态资源之一,长久以来为我国的文化、生态和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我国已经形成了丰厚的竹文化。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人文情怀伴随着不断扩大的竹业资源一直持续到今天。 在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可择伐作业,一次性造林可持续经营,利用领域广等特点的竹子,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竹产业是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推进衢州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产业。全区现有竹林面积 46.36 万亩,占林地面积的 25.7%,立竹总量 6797 万株,资源储量列全省第四位。2011 年 3 月,衢江区部
2、署开展竹笋覆盖“百亩百万”示范行动,重点推广毛竹覆盖“春笋冬出”技术、毛竹覆盖“冬笋多发”技术、雷竹覆盖技术,每年建设竹笋覆盖示范基地 100 亩,新增竹笋覆盖产值 100 万元以上。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竹笋覆盖“百亩百万”示范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共培育示范户 124 户,覆盖竹林面积 218 亩。 “百亩百万” 行动促进竹农增收 目前,衢江区已形成以竹板材、水煮笋为主导产品,食品、竹板材系列、竹炭、竹编工艺、生活用品、造纸类等的 10 大类 400 多种竹产品。2竹笋分为冬笋和春笋,是竹子自然生长的产物,也是现代社会人们趋之若鹜的绿色食品,更是竹农增收致富的好帮手。衢江区按照“典型引路、技
3、术推广、农户自愿、基地规划、分批建设、逐步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思路,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调查,现场评估竹林立地状况,摸清适宜开展竹笋覆盖的基地范围。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原则,详细制定竹笋覆盖“百亩百万”示范行动规划和具体的年度实施计划,并建立示范户档案。2011 年,全区建成竹笋覆盖示范基地 106 亩,示范户 60 户,实现新增产出 146 万元。2012 年,又建成竹笋覆盖基地 112 亩,示范户 64 户。 为更好地实施“百亩百万”示范行动,他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通过印发相关竹笋覆盖技术资料、举办技术培训班,邀请浙江省林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的专家到衢江区进行培训指
4、导;另一方面,组织区、乡两级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到省内竹笋覆盖成功的示范基地现场参观学习,让广大示范户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掌握竹笋覆盖技术。 为把竹笋覆盖“百亩百万”示范行动做成一项实实在在的富民惠民举措,衢江区紧紧抓住各种有利机会,全力向上级林业部门争取资金扶持。同时,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健全现有竹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每年安排 60 万元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逐步完善竹林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加大对示范户、示范基地的奖励力度,为竹笋覆盖技术在全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3为了让产品真正变成商品,提高市场价格、降低生产成本,衢江区立足区情实际,积极引导竹农组建“企业+基地+农户”等各类生
5、产经营模式的竹笋专业合作社,并与市内各商场、菜场、酒店开展对接,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同时,全面推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质量严控、统一品牌包装、统一采收销售”的“五统一”模式,有效提高竹农生产组织化程度,降低农资和劳力成本,提高产品销售收入,使基地建设逐步迈向标准化生产轨道。 竹笋覆盖“百亩百万”示范行动开展以来,先后在全旺、周家、灰坪建成一批示范基地,基地亩产连创全市新高。如全旺镇红岩村毛竹覆盖示范基地,2011 年该基地亩收入达到 10798 元,成为全市第一个毛竹万元山,被群众形象地比喻为“毛竹盖一盖,收入一万块” 。其中最贵的一根毛笋卖到 200 元,成为全省单价最高笋。基
6、地示范户余正中被评为“全省十大优秀示范户”并在全省经验交流会上发言。今年该示范点 4亩覆盖基地竹笋收入再创全市新高,最高单产达到 2.7 万元。 竹笋覆盖技术的推广,大大提升了毛竹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林农增收。周家乡丰上清村示范户舒林 400 平方米的竹林毛收入达到 19961 元,折算成每亩收入 33268 元,成为全市雷竹单产收入最高的竹林;示范户舒小红一根雷笋卖到 24 元,一天卖笋收入 647 元;示范户舒培芳 400 平方米的雷竹覆盖后一周就开始出笋,平均每天能挖到 10 多斤。最多一天挖了 32 斤,卖笋收入 576 元,仅仅 26 天就全部收回覆盖成本。灰坪乡示范户李宏伟通过毛竹覆
7、盖实现冬笋多发,最多的 2 平方米竹林竟长出7 根冬笋,仅冬笋一项亩产值就达到 7244 元,加上竹材和后期春笋,亩4产值达到 1 万元以上。据测算,自竹笋覆盖“百亩百万”示范行动开展以来,全区竹农累计实现增收 327 万余元。 努力进取 再上层楼 2012 年 11 月,全省毛竹覆盖“双百万”示范行动推进现场会在衢江区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 140 多名林业技术推广首席专家和示范户参加,成为历年来参加会议人数最多的一次。会上,省林业厅高度肯定了衢江区竹笋覆盖“百亩百万”示范行动取得的成效。 衢江区竹笋覆盖“百亩百万”示范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和省内推广该项技术更成功的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差距
8、。如宁波市鄞州区示范户通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一套雷竹两次覆盖技术,把出笋高峰期控制在价格最高的十多天,每斤竹笋最贵卖到 55 元,每亩收入达到 6.2万元。湖州市吴兴区毛竹示范户把雷竹覆盖技术运用到毛竹林,使得毛竹春笋的出笋期提前到春节前后,一斤春笋卖到 20 多元,2.3 亩毛竹林仅竹笋收入达 7.2 万元,每亩收入达到 3 万多元。相比之下,衢江区竹笋覆盖技术的应用空间还很大。 竹笋覆盖技术要求高、投入高、回报高,是竹产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标志之一。从衢江区目前的成功经验看,毛竹、雷竹覆盖示范基地的亩产值都达到万元以上,平均产值约 1.5 万元,而覆盖成本约 8000 元左
9、右。全区现有竹林面积 46.36 万亩,共有 5.7 万户,户均 8.1 亩。如果按每户覆盖半亩推算,仅此一项每户可增收 2000 元以上,15.6 万竹区群众可实现人均增收 731 元。如再加上带动其余基地及竹加工的发展,人均竹业增收可达 1500 元。 5目前,衢江区竹林覆盖的雷笋和春笋主要销往衢城的各大酒店,因为数量较少,又是定向供应,销售渠道单一,竹笋销售价格尚不理想。同样是雷笋,相同时间上市,宁波、湖州一带可卖到 50 元、60 元一斤,但在衢州,只卖到约 20 元,价格相差悬殊。究其原因,主要是宁波、湖州一带竹林覆盖形成规模,竹农联合打开了市场,销售价格上扬。如果全区能进一步扩大雷竹覆盖规模,增加产量,相信竹笋的销售价格也有望再提高。 总之,衢江区竹笋覆盖的潜力还很大,除去竹农本身的原因外,政府给竹笋覆盖示范户每亩基地不低于 3000 元的补贴与每亩 8000 元的覆盖成本相比,仍显得较低。如果政府在基地水源建设、林区道路建设等方面出台更多扶持政策,那竹笋覆盖技术还会给衢江区的竹农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本文作者系衢州市衢江区林业局局长 (责编:耿国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