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实验的必要性 注重实验教学的实效性.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65462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实验的必要性 注重实验教学的实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注实验的必要性 注重实验教学的实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注实验的必要性 注重实验教学的实效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注实验的必要性 注重实验教学的实效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关注实验的必要性 注重实验教学的实效性摘 要: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让学生去“观“,由“观“生“趣“,由“趣“激“疑“,由“疑“导“想“,由“想“得“知“。这样既能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化学 实验教学 探究思维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312-01 一、关注实验的必要性,把握实验呈现的时机 例 1:Na 与 CuSO4 溶液反应。 高一课程中适当安排“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课程,以 Na 与 CuSO4溶液反应实验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提供学习讨论的素材。利于激发学生

2、理解化学反应类型;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转化条件;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等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分类观” ,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活跃师生间的互动。 二、关注实验的综合性和微型化,提升实验的效果 例 2:Cl2 的漂白实验 (1)教材设计 分别将干燥和湿润的有色布条放入两瓶干燥氯气中 观察现象。实验准备时间长,实验重复性差,综合性不强。环保性差,药品不节约。 (2)实验改进 见右图 1 在广口瓶下层铺少许 Ca(OH)2,中2间放一个平底小试管(KMnO4)在橡皮瓶塞上打一个孔,插入滴管(浓HCl) , 在一张红纸上用水画一个小圈放入广口瓶。 (3)实验现象 当浓 HCl 滴加到 KMnO4,

3、有黄绿色气体产生,红纸没有褪色,而有水润湿的小圈褪色,现象清晰易观察。实验仪器组装简便,密封性能好,环保。实验易操作(只需要挤压滴管) ,又适合重复多次操作。整套装置包含 Cl2 发生装置;Cl2 与 H2O 反应装置; 三、关注实验的成败性,提升实验的探究能力。 例 3: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装置如图 1-1 所示。安课本上内容进行试验演示,结果学生观察到的是红棕色的气体,无法说明其还原产物为无色的 NO 气体,上课时我只能向同学解释,这是由于生成的 NO 遇空气中氧气生成 NO2 气体。虽然学生也能接受,知识点是落实了,但课后我总觉得该块内容教学中,虽然学生知道了结果,但根本就没有发挥化学

4、实验教学的作用。课后我思考存在的几个问题:(1)在实验开始前试管中就有大量空气,所以反应所产生的 NO 会马上被氧化成 NO2,对观察无色的 NO 气体产生严重的干扰。 (2)实验中怎样避免产生的 NO 与空气接触,有几种方法可以实现。 (3)实验完毕后,无法使反应立即停止,NO 过多会向空气中逸散,污染空气。如何该进程简单环保的装置一直困扰着化学教师,经过查阅资料进行大胆尝试,得到了较好的试验效果和学生反映。 上课期间设计几个问题:(1)描述该实验现象。 (2)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是什么?(3)红棕色的气体是什么?铜与稀硝酸反应是否生成的是 NO2 气体?(4)为什么颜色会逐渐变淡?(5)打开

5、塞子后,试管口3为什么还会出现红棕色气体,该气体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相对高三学生来讲不难,后追问该实验装置是否存在不妥之处?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装置内有空气,产生的 NO 一定会部分氧化(2)没有对尾气处理,会造成空气污染。我借机要求学生设计出更合理的实验装置(在课前以课题小组形式布置) , 方案一:装置 I,利用与 NO 不反应的气体如 CO2 赶尽装置中的空气。实验步骤为:先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固体,再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并迅速盖上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待反应完全后,将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再将铜丝插入到溶液中,此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 NO 气体,用注射器向

6、试管内推入氧气,可看到无色 NO 气体变成红棕色的 NO2 气体。 方案二:装置 II 进行实验,可以用液体赶尽装置中空气。实验步骤:将分液漏斗活塞打开,从 U 型管的长管口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分液漏斗的活塞处为止,关闭活塞。此时可见气体生成。当产生的 NO 气体将稀硝酸排入长管内,使铜丝与稀硝酸脱离后反应会自动停止,在 U 型管的短管内可观察到无色的 NO 气体。 方案三: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为:将分液漏斗置于铁圈上,向分液漏斗中加稀硝酸,至液面离漏斗口 1 厘米左右,塞上带长颈漏斗的胶塞,这时锥形瓶里反应缓慢发生,产生的气体压强加大使液体被缓慢地压到长颈漏斗中直至铜丝与稀硝酸脱离接触,反应

7、即自行停止。打开分液漏斗的下口活塞,液体逐渐流入烧杯中,长颈漏斗中的液体也一起流下,使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压强减小,空气被快速吸入分液漏斗中,4使 NO 被氧化为 NO2。 四、问题反思 通过铜与稀硝酸这一实验改进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感悟到: 1.传统的化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通过实施探究性教学,多给学生以主动权,让学生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方式来完成学习,则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设计实验、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能力与方法。 2.可将实验“观看”改为实验“观察” ,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演示性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课内实验改为课外实验,封闭的实验室管理改为开放式管理, 3.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 NO 引起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做了深入的研究,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对环保知识进行积极主动探求的学习态度和方式。 五、挖掘教材内容的探究性 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实验而实验,应该少些迷茫和跟风,多些反思和选择。更多关注实验的有效性,提升实验所特有的的教学功能,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学习。 作者简介:男,内蒙古包头人(1979.11.22)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 本科学历 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任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